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6月14日讯 近日,市南区率先全市引入“海绵城市”元素,改造地处八大关区域的临淮关路。据悉,改造后的临淮关路未设置市政排水管线,而是利用“渗、滞、蓄、净、用、排”建设理念,实现雨水的自然收集、散排,这在全市道路整治中尚属首例。
据了解,临淮关路综合整治工程西起宁武关路,东至黄海路,道路全长340米,宽5.5米。道路整治前存在网裂、碎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车辆正常通行。今年,市南区将该道路列入养护维修范围,同时结合道路周边条件,积极引入海绵元素道路进行试点整治。临淮关路改造因地制宜,结合道路现状,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理念充分融入到道路的建设中。
“渗”、“滞”,主要体现在下凹式绿地、渗水井以及不设置市政排水管网等方面的建设。临淮关路改造工程共设置三处下凹式绿地,通过道路雨水收集,进入到下凹式绿地内,通过自然下渗,重新进入到大自然。雨过天晴后,收集的雨水通过渗水井四周的空隙下渗入地,达到“雨天收集水,晴天释放水”的目的。
“蓄”、“净”、“用”,主要体现在雨水通过净化收集入湖,湖水的再利用。雨水通过道路截留、收集、净化入湖。首先对道路南北两侧现状景观湖泊进行清淤,湖底铺设块石,然后在湖内种植睡莲等水生植物,并放养观赏鱼,起到自然水净化的作用。再是雨水收集,经过净化进入湖泊,如果湖泊内水量过大,可经过泄水管道进入大海。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大的自然的水循环系统。
“排”是“海绵城市”元素中的最后一种途径。雨水量过大,通过“渗、滞、蓄、净、用”无法消耗掉时,利用管网系统或者其它排水系统,将多余的雨水“排”到城市管网系统中,起到防止内涝的作用。
通过本次整治,市南临淮关路改造的通行能力和观赏效果大大提升,同时达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青岛新闻网记者 谢小真 姜舒骞)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