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局长 赵士玉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积极推进“双招双引”、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等攻势,着力抓好“外资在增长中调结构、外贸在增长中提质量、外经在增长中拓市场、消费在增长中促繁荣”四项重点工作,为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积极贡献。
一、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增添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
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争取上合示范区总体方案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先后组织召开10余次研讨论证会,3次完善上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7月份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9月份由国务院批复,在我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成为国家战略,为我市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力申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立工作专班,驻在北京,逐项政策对接国家部委,争取到106条试点任务,细化编制实施方案,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功能需求。截至11月上旬,新引进重点工业项目19个,在建、待建产业项目78个,总投资869亿元。
全力承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峰会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球35个国家(地区)和国内115家世界500强、284家行业领军企业前来参会。青岛成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地”。
二、发起“双招双引”攻势,外资在增长中调结构
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建立平台法推进“双招双引”,整合形成188个平台。1-10月份,引进内资2108.8亿元,增长15.5%;实际使用外资43.1亿美元,增长5.3%,规模位列全国第八。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0个,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299个、增长53%,其中已注册落地154个。筹办青岛企业家暨双招双引大会、青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主题路演、深圳推介会、“六国双周”等16次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48个。顶格推进招商项目,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市领导对接企业达2272次,各区市及相关部门走访企业10916家,促成新增签约项目323个。坚持市场化、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探索开发区“管委会+”模式。推动西海岸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验收,胶州湾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深入实施国际城市战略,全面推进企业、市场、产业、园区、城市“五个国际化”,青岛在科尔尼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排名中较上年前进10个位次。
三、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外贸在增长中提质量
参与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跃居全国第5位,比上年进步3位。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1-10月份,累计进出口4770亿元、增长11%,增幅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列计划单列市增幅首位。培育引进外贸主体,净增有实绩外贸企业主体887家。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5.4%,占全市的42.1%。建设出口风险防控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组织1553家企业赴德国、美国、新加坡等29个国家拓展业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24.4%,对上合组织国家出口增长16.1%。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378亿元,增长53.4%。目前集聚各类跨境电商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中国家电品牌出海小批试销模式”平台落地,设立49个公共海外仓。入围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建立重点外贸企业跟踪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创新“银贸通”出口订单纯信用融资业务模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40%,帮助1.3万家企业减免进口环节税款59亿元。完善服务贸易政策促进体系,全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数量增长41%。
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外经在增长中拓市场
截至目前,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项目451个,协议投资额79.7亿美元,实际投资额26.8亿美元。加快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海尔鲁巴经济区、海信南非家电工业园、中程集团印尼综合产业园等5个重点境外合作区累计完成投资5.5亿美元,营业收入36.9亿美元。支持优势企业在海外建设营销网络和生产基地,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分别并购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家电品牌,海尔集团在俄罗斯洗衣机互联工厂项目于8月投产。推动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完成境外工程营业额34.1亿美元。推进对外劳务精准扶贫,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4873人。推动“青建+”走出去融合发展模式,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际“朋友圈”,与全球100多个城市(机构)缔结为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发挥境外青岛工商中心窗口作用,精准高效对接,促成合作项目。
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消费在增长中促繁荣
深度挖掘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潜力,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698.8亿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确保“菜篮子”市场运行稳定,投放政府储备蔬菜1.47万吨、猪肉1000吨,应急储备猪肉3000吨,有效缓解菜价、猪肉价格上涨压力,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猪肉零售价格排名20位(价格从高到低排序)。推动引进商业新业态项目41个,新增大型商业综合体80万平米。举办“2019青岛城市购物节”“中日韩泰国际美食文化嘉年华”等促消费活动,培育“青岛购物”品牌。促进传统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等融合式跨界零售业态发展,推动3家盒马鲜生开业。促进夜间经济发展,15条夜经济街区开业。促进家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发展,新开115家品牌连锁便利店,在市南区试点布局新式早餐车,深受市民欢迎。促进农村电商发展,连续三年认定市级示范镇43个,建成公共服务中心50个,今年25个村、6个镇上榜2019中国淘宝村、淘宝镇。台东商业步行街、即墨古城入选省级步行街试点。首批全国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记在心上、干在实处,我局共收到“三民”活动市民意见建议57条、政务服务热线1081件,均安排专人负责跟进,第一时间向市民反馈办理情况。按照上级指导意见,就高把握二手车市场设立标准,影响个别企业备案。没有实现及时全面指导区市肉菜追溯工作,出现李沧区个别超市将蔬菜的20位条形码错输成21位的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我们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将市民意见建议吸收纳入日常工作,有的已经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树牢服务为民、服务为企意识,下放区(市)5项行政审批事项,将8项纳入全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有力推动商务工作实现新发展。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招商引资方面,有影响力、有带动力的大项目与国际大都市发展的要求,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对外贸易方面,贸易摩擦对我市企业影响依然存在。对外投资方面,企业赴境外上市不多。促进消费方面,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依然偏少。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两区”建设引领作用。加快上合示范区建设,建设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四大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加快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批复1年内,全部启动实施并完成35%的试点政策任务,创出青岛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二是扩大对外经济合作。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合作。完善“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本土国际化经营企业做强做大。拓展国际经济合作伙伴,深化双向交流合作。
三是重点抓好“两稳一促”。稳外贸要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服务贸易,鼓励企业参展开拓国际市场,申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稳外资要全力推进“双招双引”,办好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深入推进招商大走访和现代产业精准招商行动,落实促进社会化专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建好中韩、中日、中德、中以、上合国家“国际客厅”,进一步扩大重点国别的“国际客厅”建设,促进更多好项目、大项目落地,打造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促消费要推动消费升级,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改造提升步行街,建设智慧商圈,推进消费融合创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