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公安推19项便民措施 消除"奇葩证明"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青岛新闻网记者 | 责任编辑:蓝天 2016-08-11 13:57:20

    青岛新闻网8月11讯 青岛新闻网从青岛市公安局获悉,日前,青岛市公安局研究出台了《全市公安机关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便民服务措施》。这些便民服务措施包括精简群众办事提供证明材料、行政审批清单、升级公安网上服务平台、改进道路交通服务管理、改进户政服务管理、方便群众办理出入境业务、提高治安管理信息化水平、改进网络安全服务管理、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共九类19条。

    各类“奇葩证明”不用开了

    市公安局针对群众反映的“奇葩证明”和有关部门要求群众到公安派出所开具的证明过多过滥等问题,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规范派出所开具证明的工作意见,取消不合理、不必要的证明事项,明确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范围,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权威解读:市公安局协调有关部门,依据我国法律法律、法规,初步研究制定工作规范,改进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对于能够凭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法定身份证件证明的事项,如公民姓名、曾用名、性别等,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认可,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

    对于各政府部门间可以通过信息交换、共享、核查等手段核实的事项,可以不再需要群众到公安派出所开具证明。比如,因公民个人或者有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填写、录入差错等原因,致使公民在有关部门或者单位的登记信息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登记信息不一致,需证明两者为同一人的,由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核查,公安部门根据职责提供必要协助。

    对于公民在办理相关社会事务时,无法凭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法定身份证件证明的事项,需要公安派出所出具相关证明的,比如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由公安派出所根据具体情况,按规范予以办理。

青岛公安推19项便民措施 消除'奇葩证明'

    行政审批事项公开透明

    公开行政审批服务指南。全面梳理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在青岛政务网、青岛公安网向社会发布 (涉密事项除外)行政审批事项名称、办理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条件、办理流程以及承诺期限,并提供电子文档下载服务。同时,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和公安出入境、交警专业分大厅提供服务指南,方便群众取阅。

    权威解读:为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意见》(青政发〔2015〕13号)等文件的有关要求,市公安局从2014年开始对涉及公安机关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经过三次梳理调整,最终形成青岛市公安局行政审批清单,共有行政审批43项。

    每项行政审批从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条件、办理流程、法定期限、承诺期限等方面进行了统一的规范明确。为了方便群众了解公安行政审批和服务工作,市公安局积极拓展途径,实现多渠道公开。一是在青岛市政务网行政审批大厅和青岛公安网全面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设定依据、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承诺期限等要件,方便群众查询;二是通过青岛公安网为市民提供网上查询、网上办事和网上咨询服务,及时与市民互动沟通;三是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公安局窗口和公安出入境、交警专业分大厅提供服务指南明白纸,方便群众办事。

    公安网上服务平台更便捷

    完善青岛公安网门户网站功能,开通青岛公安手机APP和新版青岛公安微信公众号,拓展网上办理审批服务事项,方便群众办事。

    权威解读:自2010年青岛公安网门户网站上线运行以来,市局坚持民意主导警务的理念,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网上服务,实现了民生诉求的“一网受理、一站办结、一口回复、一线回访”。截至2015年底,青岛公安外网网站总访问量达3600万人次,网站日均访问量保持在3万人次以上;受理群众网上信息查询1488余万人次;受理网上业务办理事项8万余件,办结率为96.7%。

    为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公安服务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网上服务平台建设,2015年年底,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电子政务发展的部署要求,全面启动公安外网服务平台改造建设工作。今年3月28日,青岛公安新版外网网站上线运行,网站设置“发布”、“服务”、“互动”、“新媒体”、“政府信息公开”五个版块,将以网站为依托,加快推进网站手机APP、微信建设,打造公安外网、微博、微信、民生警务平台、移动客户端一体化的公安网上服务平台。

    一是实现青岛公安外网与全市政务服务平台的“十统一”,推进公安网上办事全面融入全市服务体系,实现了信息发布、办事服务、用户体系的统一同步。二是新增了公章备案、身份证办理进度等网上查询功能,完善网站信息搜索功能,优化用户使用体验。三是加快推进新媒体建设,青岛公安手机APP及青岛公安新版微信公众平台计划于今年8月份落地运行,开通后将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网上服务,进一步拓展公安宣传、警民互动、网上办事服务渠道。

