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H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自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提出这一重要理念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上海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许多变化在你我身边发生,如春雨般虽细密无声,却点滴润物,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十四个字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让这座超大型国际化大都市变得更有温度的路径和目标。“人民”二字的分量重若千钧,面对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上海市委市政府锐意奋斗、领航掌舵,全市上下同心齐力、砥砺前行,即使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人民城市的建设和探索也未曾止步。
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早春三月,申城今年的花季来得格外早,虽然还未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但贯通后的苏州河两岸已经绽放出浓浓春意。趁着天好,朱阿姨早早地约好了小姐妹,他们要去普陀的苏州河沿线走走,赏花看景之余,还能摆摆pose,留下“靓照”,用朱阿姨的话来说,“老灵额”。
2020年末,苏州河两岸42公里滨水岸线基本实现贯通开放,滨水空间转型重生,母亲河的温度触手可及。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此次基本贯通的42公里岸线不光要打通分布在6个区的63个断点,更包含了水质治理、沿河建筑、绿化景观、跨河桥梁等多方面综合整治。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指挥下,各方克服疫情影响,针对不同空间精准施策、量身改造。
苏州河沿线既有的33座桥梁就在这一过程中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上海市交通委、道路运输局通过分析评估,提出了夜景灯光、色彩涂装、线缆整治、栏杆更新、无障碍设施等“一桥一策”的景观改造方案;而针对苏州河沿线大部分桥下空间未能有效合理利用等情况,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则与各区政府共同开展方案征集,在长宁区凯旋路桥、古北路桥、静安区河南北路桥等地,对桥下空间同步启动实施改造“微更新”,植入运动健身、儿童乐园等主体功能场景,让滨水岸线不光好看,更加好用。
上海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视“一江一河”沿岸建设规划工作,经过近20年建设,黄浦江从生产性岸线转变为生活性岸线,苏州河从单一的水质治理走向全面的景观环境提升。就在今年上海两会上,记者获悉,上海已将推进制定“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建设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列入计划,滨水公共空间的治理将“有法可依”。
今年年初,另一处滨水空间的消息在上海市民的朋友圈里“刷屏”。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迎来新一工程节点:去年10月开工建设的东南侧的双子山即将迎来钻孔灌注桩收尾。这意味着,世博会期间的这一“黄金地段”离重新建成开放又近了一步。
从黄浦江滨江空间还江于民,到因地制宜,打造苏河两岸“一区一亮点”,再到如火如荼建设中的世博文化公园,背后一以贯之的理念正是“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解决人民急难愁盼
对奋斗在这座城市里的白领上班族而言,吃上一顿丰富的早餐,不但会带来元气满满的一天,也是平凡生活中的城市温度。
老字号“梅龙镇”旗下的新理想大厦白领食堂中兴路店正式将白领午餐服务拓展到了自助营养早餐,早上8点刚过,白领食堂已经热火朝天。热腾腾的锅贴、包子、油条刚出炉,面前已经有三四位上班族等待挑选。从点心、面食、小炒再到粗粮、水果,早餐品种超过25个。
去年下半年以来,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越来越不用为早餐发愁了,不仅花色品种更为丰富,赶时间的年轻人还可以选择线上订线下取,不用排队就能在就近的流动餐车、早餐柜、快餐店拿到热腾腾的早餐。对不少白领来说,如果要排队,宁愿不吃早饭,“早上的时间真的太宝贵了,哪怕多睡一分钟也是幸福的。”
2020年,上海出台了早餐工程建设18条意见,“早餐工程”被作为市委重点工作力推,并写入市委全委会文件。临近年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上海又公布了推进早餐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何小小一顿早餐要“惊动”这么多部门?用时任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的话来说,早餐供应网点是供应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老百姓感受上海早餐温度和热度的重要窗口。
以流动餐车管理为例,餐车停在哪里既能方便购买又不挡路?各种厨余垃圾怎么扔符合要求?如何保证品种丰富健康同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素以精细化管理出名的上海人这次又发挥起了“绣花精神”,备案、经营、标识、安全、市容等各个环节,不光调研市民需求,更为企业想好了方方面面的解决之道。
而对于上海的不少老人来说,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多层楼房里,能经常下楼走走、可能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温暖。过去一年,上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可谓“全面开花”,其中政府管理部门不断总结试点经验、优化办事流程也是加装能够跑出“加速度”的重要原因。“一门式”集中受理审批、申报材料互认共享,政府部门公布不同楼层业主出资比例指导区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加装流程更趋规范、便捷。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曾在一次调研中说,人民城市建设,就得体现早餐服务在这种具体的事情上。的确,品质生活的“小确幸”正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城市对他们的关爱。这一点从市民对于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满意度的打分可见一斑,2020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满意度得分94.0,创下历史新高。
