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青岛新闻> > 正文

【11号线幕后故事】地铁检修工:11号线建设的先行者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孙志文 | 责任编辑: 2018-04-24 13:36:02

【编者按】凌晨4点40分,大田车辆段,压道车准时出发,开启了青岛地铁11号线的新一天。为确保安全,运营地铁线路每天都会开行一列不载客的列车进入正线,以排除前夜施工检修所留下的隐患。进入开通筹备最后阶段的11号线,各项工作都已按照正常开通运营标准进行。坚守在即墨大田与11号线上的运营人们,正摩拳擦掌,进行着最后的冲刺。青岛新闻网特别推出“凌晨4点的地铁”系列报道,为您讲述地铁11号线运营筹备的幕后故事。

(记者 孙志文 通讯员 姜岭君)

随着上天入地的11号线神秘面纱渐渐揭开,这条“最美地铁线”也引发了市民们的广泛关注,高架线、双排座,穿山临海而过的11号线承载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期待。在这条高架线上,有可爱的“蓝妹妹”,也有专业的“老司机”,更有检修界的“扛把子”,他们用自己的坚守,保障了这条线路的顺利开通。

变电“尖刀”邵海波

老邵是青岛地铁运营分公司供电部11车间的一名变电检修工,负责维护北宅到山东大学这一段的变电所。老邵名叫邵海波,之所以叫他“老邵”是因为他已经45岁了。作为一个跟变电设备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老师傅,邵海波也成了供电部变电二工班的技术一把手。他所维护的变电所,功能是将3万5千伏的电网高压电转换为接触轨和设备运转所需要的低压电。天天与高压设备打交道,在邵海波看来,高压电这头“电老虎”非但不可怕,反而亲切得像自己的小宠物。

“变电这些设备其实原理都差不多,主要就是形式上的区别,原理都是相通的。”老邵一边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边说。老邵说自己文化水平不怎么高,就是对这些设备有兴趣,设备的问题对他来说更像是有趣的挑战,钻研这些问题他自己也开心。

就这样,2016年来到青岛地铁的他,在3号线没呆多久,便跟着11号线的远征军来到了即墨,着手新线参建,跟进设备安装调试、综合联调等工作。凭借着过硬的技术知识,参建过程中碰到的90%的问题他一看便心里有了底,绝对是一把实打实的“技术尖刀”。

线路“奶爸”张贵林

跟邵海波同一批社招进入青岛地铁的还有工务部的张贵林,在2017年的2月份,他与其他11名线路专业人员进驻了大田车辆段,成为工务部11号线参建工作的先行者。

“刚过来的那会儿人比较少,新线参建的任务繁重,所以当时我们12个人是一个大的班组,一同进行地铁轨道线路设备的问题排查工作。”张贵林说。

每天两个区间的轨行区,6公里路,张贵林与他的同事一走就走了一年多。试运行开始后,人员逐步补充进来,原来的12名开拓者被划分到了5个工班,张贵林也成为了线路四工班的工班长。作为有十多年铁路线路设备养护维修经验的老铁,他开始带着工班成员一起,悉心照顾11号线博览中心-鳌山湾段的铁轨。

风是大自然送给大田的礼物,但冬天的大田也的确不好过。对于露天的铁轨来说,热胀冷缩,钢轨之间的轨缝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越变越大,接头螺栓存在被剪断的隐患,影响列车运行,张贵林便带领工班成员对钢轨接头轨缝及接头螺栓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处理问题。即使每一次作业都是寒风刺骨,被冻得手脚麻木,他们也都在咬牙坚持。

“这种天气条件之前确实没遇到过,不大习惯,不过我们维护的是对列车安全行驶的非常重要的轨道线路设备啊,这个是一定不能出问题的。”对于这个朴实的安徽人来说,11号线的钢轨已经俨然成了他的“干儿子”,一天见不着都不踏实。就这样,张贵林一面习惯着大田的气候,一面也在轨道线路维修业务技能上仔细钻研。虽然家人还在安徽,但是他总是心心念念着11号线。“万一要是有什么问题,就是半夜我也得及时到现场,我是真放心不下,何况大家都一直在这里坚持着,我也不能轻易‘下火线’呀。”

通信“网管”王敏

不同于之前的两位社招员工,通号部的王敏可算得上是青岛地铁运营分公司自主培养的“老员工”。作为青岛地铁的第二批校招人员,王敏从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如今11车间的通信专业人才,带着更多人在保运营保开通的路上前进着。

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王敏2013年进入青岛地铁,那时候3号线仍在建设阶段,为了尽快积累技术经验,王敏被送往广州地铁进行为期半年的送外培训,学习通信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回到青岛后,他跟着当时的师傅,从3号线北段开始,对每一个通信设备易出现的故障点、设备维护要求慢慢熟悉。

2017年3月,海风送来了春天,也把王敏和他的“网管小分队”送到了大田。从最初的设备需求与合同审核,到对接设备厂商进行机房设备调试,到11号线通信通,到试运行阶段的整改和优化……曾经的稚嫩大学生,如今也成了带领一群新人的老师傅,而11号线也从最初的“通信孤岛”回归了“网络世界”。电话可以拨打外线、无线手台可以通信、办公网络架设完毕……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王敏和他“网管小队”的一次雀跃。

现在,他们正在对11号线全线的光缆、漏泄电缆等通信设备进行春季检查,确认经历了一个冬天的设备在低温后是否依旧运转正常。11号线的通信设备遍布全线,包括各种光缆、电缆、摄像机等,检查方式也没什么捷径可以走,只能在每天凌晨后进入轨行区,一个连接点一个连接点地看。

“这个地方孔洞没有完全封堵,可能存在进水的风险。”“这个地方少了一个螺丝,不过两边还有固定,暂不影响使用,先把位置记下来,之后集中维护。”3月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夜里的大田还是冷风扑面,王敏就这样走走停停,爬上爬下,几乎每天都要走上6公里。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