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院士港
【新理念 新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确立了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也为青岛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向广大市民充分展示我市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情况,青岛新闻网4天横跨6个区市,推出“新理念,新发展”系列报道,实地探访城市创新发展脉络。
青岛新闻网11月28日讯(记者 任俊峰)两院院士扎堆来青岛创业!今年,位于青岛李沧区金水路的青岛国际院士港成为众多两院院士瞩目的焦点。青岛新闻网记者近日探访得知,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的青岛国际院士港设施先进,配套完善,目前已经吸引了40名院士亲临园区参观考察,其中,袁隆平、王玉田、周寿桓等10名院士已成功签订合作协议,正式落户青岛国际院士港,还有13名院士正在密切洽谈中。
青岛国际院士港位于李沧区金水路171号,毗邻2014年青岛世园会原址,比邻滨海大道、中国海洋大学,占地面积约88亩,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共建有26栋多层办公楼,面积约7.2万平方米;3栋高层办公楼,面积约6.4万平方米,是青岛市内唯一一个多层、低密度、高舒适性花园办公园区。
院士港舒适的办公环境,分年限免费提供给院士团队使用
青岛国际院士港于2015年6月3日开建,目前已经基本完工,根据未来发展要求,青岛国际院士港进行了整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包括院士创新创业区,博士创业孵化区、创业加速区,人才公寓以及商务配套区。院士港重点涉及网络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材料、高端设计等产业领域,目标是引进各国世界级水平的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外籍院士)以及海内外博士团队。
园区将建立两院院士资料库
“青岛国际院士港正式运作以来,共接待40名海内外院士亲临园区参观考察,包括王玉田院士、周寿桓院士、袁隆平院士等10名院士已成功签订合作协议,其中有2名是国外院士,8名是国内院士,我们计划到年底能签约13位院士。”青岛国际院士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都文杰介绍说,园区正在建立院士资料库,按照院士资料库的范围甄选院士签约合作,预计到明年年底将达到满园状态,即能签约入驻30名院士,其中包括25名全职院士和5名柔性院士。
袁隆平、王玉田等院士已经入驻院士港
根据园区院士的引进规则,全职院士每年来院士港办公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是项目第一大股东并持有不低于30%的股份,其团队在青岛办公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在园区可以享受免费试用办公场地5年的待遇;柔性院士办公时间不少于1个月,本人持股不低于10%,可享受免费3年的待遇。
院士港环境优美
都文杰表示,青岛国际院士港将培养出一批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同时实现“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产业优化”的连锁效应,转化出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出千亿级产业链。
园区将根据院士的要求装修办公室,保证院士团队“拎包入住”
在已签约的青岛国际院士港院士中,袁隆平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今年10月份,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青岛国际院士港签约落户。作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院士入驻青岛国际院士港后,将担任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耐盐碱高产水稻、超级杂交稻和高光效应用三个方向科技成果的转化。
院士港为院士来青创业提供最大便利
“我国内陆尚有十五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我国咸水湖泊储水总量超过淡水湖,海水稻研发成功以后,在我国内陆和咸水湖周边进行产业化推广潜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广两亿亩,亩产200-30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千克,多养活约2亿人。”袁隆平团队负责人之一、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栋说。
院士港建筑多为五层洋房,办公环境一流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位于李沧区青岛国际院士港16号楼,计划在胶州湾北部沿海处设立30亩海水稻科研育种基地和相关实验室设施设备,远期项目投资规划将超过20亿元。项目将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海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计划于2016年底挂牌,2017年投入实施运营,4月份将开始进行海水稻试种,计划三年内实现亩产200千克。
院士港办公室内景
青岛国际院士港
青岛国际院士港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