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多番热议 情暖心窝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6-02-27 07:10:36 字号:A- A+

    昨天全市多家医疗机构就青岛早报“催泪红包”事件展开讨论

    “医护人员的一个问候,让我们患者心里感觉很温暖。”在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住院的患者家属曲维环欣慰地说。昨天,我市各大医疗机构继续围绕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展开讨论。讨论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医患双方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有的则是在微信讨论群里展开,医护人员各抒己见。大家认为,这样一件温馨感人的事件,代表了市民对医务人员付出的认可,彰显了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提升了社会正气。

    每日一句问候让患者心里暖

    昨天上午,青岛市中心医院围绕青岛早报 “催泪红包”连续报道,就“和谐医患”关系展开讨论。曲维环作为患者家属参与了讨论,面对医护人员,她首次敞开了心扉。“我女儿在血液科住院5年多了,每天早晨,医护人员一早就到房间问候,让我和女儿很受感动。”曲维环说,女儿有了这种感动,就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说到这里,患者家属殷竹青继续说,“的确是这样,医护人员的一句问候,哪怕是一个微笑,对患者来说,都很受感动。”殷竹青说,她年龄大了,有时候晚上陪床很累,这个时候,值班的护士就过来帮忙照看患病的儿子。“这些护士我连名字都叫不上,但感觉和亲人一样。”

    对于患者的 “表扬”,血液科的护士长闫晓红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她说,“医患是一家,不应该有任何隔阂,这些都是医护人员分内的事。”青岛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纪雪梅则认为,其实患者的要求不高,只要医护人员在细节上注意,能够对患者多一些体贴,医患能够更加融洽。“我要让医护人员多听患者的声音,微笑服务要成为品牌。”纪雪梅说。

    18名怀孕护士依然坚守岗位

    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科引起反响,她们在讨论期间一致认为,有了这种温暖力量的鼓励、有了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再苦再累也值了。

    昨天,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科早交班结束后,组织医护人员围绕青岛早报 “催泪红包”连续报道展开讨论。医护人员认为,“催泪红包”表达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敬佩和感激,更是对医护人员的鞭策和激励,传递着正能量。该科目前共有41名护士,其中有18名护士有孕在身,但她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护士长王菊说,八医地处繁华商圈,就诊患者非常多,一旦遇到重大抢救,难免顾此失彼,遇到不体谅的患者,医护人员经常把委屈埋在心底,尽心尽力救治患者。

    急诊科主任王淑玲说,医护人员将把 “催泪红包”这一正能量传递下去,激励大家锐意进取、勤奋工作、无私奉献,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115名医护人员微信群热议

    昨天,青岛市口腔医院把青岛早报 “催泪红包”连续报道发进院内的微信群,115名医护人员围绕医患关系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医护人员说,患者用“催泪红包”表达了对医护人员常年坚守岗位、忘我工作精神的感谢之情,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内引起热议。

    记者在微信群里看到,患者杨学花的家属给医护人员赵飞写来一封感谢信,信中写到,“她对待每一位患者始终如一的细心耐心,深深感动着我。我非常清楚作为一名老年科医生的不易,老人们年纪大了其实更多时候像孩子一样,需要非常多的耐心和关怀。”大家讨论中一致认为,医护人员要弘扬治病救人、无私奉献的行业精神,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守护健康,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社会的尊重。

    看了“催泪红包”开启爱心行动

    昨天下午,城阳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来到惜福镇吴贾村69岁的邵老太家中,给她做康复指导。“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首先要从医方做起,还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该院内分泌一科主治医师鲍蕾说,这几天,看了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后,医护人员也借此展开了大讨论,并在医患之间展开一场爱心行动。

    “糖尿病经常引起并发症,患者需经常到医院复诊。”鲍蕾说,邵老太患病多年,不久前又意外造成骨折,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医护人员特意上门服务。刚开始,很多医护人员不理解,因为加班占用了大量休息时间。

    经过半年的入户随访,医护人员也感动了患者及其家人,时间久了,大家就成了朋友。“其实类似‘催泪红包’的爱心事件不是个例,在我们身边,曾经出现过‘友谊盆栽’、‘爱心饺子’等感人故事。”鲍蕾说,去年城阳大北曲村的一对老夫妻来到医院,送来一盆亲手培育的盆栽,表示对医护人员的感谢,祝愿医患友谊四季常青。

    肿瘤内科的护士长矫艳艳说,这几年,科室医护人员对家庭困难的患者给予了捐款,大家这么做不求回报,更多是出于同情。“催泪红包”爱心事件后,大家都觉得,自己曾做过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因为换来的是患者的包容和理解,这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促进温馨就医 打造和谐关系

    除夕夜,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到“催泪红包”,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针对这一现象,黄岛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一中心召开了讨论会,针对医院较为感人的典型挖掘学习,号召全院职工从自我做起,弘扬正气,为青岛市营造和谐的就医环境、维持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贡献。

    “元宵节那天下午,有个一岁左右的男孩在B超室就诊过程中突然发生抽搐,我和其他医务人员马上进行专业的处理,及时将孩子转入儿科病房抢救,转危为安,孩子父母一直握着我的手表示感谢。”谈起这件事时,该院妇保科崔玉霞主任记忆犹新,她说,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她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也要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只要患者安全了,也就开心了。在该院B超室经常流传“上班给别人看病、下班给自己看病的说法”,据了解,从节后开始B超室门诊量不断增加,现在日均门诊量360人次,该科室7名工作人员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全部患有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职业病,他们经常在完成一天大量的工作后,下班去推拿店找人给自己看病,甚至连怀孕的工作人员也坚守岗位,忘我工作,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病人。

    不管多忙 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小王,俺再有5分钟就打完吊瓶了,麻烦你一会过来换一下,谢谢你。”“好的,稍等啊。”昨天,在平度人民医院急诊科,来看病的患者很多,今年28岁的护士王小丽来往于急诊室和治疗室之间,一路小跑不停忙碌着。

    “我已经给10多名感冒患者打完了吊瓶,这几乎就是我们每天工作状态。这几天,早报刊登‘催泪红包”的故事,我们科里的人都看了,真的很感动,有了患者的理解,累点苦点也无所谓了。”王小丽告诉记者,她在医院从事护士工作也有5年时间了,这些年因工作关系,她们科里的护士平常都很难得到休息,几乎每天工作都是在忙碌中度过。但是,每当看到患者投来赞许的目光,她都会感动不已。

    “报纸俺也看了,其实护士和医生也真不容易。俺感冒已经好几天了,每天都过来打吊瓶,这个小王不管多忙,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像这样的护士就应该好好表扬。”今年45岁的平度市民杨女士说。平度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催泪红包”的报道,让全院医护人员很受感动,他们将用实际行动,为医患和谐关系做出贡献,在全院开展“对照自身查不足”等大讨论活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莫非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