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文/于泓 王爽 图/孙志文)
你开车堵在路上,我已经去即墨跑了个来回!4月23日上午,青岛第3条地铁、11号线正式与大家见面,与2号线、3号线覆盖主城区不同,11号线的开通一下子把青岛人的活动半径延伸到了即墨。开通当天,截止到17时,11号线总客流2.7万,苗岭路站、海洋大学站、钱谷山站人气最旺。
青岛地铁11号线全长58.35公里,全线设车站22座,从南向北穿越崂山山脉,一直抵达鳌山湾,被誉为青岛最美地铁。记者从苗岭路站出发,乘坐11号线一路向北,用镜头记录下了沿途的风景和那些看风景的故事。
“现在的孩子幸福啊,我们小时候都没去过北九水”
与2号线、3号线开通类似,地铁11号线的首秀也以老年乘客居多,这里面有工作日的原因,但与小年轻相比,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叔叔阿姨,更能体会青岛发展、交通发展对生活带来的巨变。
“我们小时候哪捞着去北九水啊,就是参加工作之后,能去一趟都兴奋好几天。”袁师傅今天一早就带着老伴从市区出发,坐地铁去北九水踏青,特意选周一这个日子,一是景区人少,二是能来体验下11号线。对袁师傅这代青岛人来说,城市的距离随着年岁在慢慢缩短,在他小时候,北九水远在天边,虽然家住青岛,但父母根本没机会带他去北九水玩,即便是参加工作之后,去北九水踏青仍然是一个奢侈的项目,单位租车、提前报名。而现如今,儿时远在“天边”的北九水,已经搬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我代表山大学子,感谢这条地铁!”
“我有一句谢谢,你们一定帮我带到!”田元是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研一的学生,在报考之前,他就听说青岛是座美丽的山海城,但当他几经周折来到学校之后,小伙差点没哭出来。
山大青岛校区因为地处即墨东里村,因此学生们常调侃自己为东里村村立大学的天之骄子,虽然有几分戏谑,但也道出了山大学子的辛酸。
“离校最近的KTV要10公里,看个电影要坐20公里的车,想进青岛改善下生活,路上就要花去至少2小时。”田元说,从他去年来青岛报到,就一直在惦记着这条地铁,不仅仅是他,同学们盼地铁犹如大旱之望甘霖,这些天都是数着日子过来的。
“方便、舒适、快!”田元说,原本学生们要进城,必须先坐672到李村,再倒地铁进城,现如今11号线开到了校门口,东里村大学又变回了洋气的山大!
95后火车迷陈天豪又来凑热闹
在地铁11号线,记者又看到了青岛知名的火车迷,95后小伙儿陈天豪。作为一名火车迷,小陈今天也赶来体验11号线,在2号、3号线开通的时候,小伙就收集了一套完整的试乘门票,这次11号线开通,小陈也没有缺席,带着自己的藏品又坐上了“上天入地”的11号线。
作为一名轨道交通发烧友,小陈14岁时就迷上了火车,用了8年时间乘火车出行3.5万余公里,走遍大江南北,所有停经青岛的火车线路他坐了个遍,留下了1000多张车票。而在他众多的藏品中,又多出了一项——青岛地铁,小伙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见证着青岛轨道交通的发展。
“我家在平度,真希望地铁也能开到我家”
小徐是11号线北宅站的一名志愿者,站在扶梯口负责引导乘客,21岁的她还在上学,地铁开通当天气温骤降,小姑娘就顶着个红鼻子在风中站岗执勤。
“今年7、8月我就正式来地铁工作了,现在算是跟岗实习。”小徐告诉记者,早晨七点志愿者就到达了岗位,在各个站口引导乘客,因为之前进行过专门的业务训练,所以工作起来并不生疏。
“班上的同学就有即墨的,真羡慕他们,以后就可以坐地铁上班了。”小徐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准地铁员工,能够参与11号线开通是件特光荣的事儿,她也希望有一天地铁能够修到她平度的老家,自己也可以坐地铁上班。
“有了地铁跑几个校区跑都不怕了”
成钢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攻读的是法律专业,对于这条校门口的地铁线,他表示期待已久。
他说:“以前从学校到青岛市区,最实惠的出行方式就是公交车,但是路途漫长,路上动辄一个多小时,如果碰上堵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就打水漂了。地铁直接拉近了学校与市中心的距离,太方便了。”
成钢告诉记者,为了感受地铁速度,早在11号线全民试乘活动期间,他就抢先体验了11号线。“确实快,试乘第一天早高峰,我从学校出发坐地铁11号线,然后换乘2号线到麦凯乐附近,一共用时不到50分钟,如果坐公交车这段路起码一个半小时。”
成钢还告诉记者,11号线开通后,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浮山校区和崂山校区被地铁线网串联了起来,出校门坐地铁成了不少同学的出行首选。“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去其他校区参加活动,遇上堵车迟到了。”
“过去都是坐马笼车进城,哪想到现在还能坐上地铁”
今年71岁的邱大爷,准备坐到终点站再回来,为的就是体验下11号线的速度。“你们这代人可能都想不到,我们年轻的时候进城,都是坐马笼车。”
邱大爷说的“马笼车”,盛行于70年代的青岛,“马笼子”车厢是日占青岛时期运送战马的车皮,里面有拴马用的铁鼻,也有叫“闷罐子”的,车厢里面和地面用木板衬里,外面则是铁皮,略圆的车顶,车厢两侧一面一扇厚重的带滑轮的拉门,车厢的两端上方各有一个不足半平方的窗户,跟现在的地铁一比判若云泥。
“我就住在58中附近,政策好,以后去石老人还是北九水咱都不怕,不仅有地铁还给老年人免票。”邱大爷说,过去出门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有时候进城来回就是一天多,现在好了,去哪都有地铁,跟过去一比青岛的发展有目共睹。
“有了地铁,来看父亲也方便了。”
“我父亲就埋在百龄园,我今天是要去扫墓的。”与其他乘客相比,66岁的戴大爷此行的目的有些沉重,但老人说,地铁开通是件好事儿,以前来扫墓往往都要花上1天的时间,现在方便了,有了地铁他能常来这边看看。
“可以带着全家人去泡温泉了。”
14个月大的牛牛是记者在11号线开通当天见到的最小的乘客,牛牛今天是跟着妈妈和亲戚们一起来的,算是提前踩点,以后要来即墨泡温泉的话,选地铁就行。
“我们是从苗岭路站上的车,一开始担心车站没有直梯,带孩子不方便,但体验了下发现一点问题没有。”即便是带着孩子,牛牛妈也丝毫没有觉得不方便,相比坐公交车,婴儿车不用搬上搬下,直接就能推进站台,以后可以考虑带着全家人坐地铁去泡温泉啦!
地铁上的乘客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