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青岛的气温持续攀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学生走出校园,走向马路边、建筑工地,将镜头对准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这个城市打拼、生活。(实习生 安逸雨/文 闫伟芳 毕莹/图)
清晨六七点,一位挑着担的瘦弱老人,一边赶路,一边大口吃着拿在手里的油条。
为了供子女读书生活,她们来到陌生的城市奔波打拼,一年到头才回家一两次。每每提起自己的孩子,这些刷漆母亲们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位劳累的农民工独自坐在揽活的牌子旁,等待招工的人。
“这里的人真好,也不嫌弃我们穿的脏。大人领着步子摇摇晃晃的小娃子,见到我还让叫奶奶。”环卫工老人说到这些的时候,笑意爬上了岁月刻画过的脸庞。
一位环卫工人正在工作,他说:“每天辛苦工作,有时却不被人所理解,感觉挺委屈的”。
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下,肤色逐渐变深。
石油大的同学们将写满祝福语的明信片送给食堂炒菜师傅,希望他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还能记起当年来过的这座城市。
石油大的同学们将写满祝福语的明信片送给食堂炒菜师傅,希望他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还能记起当年来过的这座城市。
后记:他们是不善言谈的、沉默的劳动者,他们却又是“唤醒城市的人”。他们忍受着各自的孤独和艰辛,奔波在这座城市不同的角落,成为这个城市不起眼却又不可缺少的贡献者。让我们对这群沉默又努力的群体多一些尊重和理解,让他们在这里也能找到归属感,或许这就是一座城市的大爱。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