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从军营到警营 李涌始终冲锋在前

2021-10-08 14:53 来源:观海新闻/青岛早报
分享到:

从军营到警营,他一颗红心敬业为民,初心不忘。 19年军旅生涯成就了李涌坚毅的性格、一身的正气。

李涌和同事冒雨排水。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摄

李涌给小朋友普及交规。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摄

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带兵人

1986年10月,李涌从胶州参军入伍,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排长、助理员、管理员、参谋、中队长。2005年10月转业到青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李涌入伍后先是在青岛警备区服役。在某团后勤处运输股任助理员期间,在年均行车超过20万公里的情况下,连续6年取得事故“零发生”的好成绩,被记个人三等功。

在担任某军区司机训练大队分队长期间,李涌不仅自己带好兵,还真诚地帮助其他分队共同完成训练任务。战友刘庆东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李涌队长是指导自己如何带兵的第一任老师,“我担任分队长时刚从军校毕业,没有一点带兵经验,李涌队长和我不在一个分队,他却主动对我进行传帮带,告诉我带兵的秘诀,训练间隙就和我聊训练、聊管理,中午吃饭都是边吃边谈。在李涌队长的帮助下,我很快完成了从军校生到带兵人的角色转变。”

调任训练处参谋后,李涌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每天早晨起床号吹响之前,李涌就来到操场入口处,认真检查出操情况;每天晚上熄灯号吹响之后,李涌就打着手电筒例行查铺,随后还要到加油站、油罐等处检查,由于营区很大,训练场、宿舍和油罐设施又相距较远,李涌每晚查一遍岗都要花费近两个小时。李涌的战友至今对他每天的“暴走”记忆犹新,“李涌早、中、晚都要围绕营区院墙巡逻一遍,一天估计得走3万步,每年都要穿坏几双黄胶鞋。”

3个“土发明”带出100%合格率

升任中队长后,李涌在工作中注重训练细节、严把考核尺度,与学兵同堂听课、同车操作、同卷考试;在生活中为人正直、待人宽厚、替人着想,与学兵同吃住、同劳动、同娱乐,学兵们对他既有敬畏之心,又有爱戴之情。

对于军用车辆驾驶,李涌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钻研的劲头。在如何提升训练质量方面,李涌的战友告诉记者,他在任职中队长期间有3个效果颇佳的“土发明”:第一个“土发明”是汽修理论“口袋书”。对于很多学兵来说,一进司机训练大队首先要啃的“硬骨头”就是厚厚的一大本汽车驾驶和维修的理论。李涌出任中队长后,将晦涩难懂的教材“变薄”为通俗易懂的“口袋书”,让学兵们在营区宿舍、训练间隙都可以随时拿出来翻看理论要点。后来司机训练大队推广了李涌首创的理论“口袋书”,从而大大缩短了学兵们消化汽修理论的时间;第二个“土发明”是脸盆当做方向盘。由于当时司机训练大队还没有模拟驾驶装备,而每辆车一堂训练课就要给8-10名学兵上课,每个人的摸车时间很短。为此,李涌担任队长后就发明了“以脸盆当方向盘、用竹竿做操纵杆”的模拟器材,学兵们在营区宿舍走廊里就可以随时练习,李涌还把驾驶动作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操作口诀,这样轮到每位学兵上车实际操作时把“脸盆方向盘”和“竹竿操作杆”复盘就可以了,从而克服了没有模拟驾驶器材给训练造成的困难;第三个“土发明”是小镜子充当反光镜。之前在学兵实习驾驶时,作为教官的班长由于坐在副驾驶和学兵观看反光镜的角度不同,不便于发出正确的指令,李涌根据自身摸索和实践,就让担任教官的班长到营区驻地购买化妆用的小镜子,将小镜子粘在教练车的反光镜上,如同现在不少车辆使用的“大反光镜套小反观镜”,从而解决了学兵实习驾驶时得不到班长及时纠错的问题。

在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担任中队长期间,李涌带领的学兵合格率达到100%,中队被评为基层管理先进单位,他本人被授予后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每次外出训练都和学兵同车厢

李涌的战友告诉记者,在“以情带兵”方面李涌是他们的表率。2002年士兵退伍前,担任中队长的李涌在与一名四川籍小战士谈心谈话时,得知战士的遗憾是当兵期间没有机会到青岛市区看看。李涌和教导员商量后,组织6名退伍的战士游览了青岛市区,并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上级领导知道后,推广这个做法延续至今。

值的一提的是,作为中队长的李涌每次外出训练都不坐在驾驶室,而是和学兵们一样在教练卡车的车厢里“就坐”,他和学兵们谈心,嘘寒问暖,了解每一名战士的思想状况和训练水平。外出训练时,每隔5公里车队就会停下,换另一位学兵上车驾驶车辆继续前行,这时候李涌就会到另一辆教练卡车的车厢里继续和学兵们聊天,让学兵们向这位“老大哥”式的领导吐露心声,也让他这位中队长及时掌握每一名战士的情况。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世杰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