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满满的回忆 老照片揭秘糖球会的前世今生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 2017-02-10 11:10:12 字号:A- A+

    糖球会的前世今生

▲1987年2月15日《青岛日报》报道——《正月十六糖球会》。(鲁汉提供)

    糖球会的前世今生

▲民国时期的糖球商贩。(鲁汉提供)

    糖球会的前世今生

▲民国时期糖球会一景。(鲁汉提供)

    糖球会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聚在一起串山楂,做糖球。(鲁汉提供)

    糖球会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糖球会上,一商贩推着自行车卖糖球。(鲁汉提供)

    糖球会的前世今生

▲1998年,糖球会上的糖球商贩扛着草把子卖糖球。
李卓亭 摄

    因庙而聚,以糖球为乐。一座海云庵见证了青岛糖球会的变化与成长。青岛民俗专家鲁汉对海云庵糖球会的演变历史颇有研究,也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糖球会变化的见证者。日前记者采访鲁汉,请他讲讲糖球会的前世今生——

    糖球,为什么能当“主角”?

    中国人素以“红”为大吉大利的象征,出海之前,渔民们吃一串大红糖球,被认为是一年“红红火火,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在庙会期间,用山楂、山药、软枣等制成的糖球热卖,叫卖糖球的商贩也最多,于是老百姓便将海云庵庙会称为“糖球会”,这一叫法沿用至今。每逢鸣锣开幕,“老青岛”们总会喊一句“走,逛糖球会去!”

    海云庵始建于明代,又称“大土庵”,旧时香火旺盛,往拜者多为渔民,因此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即新年中第一个大潮日为庙会正日。每逢庙会,香火更盛,庙前庙后还多有唱戏、跑驴、踩高跷、跑旱船等娱乐活动,美食、玩具摊贩也纷至沓来。

    糖球会,啥时由政府举办?

    1990年,原四方区政府首次以政府名义举办海云庵糖球会,自此,海云庵殿堂翻修,神像重塑,新建山门、钟鼓楼、厢房及院墙,原东北西南走向的东墙取正,院落向南拓展75平方米;2004年,增建石头照壁、石头神龙,新塑妈祖、王灵官神像二尊,重修彩绘三座三殿神像21尊;2006年,海云庵前翻建海云广场……回忆起海云庵的历史变迁,鲁汉感慨,“脑子里像翻书一样,一页页上都清晰地记载着它当时的模样。”

    政府的投资改造为糖球会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也为如今的“三会合一”埋下伏笔。而对老百姓来说,“变大”的庙会可玩可乐的东西变多了,庙会也逛得更尽兴。糖稀、糖画、面人……老庙会上的“老古董”,成了新庙会上的“常客”,如今的市民恐怕也只有在庙会上才能看到它们。

    当年糖球会上怎么“耍”?

    逛庙会逛的就是个热闹,圈出一块地,或是跑旱船,或是踩高跷,总会有里三层外三层的喝彩者。据了解,以前的“耍”以里院或单位牵头组织表演,而且各家的表演都有情节有故事,踩着高跷一路上边唱边演,比东北二人转还丰富!

    据鲁汉回忆,以糖球会为平台专门引进民间手艺人的做法距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庙会上的手艺人不仅相互之间切磋学习,还会探访那些平时不“显山露水”的民间高手。

    民俗专家眼中的今日糖球会

    目睹了糖球会近三十年的变迁,在鲁汉看来,“三合一”的萝卜·元宵·糖球会更具时代特色。

    不论如何起起落落、兴衰沉浮,糖球依旧是海云庵庙会的“主角”。不过,“葫芦穿得蘸冰糖,果子新鲜滋味长,签筒摇动与飞扬”,如今很难再见到扛着草把子,四处转悠卖糖球的情景了,取而代之的是固定摊位。

    “那时候物流不发达,用桔子这些水果做的糖葫芦很少,也没有品牌观念。但这么多年来几大知名糖球商家的经营特色却依旧不变。”鲁汉认为,如今糖球会上的业户们注重品牌打造,“高家糖球以纯正口味为主,一口就能吃出民国味儿;刘家糖球花样百出,继海参糖球、排骨糖球后,今年又推出了红烧肉糖球;老巷子糖球则注重糖球的文化内涵,门口草把子上插糖球的宣传成了他的招牌。”

    “想当年,糖球会上的特色小吃就是海鲜烧烤、锅贴、糖球,可没有如今这么多花样呢。”鲁汉说,如今庙会上冒出的印度飞饼等东南亚美食,山西碗秃,广州肠粉等内地美食,蚵仔煎和大肠包小肠等台湾小吃让“老青岛”们目不暇接。

    在玩的方面,现在的庙会既传统又现代。一边是“老青岛”们为跑旱船、踩高跷、唱大戏等喝彩,另一边是位于海云广场的青岛民俗馆增设VR体验馆,成为年轻人体验“民俗+科技”的新天地。

    “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庙会大抵都是如此,海云庵庙会也不例外。然而,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瞩目的当下,庙会已不仅仅是“贸易集市”,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舞台。今年庙会的非遗展示区上,涵盖年画、泥塑、梳篦、内画、传拓等十余种类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超级“吸睛”,成为庙会最大热点之一。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