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青岛即将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
回首过去的五年,青岛交上了一张怎样的成绩单呢?
先回顾一下~
在2012年2月的第十一次党代会中,青岛定下目标: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打造文化强市,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时隔五年,青岛表现如何?
经济成绩单
GDP连续跨越四个千亿元台阶
“十二五”期间,青岛生产总值(GDP)连续跨越四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9.7%。
在2015年全国主要城市GDP排名中,青岛名列第12位。
除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外,青岛在中国北方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GDP健康度排名中,青岛名列第一。
财政收入迈进“千亿元俱乐部”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00亿元,增长10.3%。
存贷款均超千亿元
2016年新增存贷款均超千亿元,创历史新高。
截至2016年末,全市贷款余额达到1.29万亿元,存款余额达1.46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居全省首位
2016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投资增速均居全省首位,重点领域中的高新技术投资增速达29.8%,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速达33.8%。
供给侧改革推动青岛经济转型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多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抓住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牛鼻子”。
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迈得开步、忍得住痛、抢抓好牌、打出好牌”。
老企业搬迁淘汰大量落后产能
由于历史原因,青岛老城区有大批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都存在发展空间受限、安全环保等隐患。
为此,青岛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实施老城区企业搬迁,引导产业向西海岸新区、高新区、蓝谷等重点功能区和新型产业园区集聚,大面积淘汰落后产能,升级发展蓝色、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大大提高了发展质量和效益。
目前已有111户企业启动搬迁
在全市114户规划内搬迁企业中,已有111户企业启动搬迁,67户企业的搬迁项目竣工,95户企业的老厂区实现关停。
预计这些搬迁企业全部投产后,每年总销售收入将比原来提高60%,而污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排放将下降30%以上,能耗将减少15%以上。
搬迁后的土地用于何处?
老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30%以上用于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城市道路和绿地的建设。
与此同时,用于发展高端服务业、都市工业等产业,实现有效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僵尸企业”处理让20多家企业重焕新生
2016年以来,青岛华通集团作为我市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平台、国企改革和产业发展平台,果断对134家“僵尸企业”进行处置。
对有经营活动的93家企业进行“外科手术”和“内科治疗”,让20多家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去过剩产能”为企业注入新活力
通过供给侧改革,我市在去产能效果方面有了明显的成效,为发掘潜力点、找寻新动力开拓出一条新路。
来几组数据
2016年1-11月,全市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不断下降,11月份仅平板玻璃过剩产能就下降5.9%。
商品房销售面积1604.9万平方米,增长39%,商品房销售额1463.1亿元,增长43.5%。
有力地支撑了我市商品房库存的消化,商品房库存量连续9个月减少。
2016年1-10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0.01%。
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下降0.2元。
棚户区改造启动5.9万户,占年计划的98.8%;农村危房改造完成6000户,占年计划的100%。
发挥本地先进制造业优势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青岛继续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围绕先进制造业这一本土优势。
全力实施“互联网+”、“海洋+”、“国际化+”、“标准化+”战略,使青岛制造业在实践“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先行一步。
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
近年来,青岛不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例如工业设计、信息技术、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实现了高增值收益。
海尔金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了解,海尔金控从海尔生态的供应链金融实践,发展到重构产业生态圈金融实践,已经为32类产业链的2.6万中小微企业、220万个人和家庭用户提供过金融服务。
制造业向蓝色化延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青岛发挥海洋科技优势,创建了“海洋+”战略,建立“海洋+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新空间和新载体”。
举个例子,明月海藻集团充分利用了海洋优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藻酸生产基地,该公司的海藻酸盐年总产量达到1.3万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5%和33%。在这些年中,该集团的海藻活性物质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第一,并带动海藻生物产业扩展成为千亿级健康产业,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制造业向国际化迈进
在外需低迷、外贸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青岛企业加快“走出去”,向国际化迈进。
目前在我市,除了海尔、海信等较早“走出去”的企业外,还有即发、森麒麟、恒顺众昇、双星、澳柯玛等一大批“后起之秀”。
制造业向智能化演进
青岛率先实施“互联网+”战略,推行生产智能改造、产品智能升级、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打造互联共享的产业生态。
例如,海尔建成24小时无灯智能工厂,红领建成酷特智能个性化生产车间,赛轮股份、森麒麟轮胎建成轮胎生产智能工厂,海信网络科技的智能交通系统。
制造业向集群化演变
截至目前,青岛动车小镇集聚了一批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以及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提供了全国60%以上的高速动车组产能,产业集群规模超过700亿元。
即墨龙泉汽车产业城聚集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30余家,年产值约260亿元;一汽大众一期带动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近10个,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00亿元。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