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再传捷报。记者19日从李沧环保分局获悉,试点区海绵PPP项目楼山后社区改造工程日前顺利完工,该社区至此实现七成以上有效蓄水。
据悉,刚刚完工的楼山后社区项目位于李沧区楼山街道,分为两个地块,总占地面积4.39万平方米,总投资1245万元。改造内容包括更换入户甬道铺装、增加嵌草砖停车位、提升楼间绿化种植、改建部分楼间绿地为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管断接、增加排水明沟等。达到优化水的渗透、保留、储存、净化和排水,努力保留城市径流,实现雨水再利用。改造完成后,两个地块年径流量控制率分别达到73%和82%,面源污染消减率分别为57.9%和59.7%。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016年,青岛将李沧区中西部东至青银高速,西至环湾路,北至湘潭路,南至文安路、中崂路约25.24平方公里范围确定为试点片区。“试点片区老城占比超过七成,基础条件较差,地形和分区也更加复杂,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市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工作有意识与老旧小区整治相结合,同步实施供水、供气、供热、供电、排污、排涝等市政工程,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如今,下沉式绿地、透水式地坪、开口路沿石……一系列“海绵改造”让近八成的雨水可以在小区内得到滞留、净化,储蓄之后反哺小区绿化,实现对雨水的循环利用。
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目的在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沧区确定以“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为基本原则,加快“渗、滞、蓄、净、用、排”雨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提高雨水综合利用、节水减排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