    青岛14人自学直考考取驾照

    推行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实行驾驶人考试自主报考,群众可通过互联网、窗口等多种方式,按规定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考试场地。推进驾驶人考试业务向各区市下放,2016年年底前,争取科目一、科目三考试全部下放至各区、市,方便群众就近考试。

    实施驾驶证异地申领和审验,放开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异地申领限制,外地考生可在我市学习培训、报名考试、领取驾驶证。全国范围内驾驶员可在我市补换领驾驶证、参加驾驶证审验、提交体检证明。允许重新申领驾驶证直接考试,驾驶证被注销等有驾驶经历的人员,符合重新申领驾驶证法定条件的,可以不经学习直接申请驾驶证考试。

    权威解读: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于2016年4月份正式实施,允许个人使用按照规定和标准加装安全辅助装置的自备车辆,在具备资质的随车人员指导下,在指定的37条训练路线及相关的训练场地进行训练,并直接申请考试。目前,已受理198人,其中14人已通过考试领到驾证。

    目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开通了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互联网预约服务功能,考生可按规定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考试场地,有力促进了驾考廉洁公正。截至目前,互联网预约考试学员申请量为344166人次,业务办结量321974人次,已有一大批考生切实受益。

    为提高考试供需能力,已将驾驶人科目一、科目三考试业务向各区市下放,方便考生就近考试,为群众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同时,放开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异地申领限制,考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学习培训、报名考试、领取驾驶证,满足了流动人口申领驾驶证需求。

    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换领驾驶证需要在注册登记地换领的问题,允许在全国范围内异地补换领驾驶证、参加驾驶证审验、提交体检证明。

    对于驾驶证被注销等有驾驶经历的人员,符合重新申领驾驶证法定条件的,允许可以不经学习直接申请驾驶证考试,缩短上述人员申领驾驶证的时间。

    网上处理违章罚单更方便

    完善道路交通违法处罚网上办理。驾驶人可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自助办理本市非现场交通违法行为。实行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驾驶人可自行选择交通违法处罚地所在省份以外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行自助服务终端缴纳罚款。

    权威解读:市公安交警部门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协调相关部门,实现了本市非现场交通违法行为网上缴纳罚款。目前,本市的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已实现了网上缴费业务。通过登录山东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综合管理平台()注册用户后,点击违法处理业务模块,选择电子监控处理功能进行网上处理和在线支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开具交通违法处罚决定书,当事人可以选择缴纳罚款功能,直接输入处罚决定书编号通过银行电商平台进行在线支付。

    自2015年7月1日起,开展了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业务。在青停留的外省市驾驶人在我市因交通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交管部门现场处罚后,可以到省外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任一营业网点柜台缴款。

    此外,当事人还可以通过上述银行开设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行自助服务终端缴款。实施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适用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现场做出的罚款处罚,且当事人的机动车驾驶证不是处罚地所在省份公安交管部门核发的情形。

    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

    推进互碰自赔、保险理赔中心等快处快赔机制向公路和农村地区延伸。加强同保监部门、保险行业协会的协调沟通,2017年年底前,争取在各区市设置一处快处快赔服务中心,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保险理赔“一站式”服务。2016年,在市南区、开发区、高新区建成3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联调中心。

    权威解读:自2009年1月,我市实行了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快速理赔工作。目前,已在市北区的吴兴二路和南宁路、李沧区上苑路、黄岛区东岳中路建立了4处道路交通事故保险快速理赔服务点,在提高理赔效率、缓解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创新服务措施,扩大适用范围,完善工作流程,推动快处快赔工作由城区向全市延伸。2017年年底前,争取各区(市)分别设置一个道路交通事故保险快速理赔服务点,方便群众事故处理工作。

    2014年10月,交警部门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中国保监会青岛监管局、青岛市仲裁委员会,在全市范围推动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联动调解工作机制。目前,全市建成了9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联调中心,内设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调解工作室、巡回法庭或专业审判庭、法律援助工作站、仲裁委员会、鉴定评估中心、保险理赔中心等机构,实行集中联合办公,配有专职人员现场答疑和引导,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降低成本,大大缩短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周期,有效减少了信访投诉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年将在市南区、开发区、高新区新建3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联调中心,实现全市覆盖。

