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德国人百年前在崂山建农家乐 直至崂顶(组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朱轶杰 | 责任编辑:叮当 2016-08-16 13:03:10

    爬过崂山的人都知道,爬完山能在当地休息一下、睡一觉该有多舒服!没有崂山农家乐的100多年以前更是如此。将海因里希亲王山(今浮山)和崂山视为重要疗养胜地的德国人也像在德国时那样在山中修建了规模较小的客栈。

德国人百年前在崂山建客栈 直至崂顶(组图)

  曾经坐落在崂山上的伊蕾娜客栈

    青岛山脉协会

    在德国人统治胶州湾地区时期(1897年-1914年),由于远离本土,空闲时间需要大家聚在一起打发时间,同时也由于德国人喜欢建立协会的传统,在青岛的德国人成立了多个协会(或者冠名为俱乐部)。

    这些协会中,既有因为一顿聚餐而成立的青岛俱乐部,又有以德国皇室成员命名的胶澳阿达尔伯特亲王海军俱乐部。除了这些亦政亦军亦商的联谊组织之外,还有一些以体育活动或者业余爱好为主题的协会,例如青岛体操协会、青岛集邮协会等,而青岛山脉协会(Bergverein Tsingtau)就是其中之一。

    青岛山脉协会设置有董事会,加入协会需要有4名董事的同意,协会招收三类会员,首先他们都必须是欧洲人,分别为青岛本地和青岛之外的欧洲人,以及德国东亚舰队的成员,本地会员则基本上包括了在青岛德国人中的各行业精英。入会成员的福利主要是享受协会的优惠,例如在崂山里住宿享受优惠价格等,本地会员则基本上包括了在青岛德国人中的各行业精英。

德国人百年前在崂山建客栈 直至崂顶(组图)

  有“3D”效果的蔚竹庵附近歇脚地的照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协会会员里面还有青岛红十字药房的老板阿达尔伯特·拉尔茨(Larz)。清末民初,中国的药房除了卖药,另一项重要业务是卖照片。这位协会会员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拍摄出版了崂山立体照片,通过特殊的眼镜,可以观看带有“3D”效果的崂山影像,可谓当时最先进的“西洋景”。

    “众筹”建客栈

    德国人最初建立的客栈选址于崂山中海拔740米的希望小道(Hoffnungspass),它位于崂山经五指峰通往崂顶的路上,而另一个方向则通往麦克伦堡之家。建筑奠基于1899年3月28日,客栈建成之后广受欢迎,遗憾的是,1900年5月26日的一场狂风暴雨摧毁了这座客栈。

    有了这次教训,德国人成立的青岛山脉协会决定在该处另选一处有利地形重建客栈。重建的筹资方式可谓新颖:认筹。协会印制了50张面额为50元的建筑投资份额认购券,协会自己认购了11张,剩余部分则由会员以及在青岛的洋行认购。

德国人百年前在崂山建客栈 直至崂顶(组图)

  青岛山脉协会发行的青岛风景明信片

    2006年7月11日的《青岛早报》曾经报道过在崂山发现一块德文石刻,上面刻有一个德文单词“Lerche”,不得其意。实际上这就是时任青岛山脉协会的主席莱尔歇,将他的名字做成石刻嵌入地基中,一个方面是因为他是青岛山脉协会的主席,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认购了4张认购券,总金额2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相较而言,时任德华银行青岛分号的经理何曼只认购了两张,而青岛的几大洋行如哈利、顺和和李特豪森只认购了一张。建筑费用不足的部分从协会会费中支取。终于在1902年7月13日举行了客栈奠基仪式,在半年后的1903年3月14日,建筑落成开放,举行了盛大的典礼。

    伊蕾娜山中客栈

    建筑吸取了第一次建造时的教训,采用大块花岗岩建造,在外形上显得十分坚固。建筑规模不大,正门上方镌刻了一句拉丁语格言:不知忙碌的人才是幸福的(Beatus ille, qui procul negotiis.)。大门的两边是游廊,其屋顶支架不再是第一次时的木质,而变成了粗壮的石头。进门后直走是餐厅,大门右边是一间大卧室,左边是两间小卧室,总共设置了10张床铺,配备褥子、棉被以及蚊帐。建筑后部为厨房、浴室以及中国服务人员的寝室。建筑附近有一处山泉,可供饮用以及洗浴。

德国人百年前在崂山建客栈 直至崂顶(组图)

  青岛山脉协会发行的青岛风景明信片

    协会有意识地在建筑周边栽种植物,对环境进行了美化。甚至还曾经试种竹子,但是没有成功。在1905年之后,对这处客栈的经营权转交给了离这里有一个半小时路程的麦克伦堡之家,在每年4月和11月之间,这里总有一个中国厨子工作,提供餐饮服务。除了此处客栈之外,协会还在北九水等处租有客房用于会员过夜或休整,这些地方在沿途都用路标标注出来。

    协会在崂山的另一项工作是修路和设置路标。在1899年修建第一处客栈时,由于需要将由海路运至崂山港的建筑材料运至工地,因此急需一处道路以方便人员行走和运送材料。在客栈建成之后又修建了从希望小道通往崂顶的山路。

    后来在1904年8月到1905年9月底建成了一个道路网,由下面几条道路组成:麦克伦堡之家分别到北九水庙、伊蕾娜客栈、瀑布等处;伊蕾娜客栈至崂顶;崂顶至蔚竹庵、崂顶经牛道至蔚竹庵;连接白云洞、太清宫等处寺庙道观的道路等。

    除此之外,协会还进行了另一项重要工作:设置路标。以麦克伦堡之家、伊蕾娜客栈、九水庙等处为中心,设置了不同颜色的路标以及大型指示牌,方便游客寻找道路,另外,协会在1905年还向会员免费发放了彩色印制的崂山道路地图。

    战火中协会随风而去

德国人百年前在崂山建客栈 直至崂顶(组图)

  青岛山脉协会发行的青岛风景明信片

    青岛山脉协会的青岛故事在1914年的夏天戛然而止。觊觎青岛这个东方明珠的日本和敌视德国的大英帝国组成联军,将青岛团团包围。这场战争随着当年11月押送德国战俘的日本轮船在崂山沙子口启航的一声汽笛声而成为了史书年鉴中的一个条目。

    为了不让崂山中精美的麦克伦堡之家和伊蕾娜山中客栈落入日本人手中,在崂山的海风中,德国人将其点燃,青岛山脉协会也随之在战火中一起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是杂草丛中隐约能摸得出的建筑基座和刻在石头上的德国人名,诉说着崂山与德意志曾经的一场独一无二的邂逅。(朱轶杰)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