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在德占青岛时期,位于今常州路23号的欧人监狱(建于1900年),位于今湖北路 29号的胶澳警察署(建于1904年至1905年),位于今德县路2号的胶澳帝国法院(建于1912年至1914年),构成了自成系统的司法建筑群落。它们就是德国殖民地权力和司法的象征,“体制化”的产物,代表了德国在远东的法律和秩序。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大清政府主权在胶州湾畔的沦丧。1900年的欧人监狱,在青岛近代建筑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胶澳监狱又被称为欧人监狱。它出现在美丽的前海一线,红色的圆状塔楼,和小青岛之上的灯塔,遥相呼应,建筑和自然相互协调,构成碧波荡漾的青岛湾畔独特的风情。只不过,欧人监狱和其他的建筑相比,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监狱禁锢的空间和领域,迥然不同于外面的世界。
青岛城市的最初规划分为欧人居住区和华人居住区,德国殖民当局,把行政中心放在邻青岛湾的一片坡地上。当时的城市规划区范围约10平方公里,规划容纳人口约5万人,属典型的殖民地式小城镇。在行政管理方面,他们将胶澳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在青岛常州路设立“欧人监狱”,在李村设立“华人监狱”。李村华人监狱专为关押华人之用,其建筑为德式风格,红砖、红瓦、圆拱门。
在绿树浓荫之中掩映的红色的圆状塔楼,是欧人监狱的标志。与主体建筑镶嵌在一起的塔楼,上部为锥形屋顶,给人以城堡的感觉,环绕圆塔的墙面上有错落有致的条形窗口,依内部螺旋楼梯而设置。塔的作用是瞭望和警戒,沿着内部的47级踏步到达顶部,可以清楚地观察监狱外部的动向,前海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欧人监狱见证了青岛主权的更迭,历史的风云在上空掠过,时代的潮汐在脚下回旋。1925年7月,职业革命者李慰农和报人胡信之就曾关押在这里,华岗还可能在这里关押过。
1938年,日本海军侵占青岛后,欧人监狱成了日本海军的囚禁场和青岛地方法院的看守所。地下室被改造成水牢,牢顶有扣锁双手的吊环,很多抗日志士就这样被吊死在水里。1949年,青岛解放后,青岛人民法院成立,看守所被划归法院。
不论历史如何变迁,欧人监狱一直作为监狱使用,直至大山新看守所建成,所有的职工和犯人都迁了过去,欧人监狱完成了用做监狱的功能。2007年,欧人监狱经过整修之后,正式定名青岛德式监狱旧址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一座封闭的监狱,在百年之后完成了转变,成为公共的博物馆。历史在这里走过,留下不同时代的痕迹。
院子里有水井,还有一座牌坊,上面镌刻着毛主席语录。“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个色彩仍然鲜艳的牌坊,见证了岁月的波澜不惊。
如今,来此参观游览的人们,在这里徘徊流连,思绪在穿越百年。建筑的确是凝固的历史,记录了历史的生动表情和悲欢。它的存在,昭示着,罪恶必须惩罚,而自由和希望,却无法囚禁。战胜时间的,最后一定是人间的正义!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