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4月26日讯(记者 朱颖 实习记者 孙悦)今天上午,由中铁建工承建的南进场路高架桥转体桥梁的核心部分——转体系统的建设进入关键阶段。这也是国内少有、山东首例双幅不等跨近距离同步转体。项目8月底前完成箱梁施工,10月底前完成合拢。待转体系统完成并实现桥梁合龙后,南进场路高架桥将“飞架”胶济铁路南北,为新机场的陆空综合交通体系的打造提供又一保障。
圆形“雷达”顶住“雷霆万钧”
让巨龙一般的长桥摆脱笨重在空中实现轻盈转体,这事越听越新鲜。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附近的中铁建工青岛新机场跨铁路桥梁及部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辆紧张忙碌,工人工作热火朝天。南进场路高架桥虽然尚未完成施工,但也初具规模,其中一个直径近四米的半圆形球面,外层围着一圈滑道,颇似科幻电影中的巨大圆形“雷达”,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
“这个装置叫球铰,球铰分为上下相似的两个半圆,别看这个装置‘轻巧’,但却可承受一万吨级的重量。”中铁建工集团青岛新机场跨铁路桥梁项目部总工程师陈雪说,球铰完全能“顶住”重约七千吨的转体桥梁的“压力”。
“经过我们加班加点的施工,现在南北两个桥梁转体系统施工已经接近尾声。”陈雪说,位于胶济铁路北侧的桥梁转体系统中的上下球铰已经安装完成,而位于铁路南侧的转体系统中的下球铰也已经安装完成,现在正在进行上球铰的安装准备工作,待转体系统全部完工,南进场路高架桥的南北两个箱梁也就具备了基本的转体能力,也为转体桥的箱梁合龙奠定基础。
“巨龙”装上“关节”灵活自如
“铁路北侧球铰的顺利安装,让我们所有的施工人员长舒了一口气,算是突破了南进场路高架桥工程的关键点,前期我们的付出终于看到了成果。”陈雪说,南进场路高架桥建造重点在于转体系统,转体系统看似复杂,其实主要由上下转盘、牵引系统以及最为核心的球铰等部分组成。如果要让球铰像人体的关节一样能够转动自如,需要上下球铰的相互配合,为此施工方精心为这个“关节”进行了润滑。陈雪表示,他们为下球铰量身定做了近900个专业润滑片,每个润滑片都有唯一编号,确保为下球铰安装润滑片时能够“对号入座”,另外他们还在润滑片间填充了大量润滑剂,最大限度的减少球铰转动时的摩擦力。
“整个高架桥在建设过程中,就数球铰部分最为‘金贵’,容不得半点差池。”陈雪说,在下球铰就位后,通过吊装设备将上球铰对准并穿过定位销轴,轻落至下球铰,转体系统的核心安装工作才算完成。“上球铰安装完成后,下一步就是在上球铰上浇筑上承台。”陈雪补充道,在浇筑上转盘部分前,还要安装6对撑脚,桥梁转体时撑脚可在滑道内滑动,同时也能承受转体过程中的不平衡力,保证球铰转动时不出现偏移和倾覆,让这个长桥巨龙的“关节”转动起来能够平稳自如。
千斤顶牵拉“四两拨千斤”
转体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那为何要这样设计呢?“因为桥梁横跨胶济铁路,如果按照常规施工方法,需要在胶济铁路上方施工,不仅影响胶济铁路的正常运行,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搭设严密的防护设施,增加防护看守人员,加大铁路运输调流压力。且胶济铁路是横贯山东的客货运输大动脉,施工时间涉及春运和暑运,更增加了施工调流的难度。
而采用转体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临近既有线防护,在转体过程中仅需要110分钟的‘天窗时间’,基本不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几经讨论,最终确定使用转体。”陈雪介绍,按照施工方案,这两跨箱梁在建设中与胶济铁路平行,然后转体54.6°,形成横跨铁路的姿态。
8月底前完成箱梁施工 10月底前完成合龙
那么,怎么做才能使“巨龙”快速精准转体呢?“早在建设桥梁转体系统时,我们就在下承台上做好了牵引反力支座,并在上承台上安装了两条牵引索。”陈雪说,待桥梁转体时,通过两座如同“劲马”的专业千斤顶装置,分别朝反方向拉动牵引索带动球铰转动,从而实现桥梁的转体,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转体就位后,再通过微调系统将桥梁姿态调整至设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然后灌注浇混凝土对上下盘进行封固,形成承台与矩形垫块合一的稳定结构形式。
“我们计划8月底前完成箱梁施工,10月底前完成合龙。”陈雪说。互联互通构架立体交通桥梁实现“乾坤大挪移”后,在建的南进场路高架桥将横跨胶济铁路,成为南进场路建设中的标志性节点。南进场路将真正实现与建设中的北起青银高速、南接青兰高速、西接沈海高速的机场高速路的互联互通,并与南十路、南六路形成连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与外部地面交通网络的“咽喉”,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连接日韩的门户型机场形成坚实的基础保障。
按照规划,青岛新机场将于2019年验收转场。青岛新机场将建设成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结合的“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新机场主跑道长3600米,次跑道长3200米。
近期航站楼面积45万平方米,远期航站楼面积60万平方米。按照民航局“十二五”规划对青岛新机场的定位,预计青岛新机场近期(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104架次;远期(2045年)将达到5500万人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136架次。
相关链接
1、名词解释:转体桥
转体桥即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桥梁。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主要应用于上跨峡谷、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等不能做支撑的情况。转体桥的转体系统由下转盘、上转盘、球铰、滑道、牵引系统组成,转体过程一般通过千斤顶对拉牵引索,形成旋转力偶而实现转体。
2、他山之石
采用转体施工的代表桥梁
山东菏泽丹阳路立交桥东侧主桥:2016年11月8日,在两台350吨连续式千斤顶的牵引下,自重达2.48万吨的山东菏泽丹阳路立交桥东侧主桥逆时针转动81.67°,与引桥实现精准对接,并打破了这一领域的世界纪录。
山东省邹城市三十米上跨铁路立交桥:2015年1月19日,山东邹城市三十米上跨京沪线转体桥成功转体97.3°与边跨现浇段合龙。据了解,这条横跨京沪铁路站场14股道线全长1198.5米,主桥转体重量2.24万吨,打破了转体桥重量的世界纪录,在转体施工领域首次独塔双柱平行双索面设计,采用“型梁”,转体角度、转体长度及转动球铰直径等多项技术指标均创世界第一。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范区杨凌大道上跨陇海铁路转体立交:2014年11月18日,杨凌示范区杨凌大道上跨陇海铁路转体立交成功实现双幅同步顺时针80.1°转体,刷新了西北地区转体桥单体重量、桥面宽度、转体难度的最大纪录,成为西北首座变截面双幅同步同向市政公路转体桥。
陕西省宝鸡市上塬路横跨陇海铁路立交桥:2014年8月25日下午,宝鸡市上塬路横跨陇海铁路立交桥成功实现由东西向南北方向水平30°转体。这座立交桥长175米,宽13米,主桥转体重量约9600吨。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