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崔家集镇又名“神牛集”,自古以来就是牲口集散地,集市文化由来已久。崔家集镇还是久负盛名的“胶东金粮仓”,胶莱河畔20万亩的广袤土地,丰富的水资源让崔家集镇人杰地灵,西红柿种植面积8000余亩,规模种植面积岛城最大。眼下,崔家集镇的“集市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织,既散发出历史的悠久气息,又脉动着现代的动感节拍,崔家集镇正借力现代农创,打造农耕特色文化小镇。
小镇农耕文化底蕴深厚
崔家集镇地处平度西南区域,镇驻地距平度市区35公里,距青岛市区90公里,西与昌邑毗邻,南与高密相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东有平日路(平度—日照)纵跨南北,中有田新路(田横岛—新河)横贯东西,北有躬崔路(崔家集—莱西大躬家村)衔接外埠。全镇行政区划面积220平方公里,辖121个行政村,8.1万人,是平度市粮油主产区和畜牧养殖主要基地。
崔家集镇是平度市粮油主产区和畜牧养殖主要基地,农业基础扎实,农耕文化底蕴醇厚,现有耕地21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9.1万亩;现有养殖基地90余个,规模以上养殖场110余家,畜禽存出栏量占平度市总量的六分之一;成立农业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1家、家庭农场96家,年为农民增收1.6亿元;培育农田林网14余万亩,成片造林6万余亩,昌平河、现河以及引黄济青工程沿线形成“两河一带”林网风景线。
六成西红柿出口俄罗斯
“我们镇种植规模约8000亩,年总产量达到一亿公斤,已经成为青岛地区西红柿主要种植区。 ”崔家集镇政府工作人员说,崔家集镇通过政策保障、产业扶持、典型带动、品脾打造等措,大力推动全镇西红柿产业发展,产量年年增加,销售渠道逐渐拓宽,西红柿产业规模越做越大,成功走出国门,销往世界。
“大约有六成西红柿出口到俄罗斯,其他主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 ”工作人员说,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西红柿节,为该镇优秀的西红柿品种、西红柿种植户进行宣传推介。通过举办西红柿节,为种植户与农资供应商之间搭建起互利互惠的交流平台,农资供应商竞相推出节庆大让利优惠活动,种植户们现场下单,除了能低价购得高质量农资外,还获得免费的技术指导,享受多重利好。该镇大力推进“合同型”“订单式”“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协议,进行大规模收购和统一运输,便于产品分类、定价、包装,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销售收入。
建农耕博物馆留住乡愁
“悠久农耕传统滋养下的崔家集人,对农耕文化的青睐是天然而深情的,因此对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有着强烈的自发和自主意识,特色小镇的创建也因此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工作人员说,民间收藏是崔家集农民百姓对农耕文化之眷恋的创意表达。退休老干部刘广顺在故乡刘家小庄村建起的胶莱石器馆,俨然是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除了收集来各种农耕时代的古朴石器,还有年代久远的传统农具、古色古香的钟表电话、别具意蕴的国画瓷盘……勾起前来参观游客浓厚乡愁记忆的同时,也带大家感受到农耕文化所独有的魅力和感动。
在崔家集,农创与民俗的碰撞是丰富而多元的,除了民间收藏,致力于传承柳腔、茂腔等地方特色戏曲文化的乡韵茂腔剧团、柳林柳腔剧团、新农民剧团等庄户剧团在周边也已小有名气,在坚守传统戏曲文化内核的同时,还结合民间生产生活实景进行曲艺再创作,古老的唱腔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带给人绵远厚重的艺术享受;伴随着“食在平度”品牌的创建和推广,承载着百姓朴素而美好生活愿景的美食文化氛围亦日渐浓厚。
借力品牌打造特色小镇
崔家集镇党委书记夏英平说,崔家集镇积极响应“农创平度”品牌的政策号召,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创造性地将崔家集“农创”品牌的打造与特色小镇建设有机结合,通过为广大农民搭建舞台,以现代农创精神活化传统农耕价值,挖掘并释放“胶东金粮仓,农耕富庶地”的地域能量,打造宜居宜业、农耕意蕴浓厚的特色魅力小镇。
“相关产业项目的相继落成,将有效助推农耕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丰富并提升农耕特色小镇内涵。 ”夏英平说,今年该镇聘请中际色彩对镇域风貌进行了规划设计,目前正按照方案设计加紧建设施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建设已完工,建成后将成为集便民服务、农产品展销、互联网+农业、会堂、民俗收藏、艺术家工作室及老年活动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场馆。大牟家采摘生态园项目目前完成投资约2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该项目通过实施200亩林果种植及其他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养生于一体的生态园项目。农产品深加工聚集产业园拓宽改造提升工程方案已通过审批,建成后将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利条件,更让崔家集镇打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