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首发:2016年青岛市招生工作解读

来源: 作者:于泓 | 责任编辑:叮当 2016-03-31 16:33:18

首发:2016年青岛市招生工作政策解读

【青岛新闻网首发报道】

青岛新闻网3月31日讯  今天下午,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我市幼儿园、中学、高中的招生政策。

2016年青岛市幼儿园招生政策 

一、2016年幼儿园招生报名条件主要有哪些规定?

答:各级各类幼儿园招生报名条件由各区市教育(体)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详见5月27日各区市发布的幼儿园招生工作方案和各幼儿园招生简章。封闭小区内的幼儿园优先满足符合条件的小区内适龄幼儿入园需求。企事业单位、团体、部队、集体办园,除招收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子女外,积极创造条件招收附近居民子女入园。纳入就近入园试点的幼儿园按照划定的范围招生。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自闭症幼儿和视力、听力、智力等有障碍的幼儿进行融合教育。幼儿园在招生时,对烈士子女、家中无人照顾的残疾人子女、孤儿等予以照顾。

二、如何查询幼儿园招生信息?

答:2016年各区市、幼儿园招生信息将于5月27日(星期五)统一向社会发布,发布部门、内容和途径如下:

1.区市招生信息。各区市幼儿园招生政策由区市教育(体)局通过其官方网站对外正式发布,并通过新闻媒体告知广大市民。

2.幼儿园招生简章。幼儿园招生简章由各幼儿园通过幼儿园网站、幼儿园大门口和社区宣传栏张贴通知等途径发布。

届时,广大家长可查询区市招生政策以及各幼儿园招生信息,具体包括幼儿园基本情况、性质类别、招生计划、收费标准、报名条件、录取方式以及需要的相关证明材料等。各区市教育(体)局、幼儿园均设立招生咨询电话,各区市咨询电话如下:

市南区 88729232 市北区 66751136

李沧区 87636727 城阳区 87866237

黄岛区 88183155 崂山区 88996316

即墨市 88529201 胶州市 82233366

平度市 88360008 莱西市 83966918

高新区 87937699 三、幼儿园报名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如何报名?

答:全市幼儿园报名、录取时间在6月14日(星期二)-6月25日(星期六)期间进行。市内三区和崂山区报名、录取时间为:第一次招生6月14日(星期二)-6月18日(星期六),第二次招生6月21日(星期二)-6月25日(星期六)。

各区市幼儿园主要采取网上和现场两种方式报名,其中市内三区原则上采取网上报名。幼儿家长要根据区市招生政策和幼儿园招生简章的相关规定,选择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后,登录相关网站或携带相关证件、材料到幼儿园现场报名。四、幼儿园怎样录取报名的幼儿?

答:各区市幼儿园招生政策和幼儿园招生简章对各幼儿园的报名条件、录取办法作出明确规定,符合报名条件的幼儿家长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或现场报名。报名结束后,各幼儿园对报名信息进行审核验证,并确定有效报名人数。如有效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则全部录取;有效报名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时,原则上采取电脑派位等随机派位方式确定拟录取名单,并于派位当天向社会公布。派位过程由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幼儿园所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代表、社区群众代表、家长代表等全程参与、监督,确保录取工作公开、公正。

各幼儿园均不以报名先后顺序作为录取依据。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在规定时间段内报名即可,建议家长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报名,避开报名高峰。五、第一次招生未被录取的幼儿如何入园?

答:目前,我市幼儿园资源总量能够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第一次招生结束后,各区市教育(体)局将组织有剩余招生计划的幼儿园进行第二次招生。参加第一次招生且未被录取的幼儿,要按照区市要求参加第二次招生,选择合适的幼儿园报名。六、幼儿入园健康检查等方面有哪些要求?

答:国家《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幼儿入园前应当经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园。幼儿被录取后,应当根据幼儿园提示,到卫生计生部门指定的妇幼卫生保健机构或医院按规定项目进行体检。入园报到时,家长需提交“幼儿入园健康检查表”、“儿童保健手册”、“预防接种证”。

体检不合格的幼儿暂缓入园。患儿经确诊治疗且具备接受普通教育能力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入园。入园时,发现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幼儿,幼儿园在30日内向幼儿园所在地的接种单位或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督促监护人带幼儿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证或补种。幼儿园在幼儿补证或补种后复验预防接种证。

2016年青岛市职业学校招生政策 

 

一、今年职业学校的生源情况和招生计划是多少?