让数据服务人民生活
武宁路桥人行道的一侧,不起眼的白色塑料盒正24小时监测桥面温度。去年年底的那场“本世纪最强”寒潮中,这只“小白”连通着普陀区城运中心发出自动“预警”。
除夕夜,上海市城运大厅内“一网统管”平台大屏上各类数据实时跳动,从“水电气”的负荷用量,到交通实况拥堵路段;从城市环境实时指数,到具体事件的处置流程,一个个运行数据飞快滚动,勾勒出城市生命体征的全貌。
拥有3000多万人口和270多万市场主体的上海,城市运行和市民服务千头万绪,却也便捷、有序、精细、高效。线上线下协同的三级闭环管理网络,托住了上海安全有序运行的底座。
截至目前,上海市城运中心已接入50个部门的185个系统、近千个应用,可以实现对气象、防汛防台、公共卫生、应急、交通、大客流、水电燃气等城市运行管理实时数据的共享交换、分析研判和闭环处置。
另一方面,分布全市的约1495万个城市部件、2.68万公里地下管线、5000多个建筑工地、1.4万多个小区、3000多处历史保护建筑等数据,也生动立体呈现城市运行宏观态势和微观脉动。当数字化转型深入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不断接入社区的各类智能化“小程序”,正让市民群众感受着不一样的城市温度。比如,有“芯”的化粪池井盖解决了困扰老旧小区居民多年的污水泛滥问题;自动预警的智能水表保障了独居老人的安全。
“一网统管”服务城市运行,不仅是技术革新,更重要的是一种治理模式的重塑。正是看到“两张网”对于超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上海市委市政府贯彻在实战应用中不断创新提升的理念,力争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断做深做细做实,在破解难题中砥砺初心,在改善民生中勇担使命。
令人欣喜的是,城市数字化的转型并没有将不善使用手机的中老年人遗忘,今年年初,上海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就包括了开展100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年内要让100万名老年朋友对智能手机玩得转、对一网通办用得上,让老年人也同样享受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红利。
众志成城打造上海堡垒
人民城市为人民,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就是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环。过去的2020年,最绕不开的就是“新冠疫情”。
1600余名医务人员先后驻防两大机场,3万余名社区医务人员参与社区防控,对近93.4万人隔离健康观察。建立122家发热门诊和225个社区发热哨点,组建3000多人的流调队伍;率先组建援鄂医疗队,派出9批1649名医护人员,累计救治2549名确诊病例。截至2月24日,累计接诊发热患者128万余人次,追踪密接者等相关人员10.5万余人次,累计收治病例1789例……一连串的数据彰显了上海卫生系统让人民安心的底气。
除了紧急的应对,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从制度层面未雨绸缪,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公卫建设20条”),明确到2025年上海将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
半年不到,相关落地方案和举措陆续出台:
2020年11月30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将构建高水平的、体现上海特色的传染病防控科技防火墙。
2020年12月26日,上海“战疫堡垒”——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立“新冠科”,以此助力疫情常态化防控,系全国首创之举。
2020年12月27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
2021年2月,上海出台本市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
去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呼吁、建议逐步落地,疫情中暴露的问题正被逐一针对性解决,以制度为经、实践为纬,一年来,上海正在织就一张公共安全的大网,兼顾覆盖面的同时不忘兜牢网底。正如张文宏医生在谈及疫情防控时所说,公共安全问题中没有局外人,从政策制定者到一线执行者,再到普通市民,每个人都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群众金点子造就伟大城市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坚持多年的群众路线正是“人民城市”背后最简单质朴的原理。
2020年7月,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揭牌成立。去年一年,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共接收处理群众意见建议事项2万余件,向市委、市政府上报重要人民建议事项175件,获批示177条,职能部门采纳率达98.3%。
核酸检测结果纳入“随申办”的查询范围、适当降低申城部分道路道路监控补光灯过亮的情况、把航天远洋测量船翻新改造为黄浦江畔的科普教育基地……这些改变城市生活的这些小小善举背后,既有高龄长者,也有不少90后、00后的“新面孔”。
“‘金点子’单凭坐在办公室是想不出的,非常欢迎热心市民朋友多提建议!”这是上海市信访办主任王剑华在成立之初发出的“英雄帖”,如今倾听群众声音的“耳朵”还在不断延伸拓展,全市16个区均已挂牌成立区级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由团市委、市城管执法局等单位设立的建议征集联系点或窗口,以及建议征集二维码嵌入的6100多个居村。
“在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造就一座伟大的城市。”这里是中国上海,更温暖的上海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