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 正文

青岛未来一周天气晴好 市区最高气温27℃

来源:-- 2012-06-18 07:46:46 字号:TT

    青岛新闻网6月17日讯 作为岛城先锋创建活动中青岛市气象局的工作重点,访谈类栏目《气象万千随我行》将于每周日8:30分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首播,同时在青岛新闻网发布访谈实录。在每一期节目中,青岛市气象局的气象专家,将会就新近发生的国内外气象事件、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与听众朋友探讨交流。同时,专家们也会提供未来一周的天气趋势 ,并就即将 出现的天气情况向听众朋友提供生产生活方面的建议。

    6月17日 《气象万千随我行》第九十八期访谈实录

    主持人:坐看风起云涌,笑谈气象万千。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青岛电台新闻频道每周日上午8:30分播出的《气象万千随我行》,我是李默。节目的开始,我们先来关注一下本周的热点天气事件:

    近期,美国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野火蔓延,导数千居民疏散,当局判断,野火很可能是因雷击所致;今年第4号热带风暴“古超”于6月12日14时在美国关岛西南方大约4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不断加强,受其影响,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推迟了下潜试验;目前,我国主要降雨带位于江南南部到华南北部一带,受其影响,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突降特大暴雨,初步统计洪灾造成近2万人受灾,湖南省安仁县单小时最大雨量超过70毫米,台湾中南部遭受暴雨或特大暴雨袭击。

    本周做客我们《气象万千随我行》的嘉宾是青岛市气象台预报科副科长毕玮,请她和大家一起解读近期的热点天气事件。毕科长,您好。

    毕玮: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从近期的媒体上我了解到,本周我国的天气可谓是南北两重天,南方强降雨泛滥成灾,而北方的部分地区可谓是高温来袭,气温屡创今年的新高,是这样吧?

    毕玮:是的。近日来我国西北、华北、黄淮等地频频出现高温天气,11日陕西省30~35℃的最高气温扩大到78个县市;12日,河北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的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13日山东省城济南出现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到了38.5℃。这是北方的高温情况,而对我国南方地区来说,暴雨和洪涝仍然是近期天气舞台上的主角。从10日开始,南方持续出现比较明显的强降雨天气过程,江南、华南西部以及贵州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先后出现了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目前主雨带位于江南南部到华南北部一带地区。

    主持人:相对来说,北方的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不算长,但南方的降雨就要持久得多,而且范围广了。接下来我们主要关注南方的强降雨情况,毕科长,造成此次南方多省份出现强降雨过程的原因是什么?

    毕玮:应该说,南下冷空气与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是此次强降水的主要成因。之所以会出现强降水,是因为南方一些地区水汽条件很充沛,且处于层结不稳定的状态,南下冷空气又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抬升条件,很容易激发出一些对流系统,导致强降水。

    主持人:了解了原因之后,我们再来看影响。毕科长,您来给我们举几个例子,看看这次强降雨都造成了哪些危害。

    毕玮:好的。我们先来看一下贵州的情况。近日,贵州省天柱县突降特大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近2万人受灾,道路塌方、下陷200多处,全镇处于停电、停水状态。在湖南的强降雨过程中,位于郴州市的安仁县,一小时雨量达到72.9毫米。

    主持人:像安仁的这次降雨,1小时降雨量超过了70毫米,完全可以算是短时强降水了吧?

    毕玮:是的。顾名思义,短时强降水就是指短时间内降水强度较大,其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值的天气现象。虽然对于这一量值的规定,各地气象台站不尽相同,但总的来看,1小时降雨量达到20毫米就算是短时强降雨了,而安仁这次的强降雨远远高于这一标准。

    主持人:除了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些地方,我了解到宝岛台湾的中南部地区近期也出现了暴雨成灾的情况,是这样吗?

