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图片故事]里院最后的原住民 找寻老青岛记忆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朱颖 孙志文 | 责任编辑:郑言 2015-05-11 04:50:53

    【青岛新闻网独家·图片故事    

    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里院是青岛特有的古老建筑。从传统民居到文化遗产,从精美绝伦到破旧不堪,里院延续百年,存留至今,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青岛人抹不去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青岛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高速“起飞”,住在老里院的居民陆续动迁。加之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青岛,里院渐渐成了备受务工者青睐的“廉租房”。

    20多年转眼过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住在黄岛路周边里院建筑群内的居民,90%以上是外来务工者,青岛原住居民不足一成。里院彻底演变成外来务工人员的聚居地。而“坚守”在里院里的青岛人也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成了里院最后的原住民。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里院已经不复存在,最负盛名的黄岛路,也将在今年启动拆迁。为了留存里院记忆,本网记者用镜头记录下原住民的故事。

    画面中的老者是71岁的孙大爷,黄岛路17号里院的居民,他在这个大院里住了62个年头。9岁随父母搬来黄岛路,那时每个月房租5块大洋,他与家人挤在10多平米的房子里。半个多世纪过去,他在黄岛路17号结婚生子,在这里送走了自己双亲,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育孩子成家立业。直到十几年前,房屋政策改革,他才买下了自己住了半辈子的房子,不用再按月交房租。

    谈到这座里院,孙大爷感慨万千:“以前大院可干净了,现在脏乱,话说回来,再脏乱它也是我的家”。他告诉记者:“这是青岛历史,应该像改造劈柴院一样改造它”。

     据了解,黄岛路17号现有居民180多户,其中绝大部分是最近20年间来到青岛的外来务工人员,像孙大爷这样的青岛原住民只剩下10户。(孙志文 摄)

    画面中,94岁高龄的董云庭老人坐在自家的床上,面对记者的镜头略显拘束,而今他独自一人“蜗居”在黄岛路17号里院13平米的房子里。

    董大爷年过九旬,民国时期生人,曾在杂货店当过伙计,后来在台东附近的刷子厂做销售员。他性格开朗、耳聪目明,谈起里院的往事,仍思维清晰。

    在他的住所,他打开话匣子,向记者讲述了很多以前的故事。“黄岛路17号曾经是妓院,建筑很好看,红瓦石墙,里边每一层楼都有红色的木廊,玻璃擦得锃亮。建国以后,妓院被扫除,这里才开始住人”,他说,“以前大院里的邻居很和谐,现在和我同龄的邻居也都不在世了,我很想念他们”。

    说到以前的生活,董大爷用“艰难”二字来形容:“我有5个儿子1个闺女,以前一家8口人挤在13平米的房子里,家里搭了两个吊铺,孩子都睡在吊铺上,夏天热的睡不着觉”。(孙志文 摄)

    画面中这位也是黄岛路17号里院的原住居民,她叫芮克荣,今年57岁,在这个大院住了26年。

    “当时是单位分的房子,给俺两口子分了个7平米的小屋,一家三口这么住了20多年”,她说。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只有大院的公用厕所,没有厨房,芮阿姨自己家在走廊里辟了一块地方当厨房,简陋的生活条件没有难住她和家人。

    芮阿姨的孩子长大后,各奔东西,买了新房。由于经济不宽裕,老两口还是“坚守”在里院。“有钱的买新房子,这些旧房子就低价租给别人了”,她说。(孙志文 摄)

    画面中的老者是93岁的衣奶奶,在黄岛路32号的里院住了60多年。她告诉记者,60多年前,解放不久的青岛是当时众多年轻人向往的城市,她跟随丈夫来到青岛靠做小生意谋生。在黄岛路的里院里,她养育了3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如今,小儿子和儿媳在黄岛路市场摆摊卖熟食,已经失去劳动能力的衣奶奶就给儿子看门,或是干点零碎活儿。已是鲐背之年的衣奶奶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她只是想在此颐养天年,但她还希望黄岛路片区能早日改造:“我都这个岁数了,在哪住都无所谓,可这个院里还有年轻人,他们想住小区”。(孙志文 摄)