    互联网+公共服务 市民出行更便捷

    通过青岛交警微信公众号、“青岛智能交通”手机APP和青岛公安交通信息服务网,提供实时路况、路况快照、机动车违法微信提醒等功能。在现有交通违法信息查询服务基础上,通过青岛交警微信公众号向群众提供交通违法行为现场图片信息。

    权威解读:公安交警部门顺应新媒体媒介发展趋势,大力推进“青岛交警”官方微信平台、“青岛智能交通”手机APP以及“青岛公安交通信息服务网”三位一体的“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市民主动提供交通实时路况、违法信息主动提醒等服务,实现了交通信息服务的精准化、定制化、个性化和可视化。

    实时路况:主要包括“实时路况”和“路况快照”两项功能。“实时路况”功能可以实时获得、计算各条道路运行状态,在地图上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描绘道路来表示拥堵、缓行、畅通三种状态并自动推送至使用者,方便交通参与者提前获取道路通行状态,自行规避拥堵区域。“路况快照”功能是使用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黄岛区、开发区及青岛辖区高速公路区200余个高清视频监控,每15分钟进行一次路况拍摄,供市民实时查询,直观了解道路交通状况。

    违法提醒:市民关注“青岛交警”微信后,使用“我的定制”功能,绑定机动车或驾驶人信息,即可实时获得由系统主动推送的定制车辆和驾驶人交通违法信息(每个微信号最多支持5辆机动车和5名驾驶人),便于车主及时了解车辆交通违法情况,尽快处理,以免给车辆年审等造成不便。

    交通事件处置速度明显提升

    依托智能交通服务系统,推进交警勤务模式改革,划分交警巡逻管区,调整122接处警流程,提高主要交通路口、路段的见警率和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效率。

    权威解读:根据我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数据分析,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抛锚以及恶劣天气等交通事件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以往我市交警部门采用“到点上勤、定点指挥、现场处罚”的勤务模式和“点岗为主、巡逻为辅、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的运行机制,存在着指挥层级多、用警粗放、警情处置不及时等问题。为解决传统勤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交警部门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辖区警情、警力配置、系统建设等因素,在中心城区和高速公路全面启用新的交通勤务模式,主要依托城市道路交通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实行扁平化指挥。

    在中心城区,将交警日常勤务分为警区勤务、中队勤务和高峰事故勤务。“警区、巡逻岗、固定岗”三类岗位共同组成了“面、线、点”的协同体系。在高速公路,分为视频巡检勤务、日间驻点勤务和夜间巡逻勤务三大类。

    新的交通勤务模式,利用合理分配的50个警区,以单元作战为主,区域间相互增援为辅的运行模式,实现“三快”的工作目标,即“处置交通事故快,发现处置警情快,交通疏导快”。

    2016年5月21日,新的交通勤务模式已在中心城区和高速公路全面启用。目前,交通事件处置速度明显提高,因交通事件处置不及时导致的交通拥堵逐步减少。

    微循环缓解出行难、停车难

    为缓解社区道路交通“出行难、停车难”现象,推广道路微循环社会化建设和管理模式,通过设置交通安全设施、施划停车泊位等措施,改善开放式小区路网通行条件。2016年,在市南红岛路社区、市北辽源路办事处兴安路片区、永吉路片区实施 “微循环”,并逐步向其他社区延伸推广。

    权威解读:目前我市有部分居民小区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道路狭窄,停车泊位少,缺乏停车设施规划和建设,居民小区内“停车难、行车难”问题较为突出。2013年以来,交警部门先后对30余个条件成熟的居民小区实行了交通“微循环”,对居民区道路实行单向交通组织,规划建设停车场,设置临时停车泊位,组织车辆单向停放,畅通了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供需矛盾。

    今年以来,交警部门先后在永吉路和兴安路两处居民社区组织实行了区域“微循环”道路交通调流措施。经过交通“微循环”改造的两处居民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区域停车秩序混乱和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据调查,实施小区“微循环”措施的区域周边居民的支持率普遍在80%以上,因车辆通行不畅引发的投诉明显减少。

