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波正在工作中
青岛新闻网7月24日讯(记者 陈志伟 通讯员 杨发鹏) 7月的大泽山下,上午10时的葡萄大棚里,温度已经接近50℃。一个农民站在葡萄藤下,抬头盯着似开未开的葡萄花串一动不动,灵巧的双手在葡萄花穗间跳动。像这样专心致志地搞葡萄杂交,53岁的韩玉波一站就是24年。
1993年,韩玉波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与杂交葡萄的一次偶遇,竟然能让葡萄杂交成为自己24年如一日孜孜追求的事业。“那是一棵‘秋黑’葡萄,分出3根枝条,中间的一根特别粗,结出的葡萄个头单粒特别大,几乎是旁边枝条上葡萄的两倍。”韩玉波对这次美妙的邂逅记忆犹新。
1997年他到甘肃农业大学学习,启蒙老师常永义教授告诉他,这是单株芽变(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品种,概率是10万分之一。“这就是缘分吧。”韩玉波当时十分兴奋,萌生了将新品种培育出来的想法。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