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对于青岛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圆满成功举办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开启了发展的新征程,标志着青岛由此迈入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拓创新、苦干实干,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回望这一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本报今起推出“青岛追梦·精彩2018”系列报道,从不同侧面记录这一年的新作为,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开启2019更壮阔的航程。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7.6万人,同比增长6.3%;政策性扶持创业1.9万人,创业带动就业6.6万人,创业类资金发放3.9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规模6.3亿元;创新实施“全人全责”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失智人员支付长护险资金3.5亿元;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保障12.9万人次,为大病重疾患者报销2.52亿元……2018年,我市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持续密织和延展的社会保障网“兜”起了全市百姓稳稳的幸福生活。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家住市北区的王女士对这句话深有感触。90多岁的母亲患脑梗多年,已经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王女士必须时时看护寸步不离。去年,王女士为母亲办理了长期护理保险,此后的每周都有护理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以及洗澡理发等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以前老人一生病就想往医院送,现在给护理人员打电话,不一会儿就能上门。特别是有了生活照料后,护理人员能够陪伴老人,我也有了短暂的喘息休息时间。”
去年4月,我市在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发展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实施“全人全责”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基本生活照料纳入职工护理保障范围,从失能失智人员整体照护需求出发,提供基本医疗、生活照料、功能维护、长期护理、精神慰藉等整合式照护服务。2018年,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照护人员共上门服务55万人次,长护险资金支付3.5亿元,减轻了失能失智人员家庭照护负担和经济负担。
不能让一个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2018年11月底,我市将17种经国家谈判降价的抗癌药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报销范围,淋巴瘤患者邵先生所用的抗肿瘤靶向药物伊布替尼就在其中。“以前一盒进口药要花四万八,全自费,现在报销后只需要一千五。”邵先生没想到政策正式实行第一天就拿到了药,好政策让原本负担沉重的家庭重新燃起生的希望。我市目前构建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多层次医保体系。去年全年,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保障12.9万人次,为大病重疾患者报销2.52亿元。
人民生活的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还体现在一项项逐年提高的社保待遇中。连续第14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比去年提高了5%,惠及全市企业退休人员86万人;第四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最初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现在每人每月168元;工亡职工一次性补助金提高至72.79万元,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提高至月人均2950元,生活护理费提高至月人均1966元,供养亲属抚恤金提高至月人均1054元;居民医疗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二档缴费居民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费,统筹范围内起付线以上部分报销比例均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超限补贴提高5个百分点,长护险“社区巡护”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去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7.6万人,同比增长6.3%;政策性扶持创业1.9万人,完成目标的126%,创业带动就业6.6万人,创业类资金发放3.9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规模6.3亿元;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风险、促就业的作用,全年累计为7.5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8亿元,为2.88万名农民合同制工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7亿元,为263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727万元,为8983名在职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资金1452万元。
数字背后,是我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2018年进一步稳就业、促创业、兜底线、防风险、强服务、抓落实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去年,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共组织招聘会1078场,收集发布岗位45.5万个。对重点建设项目关联企业建立“靶向服务”的工作机制,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重点建设项目招聘会。市人社局还进一步降低就业创业政策申办门槛,压缩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拨付时限,并将创业企业下设的分支机构纳入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范围。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将43项就业创业服务事项纳入“一次办好”清单,32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自今年1月1日起,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26项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打破区域限制,实现“全市通办”。(记者 刘佳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