    下一步,交警部门将继续在符合条件且存在停车难、行车难的居民区实行“微循环”工程,并继续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按照“公安交警规划且主导、区政府实施并监督、社区居民自治和管理”的构想,形成长效机制,逐步覆盖全市。

青岛公安推19项便民措施 消除'奇葩证明'

    身份证办理更便捷

    完善居民身份证省内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方便群众异地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和就近办理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丢失招领。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工作。

    权威解读:2014年11月,全省跨市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工作开始实行。具有我省常住人口户籍身份,长期在省内异地居住或务工人员,因居民身份证丢失、损坏需要补办、换领,可在现居住地申请办理。证件按照省、市、区(市)、派出所逐级下发,由受理地派出所负责发放,制发周期为45天。2016年7月1日起,到期换领也可以现居住地申请办理。

    2016年7月起,我市同天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吉林(其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除外)、浙江、河北、陕西、江西、重庆11省(市)先期双向开展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其他省(区、市)将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逐步推进。目前,全国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已办理422个、挂失申报324个、丢失招领8个。

    居民身份证全国异地受理受理范围是对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公民,申请到期、损坏换领、丢失补领居民身份证,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委托现居住地公安机关受理。目前,我市按照省公安厅的工作要求,在各区(市)分别选定一个派出所作为该区(市)集中受理点。

    居民身份证办理进度可查询

    提供居民身份证办理进度查询。为方便群众查询身份证的办理进度,提高使用信息系统为群众办理相关事项的能力和效率,开通了居民身份证办理进度查询服务。群众可以通过青岛公安网、青岛公安手机APP和青岛公安微信公众号,查询居民身份证办理审核、制证、发放进度。

    权威解读:针对部分群众急于用证、急于办证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居民身份证制发工作,更大程度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通过数据的后台控制,公开办证进度,群众可以通过青岛公安网、青岛公安手机APP和青岛公安微信公众号,查询居民身份证办理进度,方便群众及时领取证件。

    省内跨地域户口迁移信息网上流转

    本市户籍人员迁往省内其他地市的,省内其他地市户口审批通过后,不必回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可直接在省内其他地市办理落户手续;省内其他地市户籍人员迁往我市的,我市户口审批通过后,不必回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可直接在我市办理落户手续。

    权威解读:自2016年9月1日起,本市户籍人员迁往省内其他地市的,省内其他地市户籍人员迁往我市的,通过省内跨地域户口迁移信息网上流转业务,可直接在落户地办理落户手续,群众不必往返原户籍地办理迁移证等户口迁移手续。该措施重点解决跨地市居住、工作的群众办理户口迁移耗时、远距离往返等问题。

    出入境证件申办材料更加精简

    改变以往申办出入境证件需要同时交验身份证和户口簿的做法,不再要求提交户口簿,有关信息由受理部门通过公安内部网络查询。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部分申请材料复印件,由受理部门通过复印或扫描自行采集。进一步简化赴台出入境证件申请材料,申请应邀、商务、乘务、学习签注,仅需提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出具的批准函件。

    权威解读:原先公民办理出国境证件需要提供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办理赴台证件还需提供入台许可证及台办出具的批准函件等材料,手续比较繁琐。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服务效能,按照公安部有关规定的要求,今后办理出国境证件一般只需提供身份证,不再需要提供户口簿,而且可以不再提供部分材料的复印件,由受理部门自行采集。但没有办理身份证的16周岁以下的儿童仍需提供户口簿作为身份证明。申请人办理赴台应邀、商务、乘务、学习签注时,不需再提供入台许可证,仅需提交台办出具的批准函件和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即可。该项便民服务措施已于2016年1月实施。

    出入境证件办理可预约

    通过“青岛公安出入境”手机APP提供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等所有公民出国境证件的网上预约服务,方便群众及时查询办理进度。

    权威解读:出入境管理部门研发了手机APP预约程序。申请人办理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以及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时,既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出入境证件网上预约,也可以用手机登录苹果官方“APP STORE” 或“安卓之家”、腾讯“应用宝”等应用商店,下载“出入境移动” APP进行预约,可以随时查询证件办理进度和预约情况,方便申请人提前做好出行安排。该项预约程序于今年3月上线运行以来,受到申请人的欢迎,网上预约达到办证总量的90%以上。

