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林少华:因为相似,所以理解

2018-11-05 12:03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林少华侃侃而谈(王雷 摄)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梁辰

继因翻译《刺杀骑士团长》而频繁亮相之后,林少华又一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这一次他是以获奖者的身份。就在不久前,2018年度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揭晓,林少华位列其中,这也是继2008年文洁若女士之后,又一位中国翻译家获此殊荣。

在过去的近四十年,他翻译的42部村上春树作品发行了1100万册,林少华的名字也天然地与这位日本现象级作家紧紧系在一起,所以不管是读书分享会还是媒体采访,总会被问及有关村上的话题:从“第一次遇到村上本人的印象”到“对村上叙事风格的理解”,乃至每次村上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媒体拨通的一个电话经常是林少华,好像他是村上的经纪人一样——林少华还很配合地解释:“村上获得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得不得奖无所谓”,令人忍俊不已。

林少华是个温和儒雅的人,这次接受采访,他也是不徐不疾、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有关村上的问题,还拿自己的性格与村上做了比较,于是宾主皆欢。他说,“我大体上是个自甘寂寞的人,孤独自守的人,或者说只对自己心灵感受感兴趣的人,进一步说我是比较自恋的人,我跟村上春树应该是‘一路货色’。”用着一种慢悠悠、尾音总是上扬的语调。旁边有人讲,神态真挺像费玉清的。

从译者到原创者

事情要从1987年说起。

那时林少华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留学,常去的一家书店中,最醒目的位置摆着上下两册镶金封腰的书,一红一绿,名叫《挪威的森林》,卖得特别好。不过,林少华当时一心想当一个研究日本古典文学的学者,写出几本拿得出的学术论著,对这类现当代小说就没当回事。

有意思的是,《挪威的森林》里的人物永泽正好有一句对白:“对死后不足三十年的作家,原则上是不屑一顾的。”

两年后,已经回国的林少华到广州参加日本文学研究会年会,中国社科院的教授李德纯向他极力推荐这本书,并鼓动他进行翻译,林少华有些犹豫,最终还是决定一试,没想到一入此道二十余年弹指间,他成为了中国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翻译家,这是那个在日本书店搜罗学术资料的他万万没想到的。

之前上海译文出版社重金买下了村上最新的著作《杀死骑士团长》,该社的副总编辑吴洪下了“12道金牌”催促林少华尽快完成翻译工作。林少华跑到青岛乡下整整闭关翻译了85天,要知道这本小说有50万字,这么快的速度完全是基于他对村上的熟悉,“有时我看完上半句,就能猜出下半句。”林少华说。

日本外务大臣奖的宗旨是,嘉奖为中日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林少华表示,能获得这一奖项,很大一部分是对自己整个翻译生涯的肯定,虽然他翻译过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日本文学家的作品,但翻译村上的小说肯定是给他带来最大声誉的,“不算我在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光是新世纪以来,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翻译作品,迄今为止就发行了1100万册。”林少华说,一般观点认为一本书有四个读者,如此算来就有4400万读者阅读了这些作品,“这些村上的作品产生了持续长效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所以我的翻译工作就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注意。”

不过,在翻译《刺杀骑士团长》之后,林少华又进入了适闲的生活状态,对未来的翻译工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划,如果偶尔读到了中意的作品,“那可能难免技痒,当作乐趣翻一翻,但不想占用过多的时间。”

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林少华希望未来能多将精力投入到原创写作上。“其实从翻译到创作的改变,我早就在尝试。近十年来每周写一篇散文随笔,五六百篇文章集成了四五本书,但下一步我还想搞点更大的动作。”林少华称,自己一直对钱钟书的《围城》很感兴趣,“钱钟书能把民国时期的教授写得栩栩如生、力透纸背,我为什么不能把现代的教授生活写出来呢?我已经当了这么多年教授,生活积累足够。”

青岛作家杨志军也劝他“赶紧写吧,写小说很简单”,但林少华明白原创小说的难度,“杨志军认为简单,那是因为他天生就有写小说的脑袋,而我在这方面确实有差距。”

