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袁同义,今年90岁,平度崔家集镇小袁家村人,我是当时活跃在平度附近的抗日民兵。
我们的民兵队伍在当时很有威望,大家伙儿拿着最简陋的武器,和敌人打游击战,像玩“捉迷藏”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这样打了不少胜仗。敌人见了我们这样的小分队就犯愁,因为我们机动性强,打也打不完,抓也抓不到,还经常给敌人下个埋伏,打个出其不意,可有意思了。在当时的平度,我们这支小分队比较有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944年,我所在的民兵队伍配合原八路军胶东五旅十三团与日伪军交锋。当时的战场就在平度崔家集镇附近,“黄皮子”(日伪军)中有不少是当地的汉奸,对周边的地形特别熟悉,再加上他们人多势众,很快就将抗日民兵以及一个独立团总共300多人围困起来。在他们的包围圈里,我们殊死对抗,但兵力实在相差悬殊,以致于我方死伤惨重。我清除地记得,战斗一直持续了4个小时,最终我们大部分人突出重围,开始想办法撤退。
谁知道,“黄皮子”还是不放弃,一直追着我们打。战斗到最后的时候,我们已经弹尽粮绝,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就在此时我们心里想,即使全军覆没,也不能让武器落在日军手里成了敌人的战利品,所有人一致决定把枪砸碎了,然后和敌人肉搏。后来,我和十几个兄弟比较幸运,成功撤离了战场,活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纷纷回到战场收尸,现场的惨状让我们些大老爷们儿泣不成声。
这是最让我难忘的一次战役!
采访手记
6月下旬,平度的天气有些燥热,袁老爷子最喜欢在自家小院内的枸杞藤下乘凉。老人家一边扇扇子,一边给青岛新闻网记者讲述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说到最后,老人不忘表达对国家的祝愿,他望国家越来越强,也希望世界和平。老人反复强调,虽然他只是一个民兵,但是最近几年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他很满足。(青岛新闻网记者 徐恺 摄影 孙志文)
鸣谢:关爱抗战老兵山东志愿者团队
袁同义老人今年90岁,除了耳聋,身体没有别的毛病,连药都不吃。说起自己的抗战故事,袁老思维清晰,出口成章。他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在乡下,民兵对抗日战争做出了很大贡献,作为抗日民兵的一分子,我感到荣幸。”(孙志文 摄)
抗日战争胜利后,袁同义老人又以民兵的身份参加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袁老回乡务农,成了生产队的会计。如今,袁老儿女满堂,生活美满,他和83岁的老伴儿一直居住在崔家集镇的老宅里。(孙志文 摄)
6月下旬,平度的天气有些燥热,袁老爷子最喜欢在自家小院内的枸杞藤下乘凉。老人家一边扇扇子,一边给青岛新闻网记者讲述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孙志文 摄)
图为袁同义老人和他83岁的老伴儿。(孙志文 摄)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