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地铁观察:就山东而言 济青应大力建设地铁

2019-06-15 16:51 来源: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分享到:

原标题:城市地铁观察:硬币的A面和B面

6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文章《我国33城进入地铁时代:普遍亏损,6城客运量不达标》,这篇文章引起各方关注。

文章称:2018年,30多座城市共花了超过6000亿元修建包括地铁在内的城市轨道交通,但对28个城市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其中有24座城市都在亏本运营。

据统计,2018年,全国仅杭州、青岛、深圳、北京等4座城市的地铁实现收支平衡。另据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陆铭的研究,全球只有我国香港的地铁是赢利的。也就是说,地铁亏损是全球性普遍现象,对此应该怎么看待?

硬币的A面和B面

硬币有A面和B面,地铁更是如此。因为地铁普遍亏损,世界各国对其进行政府补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如巴黎、斯德哥尔摩,政府对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财政补贴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超过50%。我国北京,票价的支持只能占全部地铁投资的10%-30%,政府每年都会安排100亿左右的专项建设资金进行补贴。

地铁虽然普遍亏损,但同时创造价值。对地铁补贴是花费一些财政资金,但地铁又是提高交通出行效率、缓解城市病、治理拥堵和污染的非常有效的手段。目前,从地铁日均客运量来看,北京日均已经超过1000万,上海、广州都在600万人次以上。天量的通勤人数给城市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京和上海的人均GDP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如果没有地铁,城市将瞬间失去活力,这就是地铁的价值。

与此同时,只看到票价性地铁亏损,可能是一叶障目。单从票价收益来看,地铁确实是普遍亏损的,但如果从整个城市来算总账的话,恐怕地铁就是挣钱的了。地铁延伸到哪里,哪里的土地和房屋都会增值,地铁上盖的建筑物可以直接带来比较高的租金,地铁带来的人流和物流又促进商业繁荣。所以,如果给修地铁的特大城市算总账,修建地铁普遍是赚钱的。

人类社会的聪明在于,通过让渡一部分损失,而在整个社会层面实现更大收益,地铁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因此,如果我们只看到地铁普遍亏损和需要财政补贴的一面,而不能看到地铁带给人们的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容易发生价值判断错误。

地铁建设的门槛

早期,我国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一线城市有地铁,2008年金融危机之机后,地铁建设步入高潮。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截至2016年9月,全国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规划总里程约8600公里。

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向各地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决定14个城市地铁项目被冻结。意见修订了原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基本条件,要求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2003年为100亿),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以上(2003年为1000亿),市区常住人口原则上在300万人以上(无变化),远期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无变化)。

根据《意见》提到,在已经批复建设轨道交通的43个城市里,剔除不符合地铁建设条件的城市14个,剩下符合地铁续建条件的城市29个,分别为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计划单列市: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省会城市:广州、武汉、南京、成都、长沙、杭州、合肥、济南、石家庄、南昌、长春、郑州;普通地级市:苏州、芜湖、东莞、徐州、常州、无锡、绍兴、佛山。

许多城市想建地铁,但地铁建设不能没有门槛。首先地铁建设和运行耗资巨大,如果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不足,将难以承担建设和运行成本。此外,如果人口和人流达不到一定数量,地铁在巨大的投资之后无异于浪费,而这种浪费是地方财政和经济无法承受之痛。

因此,轨道交通只能是特定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具备条件的城市才能发挥轨道交通的实际效能,特大城市或一线城市由于人多车多,交通拥挤,且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确实应该大力推进地铁建设,但一些财力一般、人流量不多的二三线城市,就不能建设地铁。否则,整个城市的财政收入都有可能沦为轨道交通的“打工仔”。

提质上档的冲刺

就山东而言,青岛和济南应大力建设地铁。

一是目前只有济南和青岛符合国家发改委设置的地铁建设门槛。

2019年1月9日合并莱芜市区之后,济南GDP达到8087.80亿元,全市常住人口达到883.94万,城区常住人口700多万。2018年青岛GDP12561.53亿元,全市常住总人口939.48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600多万。按照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济南市和青岛市都已经步入特大城市的行列。就GDP和人口数据而言,两个城市都大大超越了国家发改委地铁的建设“门槛”。

二是从城市规模和人口发展预期讲,济南和青岛应该在地铁建设上未雨绸缪。目前,济南和青岛都公布了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提出了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以“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营建美丽宜居泉城”为总线的八大行动,城区将北跨黄河南越泰山,到2035年,济南规划人口约1350万,其中城镇人口约1200万。青岛的目标则是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根据青岛市“十三五”有关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1000万左右。城市空间拓展和人口快速增长,都意味着地铁建设必须尽快提速。

三是对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言,地铁建设是城市“定型”的最后标志。一般而言,地铁建设居于其他交通方式建设之后,也居于其他大型公共设施建设之后。城市地铁网状系统建设一旦完成,往往意味着这个城市的大型公共设施建设进入终盘,整个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将呈现出便捷性和舒适性。因此,地铁建设往往被视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提质上档的最后冲刺。济南和青岛要发展成为对区域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特大城市,必须具有发达的城市交通服务,大力建设地铁是必答题。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