    智能化服务让出入境更方便

    市出入境管理部门研发启用电子港澳证复次签注自助受理和公民出国境证件自助受理、发证一体机,增加网上预约、表格打印功能。研发配备集“纳指纹、现场拍照、个人签名、挂接制证照片”于一体的“前台通”等智能化自助办证设备,扩容改造24小时自助办证区域,为群众出入境提供便捷服务。

    权威解读:今年,出入境管理部门通过技术升级,推出了电子港澳证复次签注自助受理机和公民出国境证件自助发证机,研发集“纳指纹、现场拍照、个人签名、挂接制证照片”于一体的“前台通”等智能化自助办证设备。预计以上设备将于2016年年底前正式启用。届时,符合条件的本式、卡式港澳通行证持有人均可使用自助受理机进行自助办理。所有公民出国境证件均可使用自助发证机自助取证。办证申请人可以利用受理等候时间使用自助设备完成纳指纹、现场照片及个人签名等工作,将受理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进一步提高办证效率。此外,出入境管理部门将于2016年年底前完成对原24小时自助受理区扩容改造,增配7台上述设备,方便申请人24小时自助办理。

    公章备案可网上查询

    企业和群众可通过青岛公安网和青岛公安微信公众号,查询在公安机关进行公章备案的单位信息。

    权威解读:市公安局治安管理部门研发了公章备案网上查询系统,在青岛公安网()建立“公章备案入网查询”模块,录入全市企业单位备案公章信息。

    企业和个人通过互联网登录后,足不出户便可实时查询在公安机关进行公章备案的单位名称、备案公章数量、公章编号、公章类型、审批日期等基本信息,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大大提高服务效率,为群众降低办事成本。下一步,还将拓展查询渠道,争取今年年底前开通公章备案微信查询服务。届时,企业和个人只要通过添加青岛市政府的“城市服务”微信号和青岛公安微信公众号,便可实现查询服务。

    网站备案“一站式”服务

    依托全国互联网站安全管理服务平台,为互联网站开办者提供包括备案信息网上提交、备案进度实时查询、变更情况动态更新等在内的“一站式”网上服务,实现网站备案管理无纸化。

    权威解读:为了方便开办者做好网站备案,公安部研发了全国互联网站安全管理服务平台(),为网站开办者提供备案信息网上提交、备案进度实时查询、变更情况动态更新等“一站式”网上服务,实现网站备案管理无纸化。

    全国互联网站安全管理服务平台于今年1月1日正式启用以来,市局网安部门在网站日常监管工作中加强宣传,建立网站工作QQ群,下发网站备案工作流程,指导互联网站开办者掌握平台的使用。截止目前,全市已通过该平台备案网站1563家。

    免费安装电动车GPS防盗装置

    在全市推广安装电动车 “电子卫士”系统,2016年计划安装10万个,为群众免费提供三年“电子卫士”防范服务。

    权威解读:自2015年12月,在即墨、平度、胶州三市启动试点安装“电子卫士”系统,2016年4月份在全市启动试点推广,今年计划在全市试点安装10万台,主要针对电动车、摩托车、农用三轮车及大型货车电瓶。系统安装3年内,所有安装、使用、维护等实行“政府买单、群众免费”。截止目前,全市已安装“电子卫士”3万个,今年以来全市盗窃摩托车和电动车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1%和12.9%。

    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

    争取2016年年底前,全市街道(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及50%的社区建成微型消防站,在具备条件的社区配备微型消防车。

    权威解读:市公安局把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作为今年全市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力争年内100%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00%的街道和50%的社区建成微型消防站。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不少于6人,根据扑救初起火灾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水枪、水带等灭火器材。社区微型消防站应确定5名以上接受基本灭火技能培训的保安员、治安联防队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兼职或志愿人员,根据扑救本社区初起火灾的需要,配备消防摩托车和灭火器、水枪、水带等基本的灭火器材,具备条件的可选配小型消防车。(青岛新闻网记者)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