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可能很多青岛人都未必熟悉只有400多米的天津路,但是如果提起春和楼饭店,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在青岛有个说法叫“先有春和楼,后有青岛港”,而这最早的春和楼就在天津路最东端的中山路路口处。这家百年老字号直到今天依然充满着活力,是青岛最知名的鲁菜饭店。
关于这家饭店的历史,有两种说法:一说清代末年在大鲍岛村就有一家饭店,青岛建市以后在原地建为二层楼房叫“春和楼”,所以有“先有春和楼,后有青岛港”的说法,因此上世纪90年代该店举行店庆百周年。另一种说法说是天津富商朱子兴(齐燕会馆创办人之一)出资兴建,初期为天津风味,后聘福山人林重孚为经理,经营鲁菜胶东菜系成名,为青岛的“四大名楼”之一。
黄金地段不必说,菜好是关键。春和楼的白扒鱼翅、清汤燕窝、油爆海螺、香酥鸡等,哪个不是岛上名菜。刘景伦、王振才、任铨等历任大厨,谁个不是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就连康有为这位走遍世界的美食家也要隔三差五来春和楼打个牙祭过过瘾。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春和楼成了老街里的招牌,如果能在这里请客吃饭,那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如果订婚、结婚庆典也能在这里举行,就更有派头了,在这之前得在报纸上刊登订婚启事。“鞠兴华、贾淑芳在青岛春和楼酒家举行订婚庆典。”这是一则刊登在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十日《民言报》上的启事,像这样的内容在当天的版面上还有五六个之多,不少都提到了春和楼的名字。
说完饭店再说一家银行,在天津路和河南路交口曾有一座银行叫东莱银行。老一辈的青岛人也没有不知道这家银行的,因为它的创办人就是当时青岛首富刘子山。1922年的《青岛概要》中写中国人聚居的鲍岛区时说:“房屋比栉,如东莱银行之建筑,则区内首屈一指也。”这家银行“开办以来,业务日见发达,信用昭著,设总行于青岛,分行济南、上海、天津、大连,各大商埠均有特约代理。定期,活期,存放各款,收买公债,兑换货币。”以后总行迁天津,刘子山之子刘少山任经理,解放后他曾任中国公私合营银行副经理。东莱银行当时在上海、济南、天津、大连等地均设有分行。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