最高超百万年薪、奖励一套120平米住房、丰厚的人才补贴与科研奖励……温州大学为进一步吸引长三角地区的高层次人才,放了大招。
“我们在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可根据录用者意愿,提供不同城市的岗位选择。”南京江北新区一家企业把提供长三角多个城市的工作机会作为最大“卖点”。记者注意到,类似的“可为员工提供不同工作地点选择”表述,出现在不少企业的招聘信息中。
上海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摊位前,同样是人潮涌动。不少摊位前,应聘者还排起了不短的队。上海的人才发展环境、政策支持力度,岗位选择的多样性,以及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生态,成为这些求职者选择上海的重要原因。一大早乘坐高铁从南京赶来的南航应届硕士毕业生小赵,就是这些求职者中的一个。想找个专业对口工作的他,驻足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的招聘展台前。
上海今年入春以来最大规模的招聘活动——长三角地区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暨2019届高校毕业生择业招聘会今天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提供岗位2.2万余个。此次招聘洽谈会提供的岗位,涉及专业门类众多、学历层次广泛,汇聚本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长三角知名企事业单位。除本市外,还有苏、浙、皖三省近200家当地知名企事业单位来沪招贤纳才。云南省、广东省等地人才服务机构也组团参会。
记者在此次招聘会上发现,“距离”不再是求职者考虑的首要因素。得益于长三角地区高铁路网的日渐完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长三角人”的出行、通勤难题。工作在一个城市,生活在另一个城市,越来越成为“长三角人”的选择。
据一项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长三角地区跨城通勤研究数据显示,数万个“长三角人”每天往返上海工作。以昆山到上海为例,去年开通了一趟被称为“长三角地区距离最短的始发列车”。这趟G7251次列车,每个工作日清晨7:03由昆山南站始发,7:21终到上海站。乘坐这趟高铁列车的日均800名旅客中,绝大部分都是在昆山居住,在上海上班的通勤族。
去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内人才流动也按下“快进键”。沪苏浙皖四地人社部门自去年3月签署“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人才服务合作项目迭出,活动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一年来,四地人社部门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聚才、合作双赢”原则,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整体推进“人才服务协同计划”“人才流动合作计划”“人才发展推动计划”三大行动计划,基本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同发展格局。长三角区域内人才流动按下“快进键”。
作为“长三角人才合作计划”的首届轮值方,上海充分发挥“全球城市人才枢纽”集散地和长三角“人才辐射源”的作用,收集、编印了《沪苏浙皖人才政策汇编》,夯实了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政策基础。同时,借助“互联网+”等技术,上海还在三省一市人才中心、人才市场官方网站创建了互通链接。通过该链接,三省一市人才可以直达所在的人才中心、人才市场网站,获得长三角各地人才政策、资源信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发布信息,扩大选才范围。三省一市人才政策、人才资源、人才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有效地强化了聚合协同效应,提升了分工合作效能,助力长三角真正成为天下英才汇聚之地。
据悉,沪苏浙皖今年还将继续推出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对接的具体举措,促进长三角区域人才服务连成线、形成片、构成网,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人才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