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句古语“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可见崂山在青岛人心中的重要性。而提到崂山,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山林葱郁、空气清新的环境,得益于茂密的植被,崂山也被称作青岛“绿肺”。然而很多青岛人都不知道的是,如今崂山的树林并不是自然长成的,而是上世纪50—70年代,林场工人一棵棵栽下的!解放前的战火,让崂山变成荒山秃岭,解放后的林场人,艰苦奋斗,栽种了十余万亩树木,才有了现在的绿色林海。植树节前夕,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拜访了崂山林场新、老两代职工,听他们讲述了绿荫背后的动人故事。他们对林场、对崂山的爱,渗透到土里,代代相传,让四季斑斓色彩在崂山这幅画卷上徐徐展开。
崂山黑风口。刘学永供图
战火连连
荒山秃岭泥沙滚滚
历史上的崂山曾峰峦秀丽,名胜众多,古迹荟萃,古树名木遍布古刹内外,奇花异草散生坡谷之间。然而建国初期,崂山却成了“荒山秃岭”。这是为什么呢?今年84岁的宋作珊老人是崂山林场老林区主任,他说,这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占中国时期,日本人占领了崂山,为了修建军事场所,在崂山砍伐树木。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更是大肆砍伐,供应工事修筑和充当燃料,加上外地流窜来青的地主恶霸在崂山里避难,砍树烧火做饭,没有树了就刨树墩,没有树墩就刨草根,山上被刨得几乎没有植被。
两次战火蔓延,加上人为破坏,崂山几乎成了光亮亮的秃山,河水浑浊,一下雨,山上就往下淌泥汤子,自然灾害频发。根据宋作珊提供的资料,1937年崂山地区森林面积23万多亩,1949年解放前夕仅剩6万亩。
崂山林区秋景。刘学永供图
成立林场
没想到又遭遇虫害
解放后,为了改善崂山的生态环境,党和政府成立山东省立崂山林场。1950年3月,只有8人的崂山林场在崂山登瀛村成立,面对这荒山秃岭,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抱定了“绿化荒山、改造崂山”的决心,从此拉开了崂山植树一路前行的序幕。初期,林场制定了封山育林的政策,成片成片的山林长了起来,残留的原生树种赤松开始抽枝发芽,几年间共育起幼林450万株。正当大家期待着重见满山青翠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赤松长着长着,枝条就垂了下来,松针枯萎发黄。这是怎么回事?调查发现,原来是爆发了大面积的松干蚧虫害,这种虫子专门藏在树皮里面,祸害赤松。
说起这虫子的来源,林场技术人员苦苦调查后发现,竟然是从日本来的。原来当时日军在日本摘了很多松枝插在帽子上做伪装,这些松枝漂洋过海来了中国,被日军随手丢弃在路边、山里,随之而来的松干蚧虫卵也悄悄在崂山的赤松里蔓延开来,给本土树种带来近乎毁灭性的伤害。
崂山林区雪景。刘学永供图
不懈摸索
终于育成万亩绿林
随后,崂山林场人就开始了大量的引种栽培试验,从南方引进黄柏、榆树等各种树种,然而这些树要么不适应气候,要么生长缓慢,都不适合大面积栽种。林场的科技人员没有气馁,在一次走访群众的过程中,林场职工得知在蔚竹庵东边曾经栽过日本本土的落叶松,长势很好。于是采下种子,培育出苗子,在崂山几个山片试验栽培,果然,这种松树成活高,生长也特别好。
崂山种树看到希望了!林场正式大规模由东北引种落叶松,经十几年反复实践,终于引种成功。从1964年至1974年,崂山林场进行了大面积的生产性造林,十几年共造日本落叶松林3.2万亩。
落叶松林下的杜鹃花。刘学永供图
艰苦异常
窝头泡烂了捧着吃
在崂山上植树,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陡峭的山坡、贫瘠的土壤层、高海拔的山顶地带,都留下了当时林场工人种树的足印。宋作珊回忆起当时种树:早上七点就开始走路上山种树,近的地方半小时,远的地方要走一两个小时,带着窝头、凉水,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一待就是一天。有时候就在山上找个破庙过夜,身下垫些破草,冷风呼呼吹,彻夜睡不着。七八月份雾气大,成天穿着湿衣服湿鞋子干活是常事,再一出太阳,后背晒爆了,皮一层一层往下掉,手一碰生疼,一出汗更是腌得钻心疼。当时林场工人经常赶着下雨天,上山种树,雨天栽树,刨一镢头就能把树苗种下去,俗称“一镢松”,而且雨下得越大越好。赶上暴雨天气,大伙儿扛着树苗,走上十多里路,雨水汗水混着冲得眼睛都睁不开,衣服从里湿到外也顾不上,低头刨坑种树。到了中午,带的窝头早就被雨泡得不像样,得拿手捧着吃。很多林场工人到老患有胃病和关节疾病,都是当时落下的病根。“我膝盖也戴着护膝,不然爬楼费劲。”宋作珊挽起裤腿,给记者看腿上裹着的厚厚护膝。
1965年,宋作珊与妻子曹金花。资料图
危险重重
与毒蛇共眠一整夜
崂山里蛇多,尤其是剧毒的蝮蛇,林场工人上山都随身带着蛇药和驱蛇的工具,但仍然防不胜防。宋作珊记得,1970年的时候,他在哈张洼、坷巴窝子等远山种树,晚上在岙子石屋搭帐篷住,没有枕头,就地找块石头铺些草用衣服裹着当枕头,一天早上一位同行醒来将枕着的一块石头搬开,突然扔下石头跑到一边,大喊:长虫!长虫!原来石头下面有一条剧毒的蝮蛇,想到昨晚枕着毒蛇睡了一晚,大家都吓出一身冷汗!
