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流浪江湖此处歇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朱颖 张力伟 | 责任编辑:郑言 2014-11-06 06:00:01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青岛新闻网11月6日讯 为什么街头流浪乞讨者不愿去救助站?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如何?带着诸多疑问,记者实地探访了青岛救助站,为您揭开救助站里的真实面貌。

    “乞讨的人都不去救助站,应该是不接收我们或是救助站的人服务态度不好吧。”近日,记者在街头采访时,一位乞讨者这样说。

    职业乞讨者的拒绝可以理解,难道其他人真的担心受到虐待或者别的原因?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决定实地探访青岛市救助站,解开疑惑。

    11月5日上午十点,记者到达位于淮阳路的青岛市救助站。在没有提前“打招呼”的情况下,记者进入到二楼进行实地参观。窗明几净,楼道崭新、干净。救助站大概有二十多个房间,包括了观察室、食堂、衣物储藏间、保安室等,被救助人入住的每个宿舍里有六个床位,每个床位都铺着干净整洁的被褥。

    储藏室里放满了衣物,整齐、干净,棉衣单衣一应俱全。经询问,这些衣物部分是救助站购买,还有些是社会好心人募捐而来。在旁边的货架上,还摆满了牙刷、肥皂、雨伞、方便面等生活用品。“有些没赶上饭点来的救助人,就给他们食用备用的方便面。”

    在二楼食堂,记者看到一名正在吃包子的男子,四十岁左右的年纪。记者问他从何处来,对方沉默不语。据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救助站暂住这些人基本精神都不太正常,很难跟人沟通,好不容易问出家庭户口所在地,我们会和当地救助站对接将他们送回家乡。”

    “原则上,救助站主要接收城市流浪乞讨的外地人,但现在范围越来越大。现在的救助对象很多是民警送来,热心市民也会送来,还有些来青旅游丢失钱包的人。”青岛救助站田安峰科长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也去接纳过很多流浪乞讨者,但由于不少人以乞讨为生,如果把他们接到救助站,就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所以很多的乞讨者都是躲避救助站人员的。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救助站三楼是女士和儿童住宿点。在女生宿舍,记者见到正在床上休息的小倩。经过聊天了解到,现年17岁的小倩老家在菏泽曹县,3天前跟小姨妈一起来到青岛旅游,中途俩人发生争吵,小姨妈弃她而走,正当小倩准备买车票返回老家时,发现钱包和手机都被偷了,无奈之下,便摸索着半天到达了高速路上。

    “当时幸亏被警察发现了,把我带到这里,救助站的阿姨给我找了冬天的衣服,让我感觉很温暖。”小倩说,救助站的阿姨告诉她,明天就可以帮她买车票送她回家了。她在救助站的这一天一夜过的很踏实,吃过饭后还会去三楼的图书馆看看书。

    “现在推行的都是人性化管理,不过对于那些精神不健康的人,还是要用强制方法的。”田科长告诉记者,对于那些患有精神疾病或吸毒的人,担心其危及其他人安全,会把他们放到单独配有卫生间的房间,等他们犯病了,好及时治疗。

    “平均下来,救助的人在10人/天左右,今年估计全年能到一万一千人左右。”田安峰告诉记者。

    田安峰说:“夏季大部分救助者是外地丢失钱包,没钱回家的游客,民警将他们送来,我们帮助其暂住,买回家的车票。还有一些是没有家人管的精神病患者和吸毒人员,我们想办法联系治疗医院。”

    现在青岛市救助站大概有400个床位,为了推行人性化管理,让救助对象感到家的温暖,救助站宿舍旁边不但配有电视,图书馆、衣物、生活用品一应居前,而且还专门在楼下配有活动操场,舒适程度不输一些单身公寓。(记者 朱颖 张力伟)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独家:探访青岛市救助站 城市的另类驿站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