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都说梦想不值钱,但陈晓飞不这么认为,他为梦想开了家咖啡馆,算是给梦想安了个家。
陈晓飞的梦想是开一家以美剧《老友记》为主题的咖啡馆,还原电视剧里的Central Perk(中央公园咖啡馆),就在上周,晓飞迈出了梦想的第一步,他的《老友记》主题咖啡馆开始了试营业。
谈起开这家店的初衷,晓飞说:“喜欢电视剧里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处方式,你喜欢的人住在你家对面,死党跟你住在一间公寓里,没事儿的时候几个朋友一起泡咖啡馆,这种生活方式太棒了,虽然我们现在有微信、有朋友圈,但这些东西让我们的心远了。”
老父发千字短信劝他放弃 至今仍不知情
陈晓飞是国企的一名普通员工,年纪不算大,85后。2010年大学毕业后,晓飞被单位派到青岛工作,就顺势在青岛安了家。还原《老友记》里咖啡馆的念头,晓飞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但由于没有经验和资金,这个想法一直被他雪藏在心里。
晓飞:“父母也知道我想干这个,之前很支持,但当我真的要开始去做的时候,他们就反对了,爸妈觉得能安心在国企工作就好,安安稳稳得,不要再做这些七七八八的事儿,我爸给我发过一条两千字的短信,劝我不要去做这个,但这是我的梦想,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儿,我自己拿出了十多万的积蓄,又向朋友借了几万块,先把店的框架搭起来,剩下的一点一点再完善,现在我爸妈还不知道我开店这件事儿。”
家具全部订做
在晓飞有这个想法之前,在北京和纽约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老友记》主题咖啡馆。晓飞也曾去北京的《老友记》咖啡馆取经,但吃了闭门羹,考虑再三,晓飞决定自己干。
晓飞:“家具全部是按着照片找朋友订做的,跟电视剧里还是有点差距,但是可以慢慢完善,我的心里住了一个处女座,如果还原不好的话,我受不了,也怕进店的《老友记》粉丝失望。”
晓飞的店开在江西路76号,艺先锋学校里面,如果事先不知道的话,很难找到。
晓飞:“我最初的计划是要去百丽开,但是店租一年就要十五万,相当于每天起来就欠人家400块钱,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什么样的梦想最后都要变味儿。”
为什么是《老友记》?
《老友记》是由美国华纳兄弟电视公司打造的一部幽默情景喜剧,故事设定在纽约曼哈顿的一个朋友圈子中,讲述了六个普通青年(三男三女)的情感起伏、事业波折和生活的喜怒哀乐,共10季236集,这部剧拥有广大的收视群体,每季的收视均位列年度前十,曾创造5300万人的单集收视纪录。
在中国,《老友记》不止是一部全民喜剧。“看《老友记》、背《新概念》、学《薄冰语法》”,就是我国大中学生学英语的三大法宝。台湾1998年引进该剧时也专门在每集后面附上了一小段学美国俚语的教学节目。2010年女大学生李志萍耗时五年做了“《老友记》英语学习笔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对很多人来说,《老友记》就是自己青春的一部分。
陈晓飞:“我喜欢剧里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很坦诚,乔伊饿了,可以随时去对门的莫妮卡家找吃的,虽然是朋友,但感觉就像家人一样。虽然中国人很客气,但就是少了这么一点坦诚。我希望能通过《老友记》咖啡馆,改变我们的相处方式,让生活更简单、真实一点。”(记者 于泓)
没事的时候,小飞会请自己的老友们过来坐坐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