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19-02-07 21:56 作者:陈志伟 韩丽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CIDM集成电路项目效果图。

青岛新闻网2月7日讯(记者 陈志伟 通讯员 韩丽)春节期间,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国际经济合作区的全国首个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CIDM)项目基础施工建设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这一项目打破了山东省制造业“缺芯少面”的局面,弥补了集成电路产业空白,将提升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率。该项目也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建设宜居幸福美丽新区的关键一年。军民融合、海洋强国两大国家战略落地生根,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全面起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高质增长。

2018青岛国际啤酒节。

2018年,新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0亿元,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6亿元,税收占比达到8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综合实力位列19个国家级新区前三强、中国百强区第7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2.5%。

新区风貌。

深化改革,打造最顺新区体制

2018年,是新区改革持续深化的一年。全面落实《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12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列入了区级行政权力清单,94项市级行政权力调整由新区实施。体制机制、营商环境、新旧动能转换……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全面铺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当下,由新区与北部战区海军合作共建的军民融合食品保障智慧平台,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这个平台集信息发布、采购招标、质量监管于一体,可为部队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食品保障。”北部战区海军保障部物资供应处处长程基明介绍。

“按照‘一核引领、多区联动、全省协同’的发展布局要求,新区立足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突出海洋、海军、海防特色,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平台融合、领域融合、区域融合‘三融’发展模式和深海协同、远海保障、海上动员‘三海’融合机制,创新法治化、市场化、标准化‘三化’政策制度,军民融合‘青岛样板’已然成型,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军民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祥表示。

在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同时,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在飞行中换“发动机”。

东方影都 。

自2018年12月初起,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推出又一便民新体验——在手机端登录“西海岸新区行政服务大厅”公众号,即可通过VR真人实景,实现虚拟平台与现实业务系统无缝对接。

新区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行政服务大厅“只跑一次”事项实现全覆盖,“零跑腿”比例达到96.3%,“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经验全国推广,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5万户。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新区深化开放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新增投资项目3个、累计达88个,新增投资额6.5亿美元、累计达21亿美元。成立品牌推广办公室,推进品牌兴区,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区。

西海岸新区。

敬商亲商、上门招商,“2018香港山东周”新区签下197亿美元“大单”,成为全市签约项目最多、投资总额最大的区市。项目建设挂图作战,总投资6380亿元的638个项目签约、开工或投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及开工、竣工项目数全市第一。百亿级大项目达到40个,500亿级大项目6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累计达到200个。

深化国家引智示范区、省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搭建战略平台、园区平台、事业平台、环境平台“四大平台”,出台“梧桐树”聚才计划20条新政,人才总量达到53万人,其中院士51人、省级以上各类高端人才524人。

青岛华大实验室。

创新引领,集聚新兴产业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出“十强”产业,其中排在新兴产业首位的就是以芯片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此,新区制定了《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关于加快科技经济发展提升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有针对性的引进新技术、新材料产业,做强蓝色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落户新区的CIDM集成电路项目采用共建共享的模式,总投资约150亿元,由IC设计公司、终端应用企业与IC制造厂商共同参与项目投资,并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将多方整合在一起。这一模式可使IC设计公司拥有芯片制造厂的专属产能及技术支持,同时IC制造厂得到市场保障,实现了资源共享、能力协同、资金风险分担。该项目将率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实现突破性发展,快速集聚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链条,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产业模式。

据介绍,该项目团队领军人物张汝京博士,拥有30多年的半导体制造与研发经验,曾在美国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及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之所以选择新区作为项目基地,是看中了西海岸完备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和优势。我们将国际先进的共享共有式的CIDM模式首次引进中国,以国际一流的芯片设计、制造能力,吸引澳柯玛等一系列先进制造业应用企业参与进来,将在汽车控制、智能家电、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在青岛打造从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张汝京说。

该项目预计2019年第三季度进行功率器件的生产,2022年满产。同时,还将集聚和培育一批集成电路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为近万人提供就业岗位。

