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洗漱区
青岛新闻网6月2日讯 满身泥巴、席地而卧……现在的农民工还这样?NO!NO!NO!
抛开旧观念,咱新时代的农民工生活环境绝对大变样。青岛新闻网记者选取中铁建工集团李沧区上臧炉房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看看这里的民工现状。
进入项目部,“农民工服务站”六个大字格外显眼。“考虑到方便服务农民工,我们将农民工服务站设立在农民工生活区和项目部办公室之间。”中铁建工集团青岛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徐跃兰说。
这里的农民工居住条件如何?生活条件又如何呢?青岛新闻网记者带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农民工也有服务站 工作学习休闲一条龙
冯庆涛是李沧区上臧炉房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负责人,也是农民工服务站站长,他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建立农民工服务站是按照集团的要求进行,有‘三个同步’,即工作机构与项目组建同步、活动场所与三工建设同步、服务人员与农民工进场同步。建设农民工服务站有‘六个一’,即一个办公室,一部电脑,一间活动室,一间娱乐室,一名协管员,一部电话。”冯庆涛说。
记者看到,农民工服务站场地很大,有服务站综合接待大厅、医导服务区、职工夜校、室外运动场地和器械、教育运动广场等,占地200余平方米。其中,服务站综合接待大厅包括劳务管理台、便民服务投诉建议台、法律咨询台、邮政快递台。综合大厅设置书报阅览区、监控设备、网路信息电脑服务咨询台。医导服务区大厅旁边设置医导台、谈心疏导台、病床、医药柜、医药箱、急救担架等医疗设施。
农民工服务站的职工夜校,配有黑板、投影仪、电视机,可容纳40人,便于农民工业余时间的文化学习。室外运动场地和器械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单双杠等健身设施、场地。
篮球场前侧建立教育宣讲兼电影放映台、定期组织电影和宣传片的放映,便于组织大型仪式、活动、室外集体会议等。值得一提的是,农民工服务站设计很贴心,从农民工服务站可以直接走进项目部。冯庆涛还告诉记者,农民工服务站有一个专职的管理员,叫高保利。
对于农民工服务站的资金投入,徐跃兰说,服务站是由多方出资建立的,青岛公司工会先期投入了2万元,用于采购硬件设施,像投影仪、篮球架等,项目部也投入了十余万元,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靠着多方支持,农民工服务站建设得越来越完善。
菜不对胃?自己开小灶做!
“青岛公司农民工服务站创新很多,其中一项是为农民工建立了小食堂,供农民工专用。”冯庆涛向记者介绍,考虑到农民工来自全国各地,饮食习俗差别很大,项目设立了农民工小食堂,农民工可以在小食堂里自己做饭。
记者在现场看到,农民工小食堂干净整洁,做饭的灶台面贴上了洁白的瓷砖,下面设有小橱柜,可以供农民工放厨具和餐具,大约有30个带插座的灶位。服务站的每一个细节设计,都体现了人性化,体现了公司对农民工的关爱。在农民工生活区,项目考虑得很贴心,晾衣区和洗手区都搭有防雨棚,这样农民工晾衣服时,可以放心在工地上工作,不用担心衣服被雨淋湿。洗手区有了防雨棚,平时洗脸漱口洗衣服农民工也不用担心日晒雨淋,值得一提的是,洗手区的防雨棚还是防紫外线的,从防雨棚仰望天空,呈现出绚丽的蓝色。
幼儿托管所是青岛公司农民工服务站的又一项创新。徐跃兰告诉记者:“去年夏天,有不少农民工的孩子前来探亲,孩子大小不一,总爱追逐打闹,不安全。为此,项目部临时成立了幼儿托管所,将所有小朋友集中起来,由项目工作人员担任教师管理并授课。农民工反馈的效果很好,今年夏天,项目部还将继续设立幼儿托管所。”
农民工夫妻
农民工服务站的精准化服务,也给项目农民工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项目职工说,有了农民工服务站,他们觉得和农民工交流起来更顺畅了。”徐跃兰说:“工地上也有一个家!”
