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中心效果图
青岛新闻网8月15日讯 8月14日,总投资137亿元、主楼高达369米的海天中心结束主楼基础底板12000立方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海天中心正式迈入主体建设阶段。据悉,海天中心预计将于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未来岛城第一高楼 城市地标新名片
海天中心由青岛国信集团打造,是集酒店、办公、会议、商务、公寓、观光、文娱等七大业态于一体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位于原海天大酒店地块,东海路与香港路之间,建筑面积49万平米,总投资137亿元,由3座塔楼组成,其中2号塔楼高369米,为青岛在建第一高楼。
海天中心鸟瞰图
海天中心由T1、T2、T3三座高楼组成。其中T1包含6.6万平米的海天大酒店,规划客房约500间,还包括青岛首家定制化精品商务办公区域,面积达2.3万平米。
T2楼高度为369米,共72层,为目前山东省在建第一高楼。T2楼48层以下为面积11.6万平米的5A甲级写字楼。50层至69层为超五星级瑞吉酒店。70层为1400平米的现代艺术中心,可承载艺术展览、品牌发布、高端会议等功能。71、72层为城市观光平台,位于369米高空,拥有360度环形观景区,可将青岛城市风光尽收眼底。
海天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岛城第一高楼
T1与T2楼之间为国际宴会及会议中心。面积达2200平米的多功能会议厅,层高18米,可容纳2000人会议、1000人的大型宴会。
T3楼为高端海景公寓,主力户型200-400平米,观海效果极佳。该楼还包括全海景精品体验式商业中心。T3楼的B2层,为1500平方米的海天中心博物馆,与T2塔楼视觉走廊衔接,承载“海天文化”与青岛城市文化的见证与传播功能。
海天中心已经完成基础底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
多项领域取得创新突破
海天中心设计时综合考虑了“城市记忆”和“海之韵”两大元素。作为塔楼的平面基本外形,局部竖直方向衍生出有韵律的曲线,大部分室内空间保持规整,整体立面强调水平线条,和原有海天大酒店相呼应。“海之韵”设计元素体现在南北立面上的“波浪”随高度变化生成。
海天中心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
海天中心立足于“国际标准、国内一流,沿海领先”的总体定位,整合近二十家国内外一流咨询顾问单位,组建十余个科研课题“创客”攻关团队,导入“互联网+”、“人文+”、“金融+”等平台化思维,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阻尼器人体舒适度优化,新风系统PM2.5抑制功能开发、冰蓄冷技术升级、高品质的公寓4.0打造等方面取得诸多创新突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智能化、物联网的办公、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是一座全新的“天空城市、绿色建筑、智能家园”,并革新青岛21世纪综合体地标新形象。
海天中心白天效果图
2019年建成 2020年投入使用
据了解,海天中心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项目管理,如此深度的BIM应用在青岛市超高层大型综合体项目中尚属首例。
底板浇筑
据项目承建方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底板浇筑中,海天中心采用了多项国内新技术。大口径溜管多管组合快速浇筑技术的应用切实贯彻了绿色施工理念,场地面积占用小,输送过程无噪声、无油耗、零电耗,大口径钢质溜管还可在结束后全部回收利用。基于此项技术的实施,本次混凝土浇筑减少柴油油耗3600升、废气排放3.6万立方。
工人们进行底板浇筑
象鼻泵送运输技术大大提升混凝土输送效率,每小时浇筑量可达300立方米,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效率,节约了浇筑时间,从而提前完成浇筑任务,打破了国内同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纪录,这在国内民建工程大底板混凝土浇筑属于首次使用。
施工中采用多项新技术
智能管理平台技术将商混供应分析、罐车监控、材料信息整合、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等功能融为一体,实现混凝土浇筑全过程监控。其中,千米级的无线传输网络测温技术的首次使用,实现了自动采集,实时反馈,确保了全过程的温度变化可控。
海天中心2020年开门纳客
国信海天中心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健告诉记者,在完成底板浇筑后,海天中心将正式开启主体建设,预计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青岛新闻网记者 任俊峰)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