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青话”的艺术芳华

2019-12-12 11: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青岛话剧团建团初期,同志们在中山公园拍摄的合影。

1958年,青岛话剧团编演《敢想敢做的人》。

邵宏来、唐国强、李铁军、王虎成、林永健、王绘春……这些名字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青话人”。2019年10月,青岛市举办了“薪火相传——戏剧系列活动”,青岛话剧团老中青三代演员共聚舞台,通过经典片段诵读、经典片段表演、老艺术家的经典独白以及珍贵的影像资料等形式,与观众们一起回顾了“青话”成立以来的艺术之路。

青岛话剧团的成立,可以追溯至1956年的春天。50多名来自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以下简称“青艺”)的年轻人,带着组建青岛话剧团(以下简称“青话”)的使命,出现在青岛火车站,准备在青岛大干一场……

青岛自己的专业话剧团

1956年,雷仲谦、沈凡、任豪、邵宏来、陈映秋等建团初期的老同志们在中山公园拍下了一张老照片,记录了他们年轻时的模样。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他们风华正茂,个个怀揣理想,是生而不凡的追梦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从此,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青话人”。

当时,“青艺”除了为这支队伍选排了一组独幕话剧和一部多幕话剧,做了建团演出剧目,还配备了一套幕布和灯光、音响等演出器材;为了让大家初到青岛住宿方便,还给每个人随身带来一张单人床,像陪送闺女出嫁似的,应有尽有。

经过10天的准备工作,建团仪式于5月1日在青岛影剧院举行,“青话”由此宣告成立。从此,青岛有了自己的专业话剧团。

邵宏来是唯一兼演过李宗仁和陈独秀两位历史人物的优秀演员,他在《血战台儿庄》《开天辟地》《开国大典》等影片中都有上佳表演。来青岛前,他憧憬着在这里发挥才华,对青岛充满了幻想。而刚来青岛时,他明显感觉到人们对话剧这种艺术形式非常生疏,大家并不买账,还是习惯于过去谈笑着、嗑瓜子的旧剧场模式。

为此,话剧演员选取了与青岛本土生活有关的、百姓熟悉的剧目进行演出,在演出方式上,也借鉴了戏曲的演出手法。很快,他们就在青岛打开了局面。多幕剧《幸福》经过整理后,在市区公演,并到市郊巡回演出,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沈凡一直是“青话”舞台的当家美术设计,他曾在14集电视连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中担任总美术设计,获得“金鹰奖”。1956年,沈凡随剧团来青岛时,只有他一个人带着学生从事舞美设计,然而他不仅以创新式的手法创作了《杜十娘》  《红岩》  《柜台》等百余部话剧的舞台设计,给青岛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培养了多名舞美新人,推动了青岛舞台美术事业的发展。

从1956年5月建团至1958年春天,“青话”先后排演的《她的朋友们》  《幸福》  《双婚记》《桃花扇》《青春之歌》等多幕话剧和建团演出的一组独幕话剧,尤其是古典名著《桃花扇》的演出,受到广大观众和各界人士的好评,还成为当时“青话”的保留剧目。

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缺乏本团自己创作的优秀剧目,这一时期的“青话”,在演出地区和演出场次方面均受到一定的局限,既难以出省作交流巡回演出,也不能出市参加各级戏剧汇演活动。

从年轻走向成熟

1958年初,剧作家王命夫同志从北京中国剧协来到“青话”安家落户,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他来团后不久,便奔赴郊区渔村深入生活。一天,他非常兴奋地与剧团领导说,刚在《青岛日报》上看到一篇报道青年木工徐呈龙为摆脱笨重的手工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技术革命,发明了“电动木板对缝机”的先进事迹,想去了解一下,写个剧本,作为配合下半年全国开展技术革命运动的剧目。

当时,剧团领导听后比王命夫同志还高兴,当即决定停止去渔村深入生活,转向到徐呈龙所在的工厂深入生活,创作剧本。在之后的近两个月时间里,他昼夜兼程,创作出以技术革命为题材的8场话剧《敢想敢做的人》。

8月份,全团带着《敢想敢做的人》和《桃花扇》外出巡回演出,先到烟台演出几场,后于9月份到天津演出并一炮打响,连续演出100场。后期,为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组建了演出二队:一支队伍回山东省内完成原定的巡回演出计划,一支队伍在天津演出结束后赴北京进行专场演出和公演。在此期间,剧团曾两次到中南海为国务院机关干部演出,中央领导同志习仲勋、安子文、罗瑞卿、康克清、张鼎丞、谢觉哉、王震等观看了演出,随后上台接见了演职员并合影留念。随后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同志在中南海召见了剧团领导、作者和主要演员,对剧本和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还在全聚德烤鸭店宴请了全剧组全体演职员。

“青话”这泓溪水是从“青艺”这条河里分流出来的,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显示出浓重的“青艺”风范:注重剧目的现实性、政治性,震撼社会的力度和可能产生的强烈反响。1962年8月,“青话”推出了革命历史剧《红岩》。这是一部多场次的大型舞台剧,但从排练到正式公演不过一个月,真实体现了“青话”的精神风貌。

据导演任豪回忆,《红岩》的排练如同一场“战斗”,这不单是指天天都得三班干,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编剧们对剧本进行加工修改,直至排练日程逼到门上了,他们才放下润色的笔,将剧本交出付印,有好几场戏的排练,任豪和演员们都是在排练半小时前才接到剧本的。

过去排戏,都是严格遵循从苏联专家那里学来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一套方法,撰写导演计划,进行剧本分析,做出导演构思……而今只有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怎么排练呢?

