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 正文

独家:青岛男孩考上剑桥大学 揭秘纯英教学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孙璐璐 | 责任编辑:郑言 2014-07-24 04:35:07

【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去年12月9日,17岁的王点点来到他仰慕已久的英国剑桥大学,准备参加两天后的剑桥三一学院面试。

王点点告诉记者,面试的前后几天他都非常紧张,但到了面试现场,他反而很平静。面试前一个小时,他收到一张纸质考卷,上面有8道物理题,看起来都比较难。一个小时后,他走进面试考场,面对两位考官,边答卷边用英文与他们交流自己的答题思路。

整个面试过程大概45分钟时间,除了规定题目,还有一些面试官随机出的考题。

面试结束两个星期后,王点点顺利拿到了剑桥三一学院物理系的录取通知。

三一学院是是剑桥大学中规模最大、财力最雄厚、名声最响亮的学院之一,在学术成就上是剑桥所有学院中顶尖的,也因拥有众多著名的毕业生而声名显赫,到目前为止该学院共培养出了32名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的毕业生包括了牛顿、培根、拜伦、怀特海、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

每年国内能收到剑桥大学面试邀请的学生屈指可数,而面试这一关还要淘汰掉其中的80%。王点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王点点告诉记者,如果不是4年前那个决定,让他从即墨28中转校到牛津公学,也许,对现在的他来说,剑桥还仅仅是个梦想。

    挤上独木桥,还是另辟蹊径?

    620上午,刚下过小雨,天稍阴。在孔裔(牛津)公学的综合楼大厅里,坐满了各地来听公开课的学生和家长。他们对这里既充满疑惑,又抱有期待。

    台上四位低年级的学生代表刚刚谈完自己的感受,他们流畅的英文和自如自信的表达,引来台下家长一阵阵掌声。家长当中有人小声嘀咕“刚刚来了不到半年的学生,能提高这么多?”

    这是一所在青岛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名的私立学校,推崇纯英式教育,全英文教学,采用西式课程设置,全校72名教师中有31位外教。学校也因特别的教学模式和不菲的学费价格,稍显神秘。

    每隔一段时间,这里就会举办一次公开课,不少经济条件尚可的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来探访。

    一边是中考、高考一路过关斩将的激烈淘汰战,一边是跟着兴趣走培养学习能力的全开放纯西式教育各有利弊,这种二选一的选择题落在家长们最关注的孩子教育身上,显得尤其让人纠结。

    4年前,王点点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而4年后,在626日的毕业典礼上,王点点一上台就紧紧地抱住了校长Mr.Carolan,激动得眼泪直流。站在旁边的学校执行董事陈晓虹女士也一下红了眼眶。

    王点点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选择牛津公学,他也许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走不进剑桥的大门,因为他不具备最先进的武器。而在这里,是牛津公学的教育环境和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武装了他。

    在国内尝试西式教育模式 最初仍水土不服

    4年前,王点点就读于青岛即墨28中,在班上成绩不错。后来,家里人听朋友介绍,在青岛市里有个叫牛津公学的私立学校很不错,可以尝试一下。王点点的妈妈就有点动心。因为对家庭条件还不错的王点点来说,家里人一直希望他能出国进修。在他看来,中国的大学教育很失败,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就立刻“放了羊”。四年的生活除了练就了不错的网游技术,大多都荒废了。他希望能到国外接受高等教育。

    既然出国是必然之路,那么早一点准备,就有可能申请到更好一点的学校。于是,王点点的父母在经过一番考察和纠结之后,还是决定让他在初三下半年退学,转校到牛津公学,一心为出国读书做准备。

    初到牛津公学,王点点告诉记者,他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因为学校实行全英文教学环境,平时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也是英文对话,对于英语还不错的他来说,仍然有些吃力。毕竟,之前学的英语都是“死”的。

    有时外教上了一整节课,他大部分没听懂,就课外时间约中国助教帮忙补习。在牛津公学,每节课都配备一名英文老师和一名中文老师。久而久之,在这种全英文的环境中,王点点的英语水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