    毕玮:是的。受西南气流影响,台湾部分地区近日遭受暴雨或特大暴雨袭击,像台北、新北等地都出现了暴雨天气,其中台北市文山区累计降水量超过300毫米,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整体来看,台湾近期的降雨让所在地区道路中断,农作物也是受损严重。

    主持人:对我们青岛来说,本周没有出现剧烈的降雨,但是雨水出现的频次比较多,应该说这个周整体的感觉就是多雷阵雨天气。

    毕玮:是这样的,本周我市的确多阵雨和雷阵雨天气。从时间分布来看,10号、12号下午、14号下午到15号,我市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过阵雨或雷阵雨天气。

    主持人:民间有句谚语叫做“雷雨三过晌”,说的是下午闪电不断、雷声隆隆,这种情况一般能连续三个下午。本周我市虽然没有出现“雷雨三过晌”这种情况,但也差不多,基本上隔天就会落下雨点来,毕科长,为什么近期的降雨这么频繁呢?

    毕玮:近期出现的雷阵雨天气,和盘踞在我国东北上空寒冷的涡旋气团密切相关,具体来说是因为“东北冷涡”影响的缘故。

    主持人:“冷涡”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熟悉,应该算是一个专业术语了。毕科长,您先来跟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吧。

    毕玮:冷涡是指出现在空中的冷性低压涡旋,其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高空冷涡是指在对流层中、上层的低压系统,其中心附近的气温明显低于四周,所以称其为高空冷性涡旋。在东亚地区,高空冷涡常形成于贝加尔湖附近,然后经蒙古国、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缓慢东移,常根据其所处地理位置而称为蒙古冷涡、华北冷涡和东北冷涡等,其中又以东北冷涡最为著名,这也正是近期影响我市的天气系统。

    主持人:您刚刚这么说,听上去还是比较抽象啊。

    毕玮:那就这样吧,我来打个比方,大家可以把冷涡想象成为高空中的一大团冷性空气,这团空气呈逆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向外甩出来一股一股的冷气。除了甩出冷空气之外,这个冷气团还是一个慢性子,移动速度慢而且状态稳定,经常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好几天。

    主持人:对应到我们青岛来看,这个冷气团本周刚好在我们头顶上呆了好几天,所以阵雨、雷阵雨也就不断出现了,是这样吗?

    毕玮:是的,正是因为东北冷涡本周一股一股甩出冷空气来影响我们,所以我市才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雷阵雨天气。另外,就东北冷涡来说,这一天气系统最引人关注的特点是能诱发中小尺度系统,也就是说,在东北冷涡的形成、发展、持续甚至消退期,均可伴随暴雨、冰雹、雷暴、短时大风甚至龙卷等强对流天气。

    主持人:这么说来,我们岛城的朋友还是比较幸运的了,虽然东北冷涡让我市近期降雨频频,但是没有出现致灾性的后果。另外我也注意到,近期的降雨多出现在午后或者是晚上,这算不算是冷涡降水的另一个特点呢?

    毕玮:这也是它的特点之一。一般来说,冷涡降水的确大多出现在午后或者是夜间,这是因为上午地面受到光照,使上升运动加剧,到了下午这种上升对流运动达到最强,地面上升的暖湿气流与高空冷性气团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降水一般发生在午后到前半夜,而且多为对流性降水。

    主持人:近期也正好是我市的麦收期,这个时候出现降雨会影响到小麦的收割和晾晒,但是雨水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频频出现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毕玮:这仍然和冷涡的活动时间有关。冷涡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但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6月份最多,达到44%,因此6月份是东北冷涡活动的盛期,这也造成了麦收期间多阵性降水的局面。不过到了6月下旬,随着我市夏播工作的进行,田地间需水量增大,如果那个时候出现降雨倒是一件好事情了。

    主持人:近期我市的降雨虽然频繁,但是雨量都不大。毕科长,到目前为止,我市今年的降雨情况怎么样?

    毕玮:今年我市的降水情况可以概括为:前期明显偏少,后期波动明显。到目前为止,我市今年全市平均降水量98.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 50多毫米,特别是5月份降雨异常偏少,6月份以来降水偏少的情况也还在持续。

    主持人:那么目前降水偏少这一局面,对我市的夏收夏种有什么影响呢?

