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系列报道】
青岛新闻网6月20日讯 与针头线脑打了十余年交道,从一名普通织布学徒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即发集团颐和公司的姜正涛可谓是80后的励志典型。
姜正涛2002年进入即发集团,现为颐和公司纬编工,通俗地讲,就是织布工。
刚进厂时,零基础的姜正涛从学徒开始,“笨手笨脚”,时常出问题。憨厚的姜正涛深知“笨鸟先飞”的道理,每天早早来到公司苦练基本功,上班时虚心向老师傅请教,晚上回到家,会仔细总结当天学过的内容,慢慢地学会了挂纱、接线头、接尾纱、辨认纱支、下布、清扫卫生、换针、挂料、看布面等环节。
从操作两台织机到操作4—5台织机,从学徒工成长为一名熟练的纬编工,姜正涛没少下苦功。“在姜正涛从事纬编工的这段时间里,每年的质量指标都达到99.8%以上,质量、产量都高于全厂平均值。”姜正涛的同事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
与此同时,为了多织布、织好布,姜正涛坚持不间断学习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注意总结经验教训。这其中包括,接班时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开机前的“五确认”,按照上车工艺卡检查机器运转情况和棉纱使用的厂家及批号情况;机器正常运转时,要巡回检查布面,勤看、勤摸、勤清扫,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停台要先易后难。
在纬编工眼里,“接线头”可是一项技术活,线头接得快,布就织得多,线头系得小,布面就越看不出瑕疵。姜正涛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工作一天下来,大概得接四五百个线头。
快速更换“坏针”也是纬编工一项不可或缺的绝技。姜正涛举了一个例子,以两米宽的布面为例,机车需安装2640根针,由于长时间工作,损坏是难以避免的,这就需要纬编工们通过肉眼及时发现布面瑕疵,对应找出哪一跟针出现了问题,然后进行换针操作,更换针头的速度成为关键因素。青岛新闻网记者在现场看到,姜正涛更换针头仅用了13秒钟,这在业界堪称一绝。
2011年,在参加山东省针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中,姜正涛获得总成绩第五名、优秀奖、单项成绩第二的优异成绩,被授予山东纺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1年,在参加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姜正涛获得全国第八名的好成绩,被授予全国针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4年9月参加山东省针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获得第五名,11月参加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2014年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第一名,被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2月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新职工不断增加,姜正涛还担负起了培训新员工的任务。每次培训新职工他都会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名工人,反复解说、反复操作演示,直到新职工完全明白。他经常讲,每一名新职工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因为他们都是即发大家庭中的一员。经他培训的职工有20多人,如今个个成为了公司的骨干。(青岛新闻网记者 徐恺)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