2016年,全市初中毕业生约7.94万人,比去年增加3900人,其中市内三区毕业生约1.58万人,比去年增加500人。全市共计划招收中职学生3.7万人,其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计划约2.8万人。中职与本科“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以下简称“3+4”)、五年制高职计划约0.9万人。本地生源职普比例保持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普及率将达98%。

二、今年职业学校有哪些新增专业?职业学校申请新增专业时应具备哪些条件?

今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共申请46个新增专业。职业学校新增专业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新增专业必须紧密对接当地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必须围绕本校骨干专业开设,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三是必须具备开办该专业基本的教学、师资和实训条件。四是严格控制公办学校之间低水平、重复设置的专业,避免出现一窝蜂新上专业的局面。根据上述原则,今年将新增航海捕捞、家政服务与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等28个专业。

三、市教育局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五年制贯通培养采取哪种培养模式?如何提高贯通培养的质量?

为加快构建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我市产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今年市教育局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试点将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加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二级学院牌子,选择部分骨干专业开展试点。首批试点采用“三二连读”计划,总规模在1100人左右,在中职学校实施五年制贯通培养。为确保试点质量,试点项目将由青职院牵头,制定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考核标准。同时,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切实提高试点院校师资水平。

四、普职融通实验班与以往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何区别?实验班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什么?如何发挥普高的作用?

今年,市教育局将组织部分中职与普高学校开展普职融通实验。试点采取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联合设立实验班的方式进行,实验班设在中职学校。首批共有6所局属中等职业学校和4所普通高中学校开展第一批试点。每所试点中职学校拿出1个骨干专业的1个班开展普职融通试点,注册职业中专学籍,学制三年。实验班由对口合作的中职学校和普高学校共同举办,双方签订人才培养框架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标准和教学进度,共同制定考核标准。试点中职学校优先为对口合作的普通高中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开展技能考试方面的辅导,帮助普高学校优化、实施通用技术课程。试点的普高学校帮助中职学校优化实施公共文化课程。实验班学生录取设立最低分数线,具体由各试点中职学校设定,录取分数线不能低于今年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实验班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春季高考。实验班的录取与初中起点高等师范专科同批次。

五、目前,我市“3+4”本科有多少专业?今年还会进一步扩大“3+4”招生规模吗?

从2013年起,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2015年,我市参与试点的中职学校有8所,试点的本科院校5所,试点专业11个,总招生计划485人,占全省试点计划的1/3。2015年,全市报考3+4的初中毕业生达3934人,报考人数与计划人数比达8:1。报名人数最多的专业与招生计划比达19:1。在试点过程中,我市始终严格掌握“3+4” 最低录取分数线,要求考生总成绩必须达到总分的70%以上。2015年,青岛市本地生源中考总成绩780分,平均录取分数线达625分。5个专业录取分数线高于普通高中录取线。今年,我局已经推荐3所优质职业学校的3个特色、骨干专业参加“3+4”试点申报工作。目前,该项工作还在推荐过程中。

六、今年市教育局在推进职业教育市级统筹方面还有什么新的举措?

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市级统筹,从今年开始,城阳区职业学校招生将纳入全市统一的招生平台,城阳区4所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申报、审核,录取等事项将与市区学校一并进行。这也是继将崂山区纳入市区招生平台之后,推进职业教育市级统筹的又一重要措施。

七、今年市教育局进一步放宽了普通高中转入职业学校的相关条件,请问具体出于什么考虑,如何实施?

为支持更多的普高学生参加春季高考,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放宽普通高中转入职业学校的相关条件,将转学时间由原来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开学之前,延长到高二下学期放假前两周办理。具体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转入学校测试合格,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同时,鼓励更多职业学校为转入的普高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的技能培训。

八、今年市教育局在加强职业教育招生宣传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我们将在5月份,组织全市职业学校继续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和“2016年度市区职业学校招生咨询大集”。同时,组织开展“职教宣传进初中校园”“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和“媒体职教行”等活动,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2016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政策

首发:2016年青岛市招生工作政策解读

    2016年青岛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

首发:2016年青岛市招生工作政策解读

首发:2016年青岛市招生工作政策解读

首发:2016年青岛市招生工作政策解读

首发:2016年青岛市招生工作政策解读

 

2016年青岛市体育与健康考试说明

 

