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小头条 > 正文

十里石板街孕育重庆祠堂文化 乡贤文化在此生根发芽

2018-09-09 22:30 来源:华龙网
分享到:

华龙网9月9日9时讯(记者 岳芷亦)“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这是对重庆永川松溉古镇最贴切的形容。这里曾是商贾云集、市井荟萃的繁盛之地,如今当年的车水马龙已然落幕,留下的是袅袅升起的几处炊烟;这里也曾是青砖黛瓦,枕水而建的安居之所,如今遗世而独立的人居环境依然得以保留;这里曾是和苏东坡齐名的宋代著名经学家陈少南的诞生之地,如今威严的祠堂依旧延续着松溉的人文风骨……

千里长江,烟波浩渺。永川区委宣传部供图华龙网发

古镇名字取巧“溉”在这里念作“ji”(四声)

溉水穿境而过,背倚松山,松溉古镇的名字由此而来。然而明明是“灌溉”的“溉”,为何在这里只能念作“既”,“松溉”的地名首先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松溉古镇坐落在浩渺长江边。首席记者雷其霖摄

“古书里有称凶险的水为溉水的说法,以前流经古镇的河水水势凶猛,而且礁石很多,因此就直接命名为‘溉水’,后来康熙字典中特别标注了‘松溉’的‘溉’念作‘既’。”松溉古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个小小的“溉”字,也曾机缘巧合的为古镇消灾减厄。据了解,正是由于这个字,松溉在日军对重庆进行大轰炸时躲过了一劫。“当时敌军的轰炸机在地图上未曾找到一个叫松溉的地方,因为所有人都误读成了松盖古镇,因此古镇幸免于难。”

松溉古镇街景。首席记者雷其霖摄

总长十里的老街雄踞重庆古镇之首街头巷尾富有诗意

灰瓦叠叠,白墙片片,黑白相间,布局紧凑而雅致,这是站在松子山上俯瞰古镇的模样。

篾匠用锋利的柴刀削下竹篾,编制筐篓和竹席;老人踩着织布机咯咯作响,针线一点一点地串连成衣,这是松溉人平淡而真实的生活。

古镇如果是一本书,那么民居、老街就是一个载体。

松溉古镇古县衙。首席记者雷其霖摄

据了解,松溉古镇较好的保留着全长5000多米的重庆最长古街道,全镇的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有雄伟的碉楼,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古老的四合院,还有象征着权利的古县衙以及以罗家祠堂、东岳庙等为代表的祠堂和庙宇。

踏步在湿漉漉的石阶上,两边砖木结构的小楼错落有致,楼宇的滴水檐几乎相连,白墙的色彩与地面清灰的石板极为和谐。长了苔痕的瓦檐下掩藏着时代的色彩,松溉人就在这样平静的小镇里诗意栖居。

罗家祠堂宽阔气派。首席记者雷其霖摄

祠堂文化历史悠久每年清明前后宗祠大会万人空巷

位于松溉古镇松子山的罗家祠堂是目前古镇里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祠堂,也享有“西南祠堂明珠”的美誉。

罗家祠堂门上铮亮的铜钉,涂上朱红色油漆的大门,都代表了罗氏家族在当时的荣耀和地位。推开大门,呈现眼前的则是一座占地五百多平方米的四合院,由天井、回廊、厢房以及戏台组成。

“松溉古镇在旧时因其便捷的水上交通,经济十分繁荣,大户人家修建祠堂屡见不鲜,所以松溉的祠堂文化十分浓厚。罗家祠堂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此地威望极高。”罗家宗祠副祠长罗江友告诉记者。

绿树丛林中的紫云宫。首席记者雷其霖摄

连接故土,遵守孝义,维系乡情。如今的祠堂正在传统和现代的道德信仰上寻找契合点,也是乡贤文化的载体。提到松溉的祠堂文化,就不得不提每年清明前后的宗祠大会。

“宗祠本来就是缅怀祖上遗风,传承文化的地方,如今我们每年的宗祠大会将举办一系列孝亲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弘扬祖德。”罗江友告诉记者。

松溉古镇陈少男故居一景。首席记者雷其霖摄

松溉有位重庆最后的手工制称人用匠心称起岁月的分量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电子秤、台秤等先进、便捷的度量工具层出不穷,杆秤制作这种毫厘必究的纯手工精细活逐渐没落,淡出人们的视线。在重庆永川松溉古镇,有一家百年杆秤老店,店主熊德兴是“熊式杆秤”第四代传人,也是重庆最后一批手工杆秤制作人。

“从刨木到抛光,一共有二十几道工序。最难的就是刨木,又叫取样,就是把木头推成杆秤的模型。这是最基础的一步,也是最不容易学会的。”熊德兴告诉记者,“不能推得过直,也不能推得过圆,要推成椭圆形,有点朝上的弧度。而且秤杆两头还不能一样大,要保证一大一小。”

“熊式杆秤”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传承这门技艺的道路上,熊师傅至今已坚持了40多年。

2009年,熊式杆秤被列入“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熊师傅受邀参加《欢乐中国行魅力永川》,并在节目现场展示了杆秤而名声大噪,此后,“熊式杆秤”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时光匆匆流逝,岁月在松溉古镇沉淀了令人心醉的古镇文化,也孕育了松溉人的匠人匠心,不求蜚声世界,只愿忠守纯粹。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