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8月14日电 (余泓伟任斌)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上校14日在广州发布消息说,空军14日组织多型飞机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飞出第一岛链1000余公里,符合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地区和目标。
8月14日,空军多型飞机从多个机场起飞,经巴士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当天返航,达成了既定训练目的,提升了空军航空兵远海机动作战能力。
申进科表示,空军是战略性军种。面对新的形势和使命任务,空军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飞行大队、争当学习型飞行人员”活动,突出作战研究、突出战法研究、突出实战化训练、突出人与装备的融合,加快转型。2015年以来开展的3次远海训练,检验了空军航空兵的学习力战斗力。组织航空兵远海训练,是濒海国家空军的普遍做法,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正常需要。依照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中国空军航空兵出第一岛链开展远海训练,仍会依据情况进行。
“中国空军尊重国际法运用国际法。”军事法律专家邢洪波说,同历次远海训练一样,这次远海训练,中国空军飞行训练区域为国际空域,飞行高度避开了民航主用高度层,国际航班飞行没有受到影响,整个行动做到了合法、公开、透明,展现了尊重国际法、运用国际法遂行军事行动的国际形象。
近年来,中国军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特别是“走出去”战略加速推进,中国空军参与国际事务越来越多,执行涉外任务也越来越频繁,尊重国际法、运用国际法,成为空军官兵的共识共为。从利比亚撤侨到搜救马航失联客机,从为马尔代夫紧急运送救灾物资到飞赴尼泊尔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从中外联演联训到赴西太平洋远海训练,每次军事行动,中国空军都会精心拟定飞行计划,充分考虑相关国家的主权和权益,严格遵守国际法和国际通行做法,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尊重国际法、运用国际法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与支持。
据邢洪波介绍,为确保依法决策、依法行动和依法处置意外突发情况,中国空军在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空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军事行动法律保障机制。行动任务筹划时,指挥决策者都会主动听取职能部门的法律意见建议,努力做到依法指挥、依法决策;制定行动方案时,参谋机关在机种机型、飞行航线等选择上,都会充分考虑国际法因素,努力做到依法行动。
为提高指挥员、战斗员的国际法素养,中国空军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子。比如,坚持把国际法知识学习纳入军事院校教育体系,在所属军事院校普遍开设了武装冲突法、国际海洋法、国际航空法、外层空间法等课程。同时还邀请国际法专家为部队辅导授课,帮助指挥员、战斗员提高掌握运用国际法的意识能力。今年6月,中国空军聘请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知名国际法专家,挂牌成立法律专家组,为空中军事行动涉法问题的研究和处置,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