“刚刚建团时我们好些人才二十一二岁,当时唯一的本钱就是看小说时所直接感受到的一切:形象、情绪、环境氛围等等。尽管改编的剧本有这样那样的变化,但一经和小说的印象勾连起来便会很快转化为所需要的具体舞台形象,导演、演员、舞美设计等各方面的合作者也都如此。”任豪说,“‘青话’里有一种微妙的默契,它来自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带给我们的鲜活生动的形象,同时又有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一大批大智大勇、坚贞不屈的革命英雄人物激发起我们的强烈创作冲动和艺术灵感。”

在一个“秋老虎”肆虐的夜晚,《红岩》终于在青岛影剧院的舞台上开始合成了。“大凡年轻的导演都是很少坐在导演席上光动嘴的,我也是仗着两条年轻快捷的腿,不住地从台下蹿上台去、旋即又从台上跳下来,谁知正在热火朝天的当口,我的一条腿突然陷进平台板里,身子一下子栽倒在舞台上。”任豪记得,当时既是副导演也是老大哥的钱明马上把他背起来,跑到隔壁的门诊所去做急救处理,然后又将他搀扶着回到剧院,继续合成工作。

从《敢想敢做的人》演遍了大半个中国,到《红岩》轰动上海,再到《柜台》誉满京城,从1956年那个春天算起,“青话”用了仅仅8年,就排演了多部反响强烈的好剧。通过这些戏的锤炼磨砺,“青话”演职员已经形成了一个艺术观念相近、艺术目标统一、艺术功力达到相当水平的创作集体,这支年轻而生气勃勃的队伍也逐渐走向成熟。更多的话剧导演、演员们慢慢地跨进了影视这个更大的艺术领域。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青话人”

1952年,陈映秋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当演员。1956年,他和“青艺”的同事们一起来到青岛。在“青话”期间,陈映秋除了担任导演、舞台监督之外,还经常被派到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做群众业余话剧辅导工作。耐心、细致的专业辅导赢得了学员们的广泛欢迎和认可。

上个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青岛市委宣传部在一次会议上宣告,当前专业剧团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话剧文艺的喜爱和需求,应该大力扶持业余话剧辅导工作。青岛市总工会宣传部张钧显部长趁热打铁提出要将陈映秋从“青话”调到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的想法。此事经青岛市文化局协调,做出了调陈映秋从“青话”到工人文化宫的决定,陈映秋毫不犹豫,欣然接受。

1960年的6月间,陈映秋跨进了青岛市文化宫的大门,开始了专职辅导话剧表演业余爱好者的剧本创作、排练和会演的工作。表演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工厂的工人,有的是学校的学生,为了减少业余学习与学员工作上的冲突,还要让每个学员都有机会参加排练和演出的实践,陈映秋就得根据学员不同的工作特性和他们的人物特点去编排大量的小品,让学员轮流排戏。工作繁重、时间紧张,陈映秋经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到1963年,青岛市的业余话剧团体已多达40余个,演出剧目更是红红火火、百花齐放。1980年,陈映秋开始举办免费表演培训班,学员们有的白天在工厂干完活儿,晚上顾不上吃饭,就到文化宫来听课,学员有很多是从郊区骑着自行车来上课的,晚上下课很晚再骑着自行车回家。1990年9月,陈映秋创建的“百花园影视艺术团”表演班招生,引起岛城大批业余话剧文艺爱好者的向往和参与,第一期报名学员就达到400多人。

此后的15个年头里,陈映秋共举办了24期培训班,吸引940多名学员学习。截止到1993年,陈映秋就推送了许多学员参加了影视剧的拍摄,其中,有几十名学生还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山东省艺术学院等国家专业院校,另有20多名学员被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总政艺术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岛话剧院、青岛电视台等专业团体吸收为演员和主持人,很多学员现在依旧是活跃在中国影视界的知名演员。陈映秋用他的无私奉献和专业精神为青岛群众艺术和中国影视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真正地履行了自己最信奉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从《敢想敢做的人》开始,“青话”的触电一发不可收,从邵宏来、唐国强、李铁军、王虎成,到后来的林永健、王绘春等,“青话”培养起来的一大批有很强功底的话剧演员从这里走向光影的世界,塑造生动的银幕形象,并借助银幕走红全国,给青岛带来了许多新的荣耀。

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一代又一代的“青话人”坚持昂扬向上的创作导向,用实际行动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把自己千锤百炼成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他们大力弘扬、创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创作生产并传播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培根铸魂。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