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9月1日开海,但整个8月变成了梭子蟹的天下,从舟山群岛到海州湾的大量梭子蟹北上青岛,极大地丰富了岛城市民的餐桌。9月,完成最后一次退换壳的青岛本地梭子蟹将浮出水面,完美上市。根据海洋与渔业部门的调查,最近五年来,梭子蟹产量连年增加,价格逐年走低,每斤价格从早市10多元到商超四五十元不等,家家户户吃梭子蟹,成为城市一景。但是市民还会发现,渔民们带回来的海货大多是小海鲜和小鱼小虾、梭子蟹,个头大点的牙鲆鱼都成了“稀罕物”。这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海鲜市场成了梭子蟹天下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八月开始,南方梭子蟹就开始大批量北上,大部分来自江苏连云港、浙江舟山等地。“八月份开始南方梭子蟹就大批量来了,每天出货量最大的也是梭子蟹。”海鲜商户曲先生说。“现在不就是吃蟹子的时候么,螃蟹开始肥了,关键是价格也便宜了,可以让一家人解解馋了。”家住崂山的市民吕女士告诉记者,这阵子螃蟹价格降低,让爱吃螃蟹的家人大饱口福。在麦岛海鲜市场,摊主周女士告诉记者,今年螃蟹价格便宜,尤其是最近半个多月以来,螃蟹价格一降再降,“估计也没什么降头了,都快过中秋了,差不多就这个价格了。”记者看到,周女士摊位上摆了8个玻璃水缸,其中4个水缸都是梭子蟹,“现在正是卖螃蟹的时候,每天至少能出100多斤吧。”
在市区的早市上,中等个头的鲜活梭子蟹价格已经降至20元/斤左右。部分农贸市场海鲜摊位上,销售梭子蟹的摊位占了一半,满市场的梭子蟹。由于上市量太大,部分批发商不再固守市场,开始进入小区组织团购,送货上门,价格更为便宜。四两重的梭子蟹价格每斤一度降至20元以下。
三大原因增产梭子蟹
近年来,我国沿海各地梭子蟹连年丰收,但大型鱼类等渔业资源的恢复却尚待观察。宁波大学教授崔朝霞认为我国沿海梭子蟹丰收主要有三大原因:越来越严格的休渔政策;海水温度升高适宜梭子蟹生长繁殖;增殖放流带来的梭子蟹种群扩大。
近年来梭子蟹增产的原因主要归功于休渔期延长以及渔业资源严格保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梭子蟹的成年生长期可以达到3年。但近年来,随着捕捞船只捕捞量增大,梭子蟹生长期缩短至1年半。五六月正是海洋生物成长最快、最好的时期,而伏季休渔给予了这些渔业资源最好的养护。特别是今年休渔期提前了一个月,给了籽蟹、小蟹更长的保护期,小蟹保护好了,才有了现在大蟹的产量连年增加。
全国海捕梭子蟹主产地主要分布舟山渔场、海州湾渔场(连云港和日照交汇处)、山东半岛和辽宁近海。自8月1日起,东海海域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类和灯光围(敷)网等作业渔船结束伏季休渔,使得海州湾、舟山的梭子蟹解禁。进入8月后,青岛海鲜上市量最大的就是海捕梭子蟹。连云港位于苏北,滩涂面积很大,当地渔民将大片的滩涂围起来投入蟹苗,到了开渔时节的收获季直接捕捞就行。因为滩涂面积大,连云港的梭子蟹产量往往比较大,这也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原因。
其次从生态角度来看,梭子蟹增产可能和水温环境有关,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梭子蟹生长速度的快慢,由于今年的持续高温,致使水温基本保持在非常适宜梭子蟹生长的温度。在这样的海洋环境下,梭子蟹不仅产量大,还呈现越来越肥的特点。
最后,梭子蟹的增产与政府有计划地增殖放流有密切的关系。海州湾海域是黄海南北较为明显的生态分布线,根据海州湾的特点并结合全市多年实施海洋增殖放流的实践和增殖效果跟踪评估,梭子蟹投苗的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1:10。青岛近海的梭子蟹放流活动持续了近十年,生态收益也非常客观。从8月1日起,江苏浙江已经允许部分渔船下海作业,其中就包括了专门捕捞梭子蟹、马鲛鱼、鲳鱼的流刺网渔船。流刺网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就是梭子蟹,连云港有一半的海洋捕捞渔船都是流刺网作业类型。每天都有一船船满载海捕梭子蟹的渔船靠岸,再通过陆运北上到青岛销售。而进入9月,青岛本地梭子蟹开始放量,但价格也会小幅上涨。
专家分析
渔业资源种群结构改变
虽然梭子蟹连年增产,但无论是宁波大学教授崔朝霞,还是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在高兴之余又表示了担忧。崔朝霞认为随着海水温度逐渐增高,海洋中浮游生物、植物总量下降,“海中的浮游动植物是鱼类和梭子蟹的饵料,而且梭子蟹在海洋中处于食物链的顶层。”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梭子蟹会与同处食物链上游的大型鱼类“争食”,饵料越少,越不利于大型鱼类的生存。另外,从人为因素来看,近年来沿海各大省市均加大了梭子蟹的增殖放流,每年休渔期开始前放流入海带来的巨大增量也是沿海梭子蟹丰收的原因之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渔场千百年来不变的规律。在渔民们看来,梭子蟹连年丰收、在海中“横行”,正预示着“虾兵蟹将称大王”的来临,沿海少鱼的状况短期内难以看到改变。专家们不无担忧地表示,梭子蟹的增长也从侧面反映了黄海和东海鱼类资源的匮乏。我们可以将黄海和东海海域看作一个典型的生态环境,那么它的容积就是固定的,一旦某种生物特别多了,那就意味着另一些生物就相对少了。
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告诉记者,带鱼、大黄鱼、银鲳、半滑舌鳎、中国对虾等都是黄渤海海域20年前多见的优质资源,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如今大黄鱼、野生中国对虾等传统资源濒于衰竭,中国对虾等各类传统优质海洋品种资源量大幅衰退,难以形成渔汛。而从渔业资源种群结构来看,短生命周期、低营养级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头足类和小型虾、蟹类逐渐取代原有的大型优质经济种类。黄海水产研究所大量研究数据显示,曾被誉为“渔业摇篮”和“天然鱼仓”的黄渤海,上世纪60年代的优质鱼种为带鱼和小黄鱼。到了80年代则以黄鲫、棘头梅童鱼和孔鳐为主。上世纪90年代初以鳀鱼、赤鼻棱鳀和斑鰶为主,如今则以鰕虎鱼为主。黄海海域如今以细纹狮子鱼、鮟鱇鱼为主,小黄鱼和鲅鱼还有一定的产量,但远不及当年。我国近海水域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捕捞对象频繁更替,高营养层次营养级下降速度高于全球水平。用最通俗的话解释就是,上世纪60年代黄渤海优质鱼类大都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高级鱼类,然而随着捕捞强度加大,黄渤海海域优质主体鱼类在食物链层级上逐渐下移,到现在看来就多剩下小鱼小虾了。(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