类似的事情,崂山林场老场长刘学永也碰到过。刘学永是1982年来的林场,爱好摄影的他,多年跋涉林间山头,用相机记录下崂山的各种植物。有次他调查到蔚竹庵的南坡,正爬着石头,一抬脚,突然一条蝮蛇不知道从哪里蹿了出来,嘶嘶地吐着信子,刘学永赶紧后退挪了个地方,这一挪不要紧,眼前的景象把他吓呆了:七八条蝮蛇盘在石头旁!“我吓得头发唰一下都立起来了,浑身汗得透湿。”他小心调整步子,用尽全力跳到旁边一块石头上,这才离开了蛇窝。
1965年秋宋作珊在北九水林场果园。资料图
增色添彩
提高森林景观价值
辛苦没有白费,1956年到1976年,整整20年,终于完成了荒山造林任务,10余万亩国有林地披上了绿衣。现如今,崂山林场拥有11.27万亩林区,用蓄积量表示树木数量的话,崂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已经达到近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8.11%。“崂山多裸岩分布,所以无法做到100%森林覆盖。”崂山林场森保科科长魏小鹏解释道,这个88.11%已经非常不容易,当年的老林场人几乎连石头缝都种了树。“可以说能种的地方都种了。”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崂山林场的常规造林任务基本完成,但他们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开创了植树造林的新模式。山林不但要绿起来,还要“五颜六色”起来,让崂山更美,更丰富。崂山的纯林较多,景观和生态价值相对较低,为进一步提高森林的景观价值,崂山林场立足保护的同时,实施风景林改造, 2000年开始,崂山林场对已开发开放的景点及路线进行了“七线五林”规划设计,先后实施了樱花林、红叶林和竹林的管建工程, 2003—2005年,投入近千万元对九水游览区和巨峰游览区的部分风景林实施了改造,达到增色、增景、增绿的效果。
1979年,女职工曹金花在黑风口与亲手栽的落叶松合影。资料图
深情厚爱
浇灌山林每个角落
看着眼前的树林,很难想象,当年的林场职工坚持在高山峻岭间穿梭,将一粒粒种子培育成小苗,在山上一铲一铲地刨窝,一棵一棵地栽植,年复一年地精心管护,小苗长成大树,大树连成森林。谁也不知道,他们手上打了多少血泡,去了多少层皮,流了多少汗水。“尽管为这片林子吃了很多苦,但林场人真的热爱这片山林。”宋作珊哽咽道,有一位林场老场长于春言,去世得早,没有看到树木长成林,临终前要求死后埋在高山上,好看着树木茁壮成长。
在刘学永的家里,他戴着老花镜,打开电脑,向记者展示多年来他拍摄的崂山林场风景。春季红艳的杜鹃,夏季葱郁的黑松,秋季金黄的水杉林,冬季白雪皑皑的落叶松,宛如油画。“真漂亮,太漂亮了。”老场长目不转睛地喃喃道,尽管看了无数次,他仍痴痴地抚摸着屏幕后的松林。十余年、一年四季跟拍、几千幅照片,刘学永寻遍崂山每一片山林,记录了崂山木本植物82科219属460种,编成一本厚厚的《崂山木本植物》,具有重大的记录和参考意义。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一辈林场人,用无数心血换来这片山林。”这是采访中,魏小鹏反复提到的话。作为现任崂山林场森保科科长,魏小鹏与林业也有着不解的缘分:他的父亲是秦岭的一名林业人,魏小鹏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专业,一毕业就来到崂山。接过父辈的旗帜,他倾力于保护崂山,发展崂山。几年前,他发现崂山野外一些珍稀濒危的树种,有减少的情况,“于是我在野外收集濒危树种,把它们汇集、种到一起,形成基因库,达到保护的目的。” 目前崂山林场先后向国家争取了崂山珍稀树种培育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和青岛市日本落叶松采种基地建设项目,同时加快崂山优良乡土树种繁育基地建设。“用我们现在的乡土树种,用现在的技术,高质量发展这片林子,游客来了,可以看到一个越来越美,生态越来越完善的崂山,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身上有股“理科男”严谨范儿的魏小鹏,说到这里,眼睛发亮。
九水的水杉林。刘学永供图
谁知林中树
棵棵皆辛苦
“你知道崂山的树都是人工栽种的吗?”采访这篇文章之前,记者向身边很多人抛出这个问题,很多“老青岛”错愕:不知道!确实,如今崂山的林地郁郁葱葱,树木枝繁叶茂,很难让人将其与植树联系起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年的老林场人下了多大的功夫,才将荒山秃岭种上密密麻麻的树。举个例子,林场人反复提到的“一镢松”,必须在雨季完成,当时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能走得动,都扛着树苗去山里栽种,10厘米的黑松苗,一人一天种500—600株。更别提初春抚育、夏季除草、整地挖窝,石头缝土少,用帽子兜土,手指刨土。难以想象,需要多么清澈而深厚的爱,才可以将全部心血灌注在这片山林里。
为这片青翠,老一代的崂山林场人倾尽了毕生的情感与心血,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崂山从过去的荒山秃岭变成今天的青山绿树。老一代崂山林场人的精神,在新一代林场人身上,得到了传承与发扬,他们将同样的挚爱与情感灌入这片山林,用同样坚持不懈的奋斗,为树林染上四季的色彩,为山涧打造灵动的生态。
下次再到崂山里游玩,别忘了停下脚步,看一看这一片葱郁的林子,看一看前辈们一铲一铲栽出来的树,脚下的每一方土里,都扎根着林场人的一份赤诚与汗水。(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