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儿科小病号爆满输液架林立
青岛新闻网12月19日讯 (记者 张萍)“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刷屏医生、护士朋友圈的这条微信,形容近期青岛市市立医院儿科的医护人员再确切不过。
19日上午,记者走进市立医院东西两院区的儿科门诊和儿科病房,小患儿哭声一片、家长心焦的表情历历在目、输液架交错林立……据了解,青岛市立医院儿科医护人员这种工作场景和强度自11月上旬持续至今。
实探:流感高发小病号爆满
急诊量暴增一倍医护全员上阵24小时无休周末无休
“往年同期,我们每个月不包括儿保的门诊接诊量在7000-8000人次之间。但现在,每天白天4位专家、1位普通医生,夜间1位接诊医生,一个月接诊1.2-1.5万人次。”市立医院本部儿科主任张瑞云介绍道。
据悉,往年市立医院东院儿科同期门急诊接诊1.2-1.5万人次,“今年,我们11月份的接诊量是1.74万余人次,12位当班医生累到崩溃。”东院儿科主任李红心疼地表示。采访当天李红也生病了,她只喝了50ml糖盐水仍坚持出专家门诊,“每个人都累得不行,不能再麻烦别人替班了;也不敢吃饭,怕万一吐了耽误接诊。”李红轻描淡写地说。
市立医院东院儿科主任李红生病坚持出诊
目前,市立医院两院区儿科下了夜班的医生,都会在整整一个通宵的夜班、接诊130余位小病号之后,再赶去门诊出诊半天,直到中午才能“下班”回家,更别提“双休日”了。
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下夜班的医生甚至累到“听不见、看不见”对面同事打招呼,很可能直接毫无反应地擦声而过。
这种忙碌从11月上旬就开始了,门诊天天人满为患,病房一床难求。“我们每天六个患儿出院,六个患儿入院,医生要马不停蹄地问诊、治疗、写病历。每天来预约住院的有30多个,肺炎患儿都住不上院,只能在门诊治疗,仅有的床位要收治病情更重的孩子。”张瑞云说。
儿科医生们日均应诊达到130-150人次
午饭5分钟、一天几乎不喝水、尽量少上厕所、尽心安抚焦躁的家属……
因为就诊的孩子太多,儿科医生们日均应诊达到130-150人次,护士们每天250-350次的输液更是要“一针见血”,超额的工作量让她们根本无暇休息,更不敢奢望喝水、上厕所。
“吃午饭只有5分钟,一天几乎不喝水,怕上厕所耽误时间……”张瑞云和李红以及医生们在医院的就餐等几乎一摸一样,包子、饺子成了这个冬天里市立儿科医护人员们“偏爱”的速食。
据介绍,前几天,有一位家长挂好专家号之后,因为觉得“待诊区”人多,便带着孩子走出儿科诊区大门,来到对面相对清静的妇科诊区等待。医生两次叫号,家长都没听到,等再次返回诊室发现已经过号时,便大声诘责:你为什么不到外面喊我们?孩子发烧,让我们白白等着浪费时间……这种情况也并非个例,因此除了超负荷的接诊数量,安抚病儿家长的焦虑情绪也为医护人员平添了很多工作压力。
市立医院本部儿科门诊的分诊护士吴胜男目前怀孕2个半月,但她却练成了8小时脚不沾地的“女汉子”,“几乎每一位家属都有各式各样的繁琐问题,你得不停回答才行。累点不怕,但家属的不理解,还是会让我们不开心。”小吴无奈地表示。
医患携手同心:科学抵御疾病侵袭
从11月上旬至今的儿科就诊高峰,持续不退,张瑞云主任介绍说,“病毒性感冒占了就诊人数的70%,以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1N2和H2N₃、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
李红主任建议,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不错,仅仅有胃肠症状,其他症状不是很严重,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就诊人数相对较少的社区二级医院,对症诊治;如果孩子已经高烧3天,有咳嗽,精神状态较差,还有与感冒无关的其他症状,那就要抓紧到专业医院,请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化验,尽早做出正确评估,以免延误病情。
冬季流感高发期,向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提醒家长注意给孩子加强预防,到医院就诊也能多一份耐心,医患携手早日战胜病毒侵袭。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