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文/于泓 摄影/孙志文)
11月22日,青岛的气温跌破零度,对于58岁的掖县路煤店经理徐忠翰来说,未来几天又得忙了,但即便降温再“猛烈”,这里的生意也比不了三十年前。
掖县路煤店在一处居民楼的一层,150多平的库房被一箱箱蜂窝煤填得满满的。与库房相比,徐忠涵的经理办公室小得可怜,一块小黑板、一架算盘、一座小煤炉,基本上就是全部的办公用品。徐忠翰这个煤店经理,基本是个“光杆司令”,收发货、出纳、接订单全都靠他一个人。
“以前一家煤店最少也要配上七八个人,现在留我一个绰绰有余。”徐忠翰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他父亲就是从煤店退的休,1978年他接了父亲的班,继续在煤店上班,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还有两年,自己也要退休了,他这半辈子算是见证了一个行业的兴衰。
“东边卖到麦岛,西边卖到团岛”
因为店里没什么活儿,徐师傅索性拉着记者聊起了煤店最辉煌的时候。徐师傅是1978年参加的工作,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对老百姓来说,煤作为一种必备能源,也是凭票供应的紧俏货。
“早晨6点多就有人来排队,等到我们8点上班的时候,买煤的人能把整个院子全占满。”徐师傅说,那个时候根本不分什么淡旺季,不光取暖,老百姓做饭也离不开煤,像他们这个煤店,基本上要从早晨上班一直忙到晚上。
徐师傅说,自己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咱青岛的市民普遍都是集中在几个大厂上班,每个厂的休息时间不一样,所以对煤店来说,每天都有生意上门,那时候老百姓放假第一件事就是来煤店买煤,跟现在的小年轻放假逛超市、商场一个意思,那时候光他们这个店,一年就能卖掉七八千吨煤,销量差不多是现在的10倍。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