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小头条 > 正文

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文明冲突”

2018-12-28 15:56 来源:参考消息网
分享到: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世界范围内并存的主要文明之间的冲突很可能成为世界政治的主要矛盾。这一观点成为西方国际政治界观察后冷战时代世界主要矛盾最具影响力的论断之一。

然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文明冲突论”也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

在中国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看来,“文明冲突论”在看待文明时过分倾向于“你强我弱,此优彼劣”的二元对立角度。

中国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前中东问题特使 吴思科

尽管9·11事件后,西方国家的反恐行动逐步指向极端伊斯兰主义,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异化为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博弈,这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亨廷顿的观点。然而,伊拉克战争之后中东乱局接踵而至,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祸不单行,全球恐情愈演愈烈,叙利亚危机、欧洲难民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吴思科指出,恐怖主义是人类公认的共同敌人。但是把恐怖主义同特定的宗教、特定的民族联系在一起,显然有失偏颇。面对这种局势,中国已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反对将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特定宗教联系在一起。

“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不同文明的独特性和不同特色。我们讲的是和而不同,是各种文明之间应该相互交融,相互借鉴。”吴思科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丰富和完善了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思想,形成以“合作共赢-和平发展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的一整套思想、理论、理念、倡议,呈现出完全不同于西方“文明冲突论”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

吴思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我们基于中国方案向世界交出的一份答卷。五年来,从倡议的提出,到理念落地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果,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他表示,中国与上述地区各国能够保持长期友好关系,秘诀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但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相互尊重,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是中方着力坚持的原则立场。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这一切,正如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所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