《2016年青岛市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考试实施方案》(青教通字〔2015〕90号)已于2015年10月29日发布,2016年全市所有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考试。市内三区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考试将于2016年4月20日至22日举行,缓考和外地回青考生于5月6日考试,其他区市体育与健康考试由教体局根据市教育局要求自主组织,结果统一上报青岛市招考办。

2016年的体育与健康考试方案将基本延续2015年的考试方案,坚持健康第一原则,坚持国家标准为根本标准原则,适当体现多项选择原则,逐步向三年 后的调整思路靠拢原则。是一个过渡性方案,主要做法保持政策基本稳定,个别地方做了微调:一是提前公布考试项目和考试时间,不再临考三个月前通过抽签摇号 方式确定第二、三类考试项目;二是测试标准恢复了国家标准,不再降低测试标准;三是学生选择项目范围扩大,自主性加大,从过去抽签决定的2个项目中选择1 个,变为第二类考试项目4选1、第三类考试项目3选1。

2016年青岛市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考试,采取过程管理考核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办法,过程管理考核和目标效果测试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过程 管理考核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大课间与课外体育活动等。目标效果测试须在半日内完成,包括三项内容:一是 必考项目(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二是从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任选一项;三是从足球运球、篮球运球、排球垫球任选一项。场地器材、测试规则和评分标准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 规定执行。过程管理考核评定满分为30分(初一、初二、初三每学年为10分),成绩18分及以上的为合格,以下的为不合格。目标效果测试每个测试项目10 分,总分30分,成绩18分及以上的为合格,以下为不合格。过程管理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目标效果测试。

因往届和外地回青考生无法实施过程管理考核评定,可以直接参加目标效果测试,其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目标效果测试成绩计算。

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或因严重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的考生,可申请免考。平时能参加体育活动,但由于突发生理疾病或意外伤害等原因,测试期限内不能参加测试的考生,可申请单项或多项免考。过于肥胖或患有心血管等疾病不宜参加长跑的学生,可申请办理1000米(800米)免考,只参加其余两项的测试。初中段获得市级以上(含市级)教育部门主办或参与主办的体育类比赛个人项目前3名、集体项目前3名的主力队员,可由本人申请提出免考;获得个人项目4-8名、集体项目4-8名的主力队员,可由本人申请提出除1000米(800米)之外的两项测试项目免考。经审核同意免考的考生,全部测试项目免考的考生测试成绩确定为合格等级,部分项目免考的考生,各免考项目按6分计入成绩,其测试成绩按免考项目和参加测试项目得分计算成绩。

因生理、突发事件等情况暂不能参加测试的考生,应在正式测试的前一天申请办理缓考,经审核批准后,方可缓期测试,内容与办法与正常测试相同。

除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或因严重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的免考考生,其他免考考生必须有过程管理考核评定(学校提供过程管理考核相应资料),免(缓)考考生由学校和县级以上医院出具证明(含病历、检查检验报告、用药明细及缴费凭证,残疾人须持《残疾证》),经考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区市教育(体)局和市教育局考试领导小组逐级审核确定,并在学校张榜公示一周。

根据三年改革早告知的原则,目前正在全面调研和充分论证2019年的体育与健康考试改革方案,争取早日出台。

 

图解:2016年市内三区普通高中报名要求

首发:2016年青岛市招生工作政策解读

 

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

 

一、招生计划

全市小学一年级招生人数预计96200人,初中一年级83300人。

二、招生入学规定

(一)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小学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入学在招生区片内通过电脑派位或以小学为单位整体调拨等方式进行。各区市教育(体)局要结合实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确定各学校就近入学的条件、范围和招生计划,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区片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区市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二)积极推进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各区市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一是以小学为单位,为单个初中学校合理划定对口招生小学,对口招生小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升入该初中学校就读;二是以社区、路段等为标识,为单个初中学校合理划定招生区域,招生区域内适龄学生小学毕业后持相关材料到该初中学校注册入学;三是鼓励新建和改扩建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积极推进小班化招生。

各区市要按照《关于推进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字〔2014〕29号)要求,积极推进小班化招生。实行小班化招生的学校,每班不超过40人。其他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

(四)严格落实特长生和足球后备人才招生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青岛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学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的通知》(青教办字〔2015〕132号)要求,做好特长生和足球后备人才招生工作。不得以招收特长生和足球后备人才为名对学生进行学科化考试、选拔。

(五)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

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市、区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招生办法须报所在区市教育(体)局,经审核后向社会公布实施。民办学校招生广告、招生简章以及其他招生宣传材料均须经所在区市教育(体)局审核同意后方可发布。有两处及两处以上校区的学校须分别报所在地区市教育(体)局审核。各区市教育(体)局要对本行政区域内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以及规范办学行为等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核定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