    毕玮:降水偏少可以说是有利有弊。首先说说好的方面,未来几天雨日少的话,对收割之后的小麦晾晒非常有利,农民朋友可以充分利用晴好天气,集中力量抢收、抢晒。但是对于春播作物和夏播作物来说,降水偏少又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不利于春播作物的生长,也不利于夏播的进行。不过我们刚刚介绍了,6月份是东北冷涡的活跃期,这个时候容易出现降雨,所以6月下旬如果再出现雨水的话就是一件好事了。

    主持人:《气象万千随我行》欢迎您的继续关注。做客本期栏目的嘉宾是青岛市气象台预报科副科长毕玮。本周除了频频出现的降雨之外,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天气现象,就是周二下午出现的“黑昼”了。当天下午4点多,随着空中云量的增多,太阳完全被挡在了云层外面,天地间可谓是瞬时由白昼变成“黑夜”,马路上汽车的车灯也随之亮了起来。然而仅仅一个多小时之后,随着降雨的结束,短暂的“黑夜”退场,天空又放晴了。这几个小时之内,天气变化不可谓不大,毕科长,为什么会出现“黑昼”这种现象呢?

    毕玮:“黑昼”这种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夏季,当对流云较厚的时候,云层厚度明显增加和冰晶反射太阳光两个因素共同导致到达地面的可见光明显减少,使得白天宛如黑夜,就像本周二的那一次,岛城上空的对流云团发展非常旺盛,云层厚度达到了10公里,这样的厚度足以遮天蔽日。

    主持人:毕科长,咱们再来关注一下下周岛城的天气情况,请您给介绍一下。

    毕玮:未来一周,我市多为晴好和多云天气,对麦收有一定好处。下周以南风为主,短时有北风,风力不大,受南风持续影响,沿海地区可能有轻雾。气温方面整体变化不大,下周市区最高气温可达27度左右,郊区最高气温可达30-34度。

    主持人:随着时间的更迭,一个新的节气——“夏至”节气就要到来了。应该说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这一天我们北半球的白天达到了最长。

    毕玮:是的。“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今年的“夏至”出现在6月21日,也就是下周四。我们都知道,“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最长,那么大家知不知道白天的时间到底能有多长呢?

    主持人:我国范围这么大,白天持续的时间肯定不一样。就我老家来说,东北地区“夏至”时候的白天时长怎么着也有十五六个小时了。

    毕玮:是的,在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夏至”这一天的白昼时间可以达到17个小时以上,北京大约是15个小时,而我们青岛夏至那天早上4点多天就放亮了,晚上7点多太阳还没落山,白天的时间也接近了15个小时。再往南看,杭州这一天的日长为14个小时,海口也差不多13个小时多一点。

    主持人:我们都说“太阳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什么“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却不是最热的时候呢?

    毕玮:“夏至”这天虽然北半球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的确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接近地表的热量还在继续积累,并没有达到最多。我们还知道一句俗语叫“热在三伏”,三伏是什么时候?差不多是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这个阶段,那时地表的热量才处于一年中最多的时候,也就是最热的时候了。

    主持人:“夏至”即使不是最热的阶段,也预示着炎热天气即将开始了吧?

    毕玮:肯定是这样的。“夏至”的到来,就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之后我国的天气会越来越热,对有的地方来说,还包含着闷热,而且像雷电、短时强降雨这一类的天气也渐渐增多了,特别是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这就容易在午后到傍晚时段形成雷阵雨。

    主持人:对我们青岛来说,这个时期有什么气候特点呢?

    毕玮:从节气上来说,“夏至”的到来就意味着夏季过去一半了,但是对青岛来说,现在还处在气象意义上的春季当中。不过,从常年的情况来看,“夏至”期间,我市的各个区市会陆续步入气象意义上的夏季,也就是说未来半个月是我市由春天入夏天的真正的转换时期。

    主持人:看来夏天真的是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了,我们也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感谢毕科长的介绍,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气象信息,可以关注新闻频道在每天早7点30分和上午、下午的每个整点与气象台预报员进行的直播连线,在连线过程中,预报员会把第一手的气象信息播报给大家。另外您也可以拨打电话12121或是定制气象短信,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天气资讯。节目的最后再次感谢毕科长做客《气象万千随我行》节目,也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我是李默,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