围绕该项目,新区还将聚力引进芯片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等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目前已有天水华天科技、中颖电子、联华聚能科技、晶心科技、晶隼科技、海博华芯电子科技、若贝电子,以及设备厂商群集电子科技等八家集成电路产业链知名企业签约,携手建设国际芯片产业园,打造智能制造的“中国芯”。


青岛世界博览城 。(李伟 摄)

无独有偶,在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委印发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列入的“材料基因组计划”,在新区已应用于民生。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病检测、女性两癌防控……在如今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曾经遥不可及的基因科技,已经化身民生项目免费惠及全区,这在全球百万级人口城市中属于首个。

2017年,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国家海洋基因库)项目在新区投入使用。如今,研究院多个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民生。除基因检测民生项目外,研究院还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基因援藏行动,发挥新区基因科技的辐射带动作用,助力藏区防控包虫病。今后,华大基因青岛研究院将打造成为国际化的人才、科研集聚地,推动新区成为基因科技这一新兴产业的领航区。

成立一年多来,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表科研论文30篇,完成海洋物种测序46种。这个目前全球唯一在建的集海洋生物资源收集和海洋生命数字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基因库,已然发展成为全球海洋生物资源的超大型、公益性基础研究和支撑技术平台。

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正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着力点,加快规划建设信息技术基地、循环经济基地、智能制造基地、海洋制造基地、军工产业基地、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六大基地;推进发展中央活力区经济中心、实体经济总部中心、智慧医疗中心、绿色金融中心、体育产业运动中心、市民文化中心、生态休闲中心七大中心。


巴油FPSO项目P67船完成浮托,准备起航远赴巴西。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走向深蓝

近年来,国家规划建设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喜讯频传:亚马尔核心模块成功交付北极;新型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交付;建成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最高的起重船……这个聚集了100余家船舶制造与海工企业及各类配套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能力的庞大产业集群,正在走向深远海。

巴西当地时间2018年8月18日,在里约港,由中国自主集成的世界级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67正在这里进行投产前最后的整船海上联动调试工作。据现场参与海上联调的中方工作人员介绍,一个多月后,P67就将驶往巴西东南海域桑托斯盆地盐下油田进行作业。

“P67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已完全具备自主进行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轮建造、设计和调试的全套能力,证明了中国海油在海洋石油设施的制造行业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梯队。”P67项目经理陶付文告诉《科技日报》。而这一世界超级工程的建造者,正是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国海油旗下的海油工程公司。

P67建成交付的过程,也是海工装备产业通过技术革新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作为我国为国外交付的工程量最大、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FPSO项目,P67建设难度极高,挑战非常大。

以“检验方法”的创新为例,国内海洋船舶工程领域常用的传统检验方法是射线照射技术,射线照射检验是利用射线穿透部件,在部件背面的底片上留下影像,通过洗片等环节将影像显示出来,影像黑度的变化情况对应部件内部不同程度的缺陷情况。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但是射线检验存在安全性低、作业效率低、应用灵活度差等诸多缺点。”P67检验技术负责人赵顺利告诉记者。赵顺利和他的技术团队一直在寻找一种可替代射线照射检验的新方法。在多方探索后,他们找到了PAUT(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技术。

PAUT检验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折射、反射以及聚焦的特性作为检测原理。仪器发出的超声波进到部件后会发生反射,产生的反射波再返回仪器,仪器对这个反射波进行处理,并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出来,分析图像即可得到检验结果。

“PAUT检验技术的优势完全克服了射线照射的缺陷,在质量检验工效、准确性、安全性、灵活性上都较射线照射检验有很大提升。”赵顺利说。通过技术攻关,这个团队使该技术实现了在国内海洋船舶工程领域的首次应用,提升检验效率近十倍,为P67项目的如期、高质量交付赢得了宝贵时间。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集中在新材料、海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强产业”发力,集聚发展新动能。“这些项目充分体现了‘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迸发活力’的发展要求。特别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项目数量占比较高,将加速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祥说。2018年,新区扎实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超过省内12个、15个地市。

到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力争突破8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600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3%以上;认定市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突破200家,其中国家级15家以上。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