(六)积极做好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就读保障工作。

各区市教育(体)局要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管理办法》(青教通字〔2014〕17号)要求,保障符合我市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按时接受义务教育。

(七)切实做好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各区市教育(体)局要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及时接收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对不能到校就读的义务教育段残疾儿童少年,要按要求组织送教上门服务,并将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纳入学籍管理。青岛市盲校、青岛市中心聋校义务教育阶段均面向全市招生。各普通学校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2016年,青岛市中心聋校招收3个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实验班,面向市内三区招生。

三、市内三区初中招生

(一)局属初中学校。

1.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三十七中面向市内三区招生,实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报名。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报名有关事宜详见学校招生简章。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青岛三十七中实行小班化招生,每班不超过40人。

2.从2016年开始,青岛十六中初中部停止招生。

3.青岛三十九中普通班纳入学校所在区招生范围,招生方式与所在区片公办初中学校相同。

4.特长生招生。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三十七中面向市内三区招收特长生;青岛三十九中普通班面向学校所在区招收特长生;青岛三十九中艺术班面向市内三区招生。青岛少儿艺校毕业生需达到青岛三十九中统一组织的专业测试要求后,方可升入青岛三十九中艺术班;未达到要求的学生,根据青岛少儿艺校所在区的招生政策升入相应初中,也可申请调拨至户籍所在区就读。

(二)区属初中学校 。

1.公办学校招生。以小学为单位,由区教育(体)局按区片通过整体调拨或电脑派位方式升入初中。

2.民办学校招生。报名、录取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面向市内三区招生。第一阶段招生不足的,面向学校所在区进行第二阶段招生。招生时间安排见附件2。

(三)跨区域就读小学毕业生。

1.市内三区跨区就读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期末考试。根据就读学校所在区教育(体)局制定的初中招生入学规定,可升入当地初中。若需回户籍所在区就读的,由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小学和区教育(体)局审核其相关证明材料,将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及材料统一报学生户籍所在区教育(体)局,由户籍所在区教育(体)局安排在户籍所在地非热点学校就读。

2.在市内三区以外小学就读,需回市内三区就读初中的学生,原则上在现就读小学毕业后,持小学毕业证书及户籍证明,于8月中旬到户籍所在区教育(体)局申请初中入学。报名参加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三十七中及市内三区民办初中学校招生的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户籍所在区教育(体)局进行资格审查。

3.符合条件的崂山区麦岛小学毕业生由市南区教体局根据相关规定安排初中入学。

4.青岛第二实验初中与青岛六十五中作为同一个招生区片,实行电脑派位方式录取新生。招生范围为市北区浮山新区有关小学和崂山区埠东片(埠东片范围:辽阳路以南,银川路以北,海尔路以西,市北区崂山区界以东)有关小学。户籍属于上述招生范围但在其他区域上学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可按照跨区(片)调拨的政策规定申请参加上述两所学校的电脑派位。具有崂山区户籍的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不参加派位,直接申请回崂山区初中学校就读。

(四)报名及录取。

1.小学毕业生须持《青岛市市内三区初中招生报名单》(以下简称《报名单》)参加初中学校特长生报名和民办学校报名。《报名单》由毕业小学通过“青岛市市内三区小学升初中联网报名系统”打印,并加盖学校公章。《报名单》由接受报名的初中学校留存,不再退还给学生。家长可向毕业小学申请打印或复印多份《报名单》,但学生在同一时段内只能报一所初中学校。

2.区教育(体)局、小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选择,不得采取任何限制行为,更不得扣留有关报名材料。各初中学校要妥善保管好小学毕业生的报名材料,不得招收无报名材料的小学毕业生。

3.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三十七中及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和已被初中学校录取的特长生不再参加其他学校的录取。

4.小学升初中报名及录取工作全面实行网上操作。各区教育(体)局要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将小学升初中志愿填报、跨区(片)调拨申请及安排、《报名单》打印、特长生报名及录取、民办学校报名及录取、整体调拨录取等全部实行网上操作。电脑派位结束后,派位结果要及时上传网上录取系统。各区教育(体)局应充分发挥小学升初中网上录取系统的功能,加强对各学校普通班、特长生等招生计划的调控管理。要按照市教育局统一安排,按时完成有关网上录取工作,确保网上录取信息的准确、完整。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