积累足够是一回事,“小说脑袋”是一回事,但要知道《围城》是部讽刺意味很强的小说,似乎又跟林少华温润的气质有点不太符,后来林少华也在接受采访时说,“实在不行我可以写点类似《瓦尔登湖》的作品。”

这倒听上去挺合适。

孤独相似,兴趣相左

截至目前,林少华和村上春树在2003年和2008年一共见过两面,“我看到他,第一反应就是文如其人。语气、语调、用词、表情,简直就像他小说中的男主角直接走出来了一样。”

当然,还有和小说一样散发出的孤独感。

林少华回忆,在简单地进行了见面寒暄后,村上就几乎不主动说话了,有时还盯着桌面看半天,不过林少华既不奇怪也不尴尬,“他是内向的,只关注自己的生活,这一点我和他大致相似,因为相似,所以理解。”有意思的是,林少华曾对村上透露他在中国的女粉丝很多,村上听了很高兴,说“我总是要去一次的”,后又转念一想,去了演讲、座谈会恐怕是免不了的,怕热闹的村上就只能“再想一想了”。

对于这次获奖,林少华也感觉有点惭愧,因为尽管在翻译领域做了不少事,但并未介入各种现实的中日交流活动中。“我这个人天生不具有组织才能、活动能力,也不是当领导的料,大体上是个自甘寂寞的人,孤独自守的人,或者说只对自己心灵感受感兴趣的人,进一步说我是比较自恋的人,我跟村上春树应该是‘一路货色’,只对自己感兴趣,所以我翻译他的作品比较得心应手。”

而且林少华和村上一样,都是个爱书之人。“如果没有阅读,我的人生就会土崩瓦解,于我,它就是生活状态本身”,林少华说,虽然他每天都会阅读大量的著作,但他还是对村上的阅读量非常佩服,“村上的知识结构总体说来是西化的。据说读高中的时候,就把图书馆的书都看完了,甚至读过《资本论》。他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后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保持着批判的态度,跟他少年时代的阅读不无关系。”

如果从物质生活的品位上讲,林少华和村上完全是两类人。村上的小说中有大量对爵士乐、美食的描写,这也正是他生活中的乐趣所在,“他是个非常讲究的人,煮鸡蛋要怎样的软硬程度,意大利面要配上什么佐料,他都有很高的要求——他还开了七年爵士乐酒吧,对配酒的下酒菜都有讲究。我呢,因为是农民出身,像是从《平凡的世界》走出来的人,所以感觉有吃的就不错了,别人做好了我从来不挑。”

看过村上小说的人都知道,爵士乐、摇滚乐等西方音乐在村上作品里所在皆是。“这些音乐成了一种隐喻,一种符号,表达一种情绪、一种意象,他几乎是手到擒来。”林少华说,在他翻译村上小说时,经常在考虑“我是不是也应该补一补音乐课,因为如果你没听过这些音乐,一是术语理解上有问题,二是意象表达上有困难,翻译时不容易入境。”

他还专门买了一些爵士乐碟片在家里听,但不管怎么听都感觉是噪音,简直是令人发指的精神折磨。一位懂音乐的朋友告诉他,“什么年龄听什么音乐。你错过了听爵士乐的年纪,年过半百,觉得是噪音是正常的。”林少华对这个解释很满意,也就释然了。

林少华回忆,也有人问过:如果说村上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城里人,你就是地道的乡下人,如何能够翻译好城里人的东西?林少华的回答充满了调侃的意味,还少有的带了一点锋芒:“我翻译村上的作品时已经研究生毕业了,村上不过本科毕业,而且七年才拿够学分,我受的教育可以超越出身经历,完全能够感受它的情感和趋向。”

但认真来讲,林少华也很确信:“我以前是体力上的农民,现在是精神上的农民。”林少华在乡下老家有个一亩方圆的院落,“房前屋后,种花种树”,有时早上起来,盯着牵牛花上露珠,一看就是十分钟,感觉这种生活无比的美好,“你可以说是这传统中国文人的田园情节,也可以说我永远是文化意义上的农民。”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