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美专家10多年前就预测:中国能在这领域大干一场

2020-06-24 07:26 来源:参考消息
分享到:

一飞冲天,星参北斗,光耀苍穹——多美的画面。

6月23日上午9时43分,随着一声“点火”令下,大地颤抖着发出轰鸣,金色火焰托举下,印有中国国旗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一跃升空,载着北斗三号第55颗同时也是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奔向太空。

这次发射成功,意味着北斗三号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事实上,从2000年10月3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境外媒体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北斗的关注。

而也正是在来自外界无数次遥望、惊叹甚至是质疑、焦灼的审视中,55颗卫星被送入广袤宇宙,以科学之名,以国家之名,以人类之名,以梦想之名……

今天,小锐再次翻阅过去20年间的《参考消息》,带你从外媒的视角,重温这55次发射,重读中国艰辛而又励志的太空探索之路。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0年前,世界问:中国何时能圆太空梦?

小锐发现,20年筚路蓝缕间,外媒对中国卫星导航事业的关注可谓日趋紧密,话题讨论度则愈发宽泛,而论调则几经起伏。

北斗系统一度被外媒视为欧洲伽利略系统的“威胁”,继而又成了美国GPS定位系统的“对手”……这种论调,一直持续到中国卫星发射量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一的今天。

▲资料图片:图为2013年6月13日,参考消息头版头条刊出外媒关注中国太空事业成就的报道。

2000年10月3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中国何时能圆太空梦?”彼时,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发出这一疑问,并刊出大篇幅报道,聚焦中国包括北斗系统在内的一揽子太空计划。

2007年,西方对北斗系统的关注激增。当年2月3日,中国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一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后,美国、欧洲、日本等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字里行间不乏对中国卫星定位系统发展速度和雄心的意外,以及隐隐的“担忧”。

“欧美全球定位系统面临中国竞争。”当年2月的一篇报道中,尽管中国并未公布详细的卫星计划,但《德国金融时报》仍靠分析中国在瑞士的原子钟订单量作出这样的猜测。

“不要小看中国……他们可以(在太空领域)大干一场。”美国田纳西大学行星地质研究所的劳伦斯·泰勒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这样预测道。

看到北斗系统的成长,外媒悄悄改了口

事实上,中国的行动也证明了自身的决心:无论外界声音如何,都无法改变中国科学家有条不紊推进北斗的步伐。

翻阅《参考消息》2012-2013年的报道,你就会发现,这一年多里,外媒对中国卫星定位的报道基调逐渐转向悲观和失落,而这一切伴随的是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初步建成并开始向周边国家提供区域服务。

2012年年底,美联社注意到,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开始向中国境外的亚洲用户提供服务。“创建该系统最终是为了与美国的GPS一争高下。”报道说。

▲资料图片:图为2012年8月8日,参考消息刊出外媒关注中国北斗卫星系统报道。

而德国《经济周刊》网站则援引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的话指出,“北斗”系统的总体性能与美国GPS相当,但成本更低。

事实上,随着更多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的服务区域更逐渐从东南亚延伸到以“一带一路”为牵引的全球范围,广泛服务于各国农业、气象观测等领域。而2016年助力中国南海维权,更是成为北斗系统55颗卫星“成团出道”历程中最为亮眼的演出之一。

到了2018年12月27日,中国宣布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境外媒体的关注度更是达到一个高点——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正在普及使用北斗系统的产品。此次北斗系统开始全球服务之后,北斗系统的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彭博新闻社网站则称,中国替代美国GPS的系统将其业务范围扩大到亚太地区以外,其目标是在将来成为一项占主导地位的技术。

有趣的是,看到北斗的成长,此前曾乐于唱衰甚至抵触中国试图参与美国GPS、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的西方媒体也悄悄改了口。例如英国路透社就五味杂陈地“邀功”声称:在赢得卫星技术竞赛中,北斗搭了欧洲的便车。

20年,更独立,更强大

“也许,没有什么比看到一枚火箭发射并飞向太空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力量。”

今天,北斗三号第55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无疑再次证明了一种超越国界、达到新高度的科技力量。

▲资料图片:2016年2月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将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卫星进入轨道,中国完成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从而在此领域获得更大的独立性。长期以来,卫星导航领域一直由美国主导。”在6月12日的一篇报道中,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如是写道。

同样注意到中美在太空领域力量对比变化的,还有法国《回声报》。该报称,从2019年初到2020年初,中国以34次航天发射的记录,第二次占据全球第一的地位。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共39次,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回声报》指出,中国确立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在2030年实现全球太空第一大国的目标。

也许,在外媒的叙述中,中美之间的太空较量是永远的话题,但事实上,北斗的目标绝不是与美国或西方的太空竞赛。

相比之下,中国更看重的是全球合作。

据日本经济新闻社报道,目前北斗卫星与137个国家实现合作,其中对北斗卫星的应用最为频繁的100多个国家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

美国《福布斯》杂志同样指出,北斗系统不会止步于中国,而是将专注于东南亚、非洲和东欧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中国的开放与合作,世界多数国家也报以期待。

有美媒在今年1月就报道指出,美国一些科学家希望美中两国能消除障碍,进行更多合作。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同样认为,中美在太空领域应为盟友,而非对手。

“鉴于各方保持沉默并怀有猜忌,中国迄今在航天领域基本上选择了独来独往。然而,与美苏太空竞赛初期的那种秘密对抗相比,所有太空强国加强合作要好得多。”报道说。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