    这位是曲奶奶,78岁,黄岛路32号里院的居民,她在此居住了40多年。

    曲奶奶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足,她笑着告诉记者她不想离开黄岛路:“出门就是市场,买东西方便,屋里就只有我自己一个人了,住着挺好”。由于年纪大,曲奶奶耳背,记者只有贴到她耳朵前喊话,她才能听懂,她也习惯于贴在别人耳朵上说话。

    离开黄岛路32号前,曲奶奶贴在记者跟前,偷偷的告诉记者她曾经是防滑链条长的工人,曾是青岛市的劳模:“只要政府让我有地方住,我的要求不多”。(孙志文 摄)

    画面中这位居民正在家中择菜,一间10平米大的小屋内满满当当摆得全是东西,一张床和一排柜子占去了屋内大部分的空间。这位居民是林阿姨,今年66岁,在黄岛路17号里院住了35年。

    林阿姨和老伴儿都是老工人,1980年工厂分房,林阿姨一家搬到黄岛路17号居住。当时家里有两个孩子,4口人挤在10平米的屋子里,“孩子睡在吊铺上,我和老伴儿睡在床上”,她说。以后,孩子成家立业,在青岛东部新城区买了房子,留下老两口继续“蜗居”。

    谈及未来,林阿姨心怀希望:“不知道这里什么时候能真的改造改造,好让我们这些老人住上新房”。(孙志文 摄)

    画面中翘腿坐在椅子上,手拿电视遥控器的人是67岁的老李,黄岛路17号里院的居民,地地道道的老青岛。老李家面积10平米,为了利用空间,他用木料在墙边造了一个大橱子,在屋子上方搭了吊铺。“都是我自己设计的”,他引以为傲。

    老李在很小的时候就来到黄岛路17号居住,在这里上学,在这里长大,在这里成家,他对这座里院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告诉记者:“听老人讲,以前这个院子可漂亮了,我刚搬来的时候,院子也很干净,地面上没有垃圾,也没有臭水。那时候家家户户关系都好,谁家做了好吃的,都分给邻居,大家一块儿分享”。说到现在的里院,老李有些惋惜:“现在住的人越来越多了,把院子弄脏了,但还是很有老味道,经常有拍电影的来这取景,我看见好几次”。(孙志文 摄)

    画面中是57岁的邵师傅,黄岛路17号里院的居民。他在这个大院出生,之后一直在此居住。而今,他和年近九十的老母亲住在不到10平米的的房子里,老母亲卧病在床,他日夜照顾。

    邵师傅告诉记者,黄岛路17号是典型的人口密集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密集程度比现在大,“以前最多的一家10口人,挤在10几平米的房子里,进门没地放脚”。

    对于这座破旧的里院,邵师傅爱恨交加:“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肯定舍不得它,可居住条件太差了,我想搬迁。我经济条件也不好,买不起房,只能希望政府给解决。”(孙志文 摄)

    画面中的人正坐在床上修补裤子,他周围摆满了零碎的物品,一台电冰箱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硕大”。他也是黄岛路17号的居民,姓马,今年65岁。

    马师傅一家在7平米的房子居住了半个世纪,儿子工作后搬了出去,还剩下他和爱人在小屋里相濡以沫。和绝大多数住在里院的原住居民一样,马师傅希望这里能尽快被改造:“我也想和那些老邻居一样,住上新房子”。(孙志文 摄)

    最后一位要介绍的老人是老吴,今年62岁,芝罘路42号里院的居民。他在芝罘路42号出生,之后继承了父母的房子,继续在这里生活。拍下这张照片时,老吴正向记者指这座里院楼体的裂缝。

    老吴经历了里院从传统民居演变成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自家住的里院不显旧,“因为那时候大家的居住条件差不多,都很拥挤”,90年代以来,青岛迅速发展,大量新的居民小区拔地而起,经济条件号的里院居民外迁,住上新房,而经济条件一般的居民就留了下来。“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地工作人员进入青岛,里院房子旧,房租便宜,很多外来者在老里院租房,人多了以后,里院的慢慢变得脏乱了”,他说。(孙志文 摄)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