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孙志文 于泓)
又是一年七夕节,无论屏幕前的你是出双入对,还是孤单“吃粮”,容我问上一句,现在的你还相信爱情么?
不知何时起,爱情成了网友热衷调侃的话题,从10年前“累觉不爱”到今天的“恐婚”一族,对于爱情,年轻人似乎失去了勇往直前的勇气。
然而,面对爱情与婚姻,一边是年轻人秒变“社恐”圈地自萌,另一边,作为过来人的父母却不停地给孩子们疯狂“安利”……
究竟爱情或者说婚姻好在哪?能让这么多父母想拉孩子“入坑”?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到了5对夫妻,他们中间,最年轻的一对也已经相伴走过了20年,更有超越金婚的60年钻石婚,作为“通关玩家”的他们,又会对新人有哪些话要说!
结婚62年 丈夫:最困难的时候她没有抛弃我 这就是爱情!
相伴走过62年,尽管已经年过90,但是做丈夫的黄屡灿仍然为妻子是教师的身份感到自豪:“她是教师,而且是江苏省先进教师……她的条件太好了。”谈起与妻子的相遇,老人的眼里还是能冒出光来。而在做妻子的马淑英看来,当年那个一身军装的小伙子,也很对她的眼缘。
那个时代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两人经人介绍后,开始通信,逐步了解的同时,也走到了一起。没有盛大的婚礼,简单的一个茶话会,亲友一起坐一坐就是全部的仪式。
从1960走到今天,62年的风风雨雨,远不是现在的年轻人能够想象的。黄屡灿也曾因为种种问题陷入困境,被孤立、被冷落,所有人都在劝马淑英跟丈夫划清界限,但作为妻子的她拒绝了,这点丈夫黄屡灿记了一辈子!
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对这对已经相伴走过60多年的夫妻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爱情。
结婚52年 他是“凤凰男” 找了个城市姑娘
这是一个50年前的“凤凰男”的故事,农村小伙王立山参军转业后来到青岛工作,经人介绍,认识了这位城市里的姑娘许凤仪。
即便在那个年代,王立山的条件也算不上优秀,自己住的是单位宿舍,家里父母又都在乡下,可以说除了工作一无所有。
许凤仪:“我图他老实,待人实诚,我不能受欺负。”
在沧口工作的农村小子,娶了一位市南姑娘。王立山两口的爱情,一度成了朋友们口中的“牛郎织女”。
如何能让两个人走得更长久?王立山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尊重”。尊重对方的习惯、尊重对方的家庭,彼此尊重才能和和睦睦,一块过日子。
结婚43年 父母的爱情也看颜
虽然父母在催婚的时候常把人品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意味着颜值不重要。父母谈恋爱的时候,也是看脸的。
“我是外貌协会的。”结婚43年,面对镜头,崔秀清这样打趣地说。与老伴儿的第一次见面,她一眼就被这个高高的小伙子吸引了,有了这个基础,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与大多数父母的爱情一样,崔秀清与丈夫窦新民的婚姻也可以用“始于颜值,终于人品”来概括。两人是家里的长子、长女,婚姻除了爱情之外,更多了一份责任,彼此的父母,彼此的家庭,40多年的光景,其中滋味,只有走过的人才最了解。
如何让爱情保鲜,老两口给出的答案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包容”。崔秀清说,自打结婚之后,无论谁生病,都是两个人一块去医院。尤其是现在夫妻俩年纪都大了,之前丈夫窦新民突发气管破裂住进了医院ICU,妻子崔秀清一直在身边照顾,因为这个插曲,也更让两人明白彼此心目中的地位。
有时候,磕磕绊绊并不是让两个人分开,而是让我们拥抱得更紧。
结婚30年 妻子:理解丈夫 支持他的爱好
不是所有的爱情在开始之初就能被父母认可,结婚30年的黄保清与妻子焦秋香就是这样。
“除了我爸,家里没人看好他。”焦秋香说,当时家里人并不看好丈夫,但是黄保清却没有放弃,有空的时候就往妻子家跑,每周准时去帮丈母娘干活,两年的时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妻子一家证明了自己的人品。
但婚姻并不是一个人的事儿,面对黄保清的热心,妻子也不含糊,公公因病卧床期间,她和丈夫一块照顾瘫痪的老人,用心程度并不比黄保清这个当儿子的差。
如何让婚姻长久?崔秋香的回答是理解。丈夫黄保清是个中国式摔跤爱好者,2019年之前,黄保清一直在河边露天场地上免费教孩子练中国式摔跤,可以说黄保清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全都给了他的爱好,作为妻子,崔秀香没有埋怨丈夫不务正业,而是选择了理解。
如今,在沧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黄保清有了自己的训练馆,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跟他学习中国式摔跤。回想起过往,黄保清感叹:“如果没有妻子的理解,我走不到今天。”
结婚20年 路还很长 一起平平淡淡地走下去
与众多前辈相比,结婚刚刚20年的曲传凯、王彩红夫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正是因为相对年轻,夫妻俩的婚姻更热闹。
曲传凯、王彩红夫妻俩都在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城阳巴士工作,曲传凯是一位公交司机,每天工作很辛苦,这些妻子都看在眼里,每天下班后,水果、茶水、家务,能帮丈夫分担的她都会去做。
“肯定会吵架啊。”王彩红说,她是个急脾气,夫妻俩日常磕磕绊绊少不了,但就像网上的那个段子一样,吵架的时候恨不得买把刀跟老公拼了,但真到了商场里,却买了他最爱吃的水果回家。
最后,问到夫妻俩怎么看待爱情的问题时,不怎么爱说话的曲传凯引用了李商隐《夜雨寄北》里的一句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