    梦想成为一名物理教授

    除了英语水平的快速提高,让王点点开心的还有学校的自由课程选择。与国内中学不同,牛津公学里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老师。这样一来,学习兴趣的问题就解决了,不必再为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头疼。

    王点点告诉记者,到牛津公学读书,对他自己而言,主要在两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一方面是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会了不断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同样是一本书,他会让自己尝试多种方法多种思路去解读;第二点是社交能力提高很大,不再怯场。在这所学校,他参加了很多课外社团活动,学校还开设了戏剧课,为每个学生提供上台演讲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遇见陌生人也能自如的地打招呼或交往。这些对以前的他而言,是根本想不到的。

    虽然考上了剑桥三一学院,但这个暑假王点点仍然给自己安排的得很“充实”。7月份,他要去广州参加一个快速阅读培训;8月份,他还要去参加哈佛大学举办的哈佛峰会。

    未来对王点点而言,似乎是触手可及的。他告诉记者,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物理教授。

    曾经中考550分 如今是“钢琴王子”、“HOUSE领袖”

    曾经中考550多分,还不够一中录取线的殷航,当年也面临过和王点点一样的选择。殷航的妈妈于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全家当时已经移民到加拿大,让孩子将来出国读书也在计划之中。

    于女士之所以能下定决心让孩子到牛津公学读书,是因为她当时到学校来考察,在走廊里有个不认识的孩子很热情地跟她说,“HI”。还有个做义工的学生主动招呼她,“阿姨好”。孩子们的脸上的笑容和生动的表现是装不出来的,这声“HI”让于女士毫不犹豫得地把孩子送过来,因为她希望孩子的学习生活是愉快健康的。

    如今,殷航是学校的“钢琴王子”、“HOUSE领袖”,还是模拟联合国领袖。今年夏天,他顺利接到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采访时,殷航还在云南旅游。

    从不适应 到明白自己要什么

    于女士告诉记者,刚来到这个学校,殷航也特别不适应。毕竟以前的学习都是老师和学校安排好的,而现在是自由开放的;以前是填鸭式教育,现在是松散式的。到学校的整个上半年,殷航都不太适应,在选课方面也很失败,他跟风选择了大多数人都选的“商务课程”。一个学期学下来,殷航觉得很吃力,不是自己喜欢的。

    到了第二个学期,殷航才慢慢找到感觉。英语提高不少,参加的课外活动也越来越多,自信也随之增加。以前觉得自己做不到的,现在都愿意去挑战一下试试。自从竞选当上HOUSE CAPTIN之后,做事的能力和严谨程度都比之前提高很大。

    到了第三个学期,殷航竟然选择了难度系数非常大的高等数学。老师和家里人都劝他不要选这么难的课程。但殷航似乎非常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听从自己的心意最终选择了高等数学。到考试时,他的成绩非常不错。

    于女士告诉记者,殷航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是“不敢想象的”。曾经在外人眼前沉默不言的他,现在在陌生人群里能够很快地找到话题,并持续下去。能积极地发表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现在,于女士非常放心让殷航独自一人出去读书或者旅游。“他找到了自信”。

    给孩子更多选择 多元化教育是趋势

    当然,像牛津公学这种尝试在中国国内为孩子们提供西式教育的模式,也并不是没有弊端。比如,有人诟病外教流动性太大。让王点点觉得稍有遗憾的,尖子生之间的竞争还不是太强。

    但对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教育市场来说,给孩子和家长们呈现更多的“多元化”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曾有专家感慨:“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知名的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中国的教育模式太单一,所以才会有摇号。摇号式的教育看似公平,但教育的个性没有了。

    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是适应所有孩子的。有的孩子就是适合竞争激烈的应试教育,有的孩子则适应管理相对自由的西式教育,有的孩子则适合专业擅长的职业教育。没有哪种教育模式是更优更高级的。只有找对了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模式才是最优的。而我们教育发展的未来,就是要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可选可尝试的不同类别的教育模式,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记者 孙璐璐)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