“以前去别的工地,没有农民工服务站,我和媳妇儿吃完晚饭洗洗衣服就睡觉,现在可好,我们每天晚上都可以去看看电影,一起谈论电影情节,然后再睡觉。”陈同喜和吕小新是一对夫妻,都是湖北人,都是杂工,平时住项目部的夫妻房。
“我喜欢做引体向上,还经常参加体检,总是去检测体重、量血压。”农民工陈纪山说。
在陈纪山妻子张兰的眼里,服务站的“待遇就是好”。对于“待遇好”,张兰给记者举例说了很多。“什么药都有,连中暑药都准备好了。”“夏天给送西瓜,还能熬绿豆粥。”“24小时可以洗热水澡,想洗澡就洗澡,很舒服。”张兰吃不惯海鲜,她就利用项目部设立的农民工小食堂,自己买菜做酸菜鱼。“我是湖北人嘛,就喜欢吃淡水鱼!”
当然,让张兰感受最深的就是,去年暑假开了托管班,项目给小孩子买资料和玩具,老师还帮助教育小孩子。“眼看就要放暑假了,我闺女打算过来,来了不想回去。”当然,接送孩子过来,项目还给出一半的路费,这让张兰更是感动。
李庆辉35岁,河南人,也是一名杂工。“我们出去理发跑得很远,坐公交来回两个小时。现在上门服务,每天晚上都过来,还不要钱。”冬天冷,项目提前给供暖了,李庆辉认为农民工服务站挺人性化,这样他回宿舍根本不用穿棉袄,穿单衣就行。宿舍里有36伏低压电,专用手机充电。
“屋里有空调、电视,卫生搞得很好,感觉很不错。”胡参军是河南驻马店的,今年第一次来项目,看见干净的生活区觉得很惊讶。农民工服务站的点点滴滴,让农民工感觉到了像家一样的温暖。
党群协理员高保利为农民工解答问题
服务站成农民工的依靠
“有了农民工服务站,我们感觉就像有了依靠,有了可以指望的人。”在随机采访中,农民工陈东升这样告诉记者。
陈东升老家是山东济宁的,他是项目的一名电焊工,今年35岁,已经成家了,孩子10岁。
“去年项目部临建房刚建好,农民工服务站也就建好了,每天晚上放电影,让我们有的可玩,这不像以前我在其他工地打工时没有地方去,现在我每天都心情舒畅。”陈东升这样告诉记者。
在陈东升的记忆里,农民工服务站服务农民工的故事可真不少。去年6月的一天,陈东升家里老人生病了,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他着急回家,可是项目远离市区,坐车不方便。怎么办?在生活区的墙上,他看见“有困难找老高”,还有电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东升给老高打了电话,没有想到,老高立即派车送他到汽车北站。“服务站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陈东升说。
前几天,陈东升和一个工友一起修理大门,工友不小心伤到手了。有了上次的经验,陈东升立即给老高打电话。老高迅速从服务站里冲出来查看,即刻联系车将这名受伤的工友送到附近的401医院,缝合了几针,工友的伤情得到了控制。“这比叫120还快。”陈东生赞叹地说。
当然,陈东升还喜欢用农民工服务站的免费WIFI,因为不限流量,这样陈东升可以和孩子一起视频,联络亲情,每礼拜至少视频一次。
农民工业余时间在农民工服务站看书休闲
啥叫幸福?现成的绿豆汤喝
看报纸、看书、阅读杂志、上网……这是农民工袁杰在农民工服务站的常规活动内容。
袁杰是江苏人,是一名90后农民工,在项目上当放线工,和媳妇儿一起住夫妻房里。平时,两人一起吃食堂,早上两三元,中午晚上各花10多元就吃饱了。
“啥叫幸福?幸福就是你在楼顶放线,热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下来农民工服务站把绿豆汤熬好了,你有绿豆汤喝!”袁杰说。
同是放线员的陈敏俊也喜欢读书、看电影、听安全讲座、听维权讲座等。陈敏俊是江苏人,今年29岁,南京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的船舶驾驶,前年转行进入工地工作。他去年6月来的项目,特别喜欢到农民工服务站。“门不上锁的,一推门就可以进入,想看书就可以看书,想上网就上网。”陈敏俊说。
“我就爱看电影,不管什么电影都看,《安全教育片》我喜欢看,抗日片、战争片我也爱看。去年,服务站还经常给我们检查身体呢,夏天给发免费的香皂,卫生搞得很好。”胡小立是来自河南的农民工,今年49岁。
一年多,青岛公司农民工服务站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让农民工纷纷叫好,这也使得该服务站成为中铁建工集团服务农民工的一个样本,全天候地守护着农民工。(青岛新闻网记者 朱颖 通讯员 李晓东 )
为农民工提供体检服务
组织工人开展教育培训
安全员和一线工人学习安全常识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