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当前全国主要城市开启户籍制度改革,展开“抢人大战”。而在青岛,一场自2013年开启的“抢商大战”,已经悄悄运行了5年。这场根据国务院商事制度改革抢先落地的营商竞争,吸引了大批人士在青创业。记者从青岛市工商局获悉,截至5月13日,青岛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25.95万户,较改革前增长了111.66%,居全省第一位。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16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29.33%,速度仍在提高。
购置智能登记设备,为投资者提供在线申请、离柜打印执照,办理营业执照“立等可取”;将公司、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等63项登记业务汇编成七万余字的《咨询手册》;构建了四层自动语音应答体系,实现咨询电话“自动应答,一打就通”……这是记者在崂山区市场监管局看到的便利市民和企业的举措,而这只是青岛市工商系统深化商事改革、优化窗口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一个侧影。近年来,青岛市工商局多措并举、步步推进,在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受到国务院的表扬。
鼓励创业,首先要降门槛,降低企业准入成本。青岛市先后实行了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企业住所申报承诺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多证合一”、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企业简易注销、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证照分离”试点等9项主要“简政放权”改革任务,其中企业名称、住所自主申报2项改革至今在全国仍处于领先水平,市场准入成本显著下降,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
今年5月加推21项办事项目纳入“最多跑一次”范畴,进一步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打开惠民助企的“便利门”。全市13个注册登记大厅全部推出“证照快递、免费到家”,将“三个一次”便民服务落实落细,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就办成事。
由市北、崂山、即墨等区推行的“全域通办”模式,打破登记业务分级办理的固有模式,将企业登记服务下放延伸至基层街道,企业可以自主选择辖区内任一市场监管所办理公司登记,有效分流审批大厅工作压力的同时,也让办事群众免去排队的烦恼,能够更好地体验“跨区域、零距离”登记服务。崂山区开通“银政企登记直通车”服务,在齐鲁银行、农业银行的11个网点设置了注册登记服务点。市北区推出智能登记系统,企业只需填写基本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全部材料,准备材料时间由1-2天缩短至5分钟。今年以来已有1363户企业通过全程“零见面、零跑腿”的登记模式成功领取了电子营业执照。(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伟 贺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