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谷国家实验室
青岛新闻网1月20日讯 (记者 陈志伟 通讯员 万太飞 张光明) 近日,山东省财政厅发布信息显示,2016年,山东省即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1亿元,同比增长15.4%,是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百亿元的6个县(市区)中,唯一的县级市。这也是继2016年9月,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九、成为“中国江北第一县”后,即墨强劲综合经济发展实力的再次展示。
青岛蓝谷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以蓝色为引领 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即墨抓住山东半岛“蓝区”建设、青岛“蓝谷”建设战略机遇,主动对接融合,以蓝色为引领,阔步走向深蓝,不仅实现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也为未来跨越式发展聚集了巨大能量。
2016年,位于鳌山湾畔的青岛蓝谷快速聚集组合全球最优质的蓝色创新发展要素,“国字号”“中字头”科研项目、名牌院校、涉海涉蓝精英人才等纷至沓来,构建起了链接全球海洋科技合作的庞大网络,蓝谷已成为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创新示范区,站在了国家海洋科研最前沿。
目前,蓝谷已落地高端创新创业项目260个,科技型企业110余家,拥有国家海洋科技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17家“国字号”科研机构,引进全职与柔性人才3300多名,其中“两院”院士等高端人才300余人;山东大学等18所知名高校在蓝谷建设校区、研究院、科技园、创业园或校企联合研究中心,近10家高校合作项目加快推进。
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生产基地(宁友鹏 摄)
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产城一体效应显现
2016年,即墨三次产业调整为5.1:54.5:40.4,二三产业占比高达94.9,形成了既有汽车、造船、发电装备、纺织服装、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坚实的工业基础,又有市场商贸、现代物流、旅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态,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并成为全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市,培育了红领、森麒麟轮胎、即发等一批“互联网+制造”融合发展的典范。
2016年,即墨出台了“互联网+工业”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创新发展扶持政策,开工建设了174 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居全省县级市首位。
在“产城一体、组团发展”战略带动下,重点板块联动崛起成为2016年即墨经济的一抹亮色。即墨省级经济开发区创智新区、即墨国际商贸城、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等支撑城市转型发展的重点组团,进入了产出带动、内涵发展的崭新阶段,成为加快城市发展、推动创新创业、实现宜业宜居的重要载体。
即发集团智能化织造生产线(梁孝鹏 摄)
青岛昌盛日电光伏大棚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