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强壮乡村振兴“筋骨” 青岛坚决打赢“农村美”这场硬仗

2019-02-25 14:16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分享到: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半边,猪拱鸡挠粪满地,蚊蝇成群臭熏天——这曾是不少农村厕所的真实状况。

对于胶州市胶莱镇孙家大高村村民杨进香来说,一场“农村厕所革命”掀开了“堵”在她与儿子一家之间的那道“卫生墙”。“现在,农村跟城里一样干净,今年春节,儿子一家也愿意在老家多住了,孙子也不喊‘厕所臭了’!”杨进香说。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攻目标。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落实年”要求,青岛已发起“乡村振兴攻势”,在全力推动“农业强”“农民富”的同时,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赢“农村美”这场硬仗。

“实”字为要,下好农村环境整治“一盘棋”

——列出时间表、路线图,统筹推进这项任务重、战线长、涉及面广的民生工程

走进即墨区龙泉街道柳林村,虽是冬日,这里仍有“清风柳林”的风骨。

“依托汽车产业优势,我们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正在统筹上级资源,发动村民积极性,集合各方力量,挖掘‘柳’‘泉’文化,打造特色产业,精心雕琢一颗‘乡村明珠’。”柳林村党支部书记曹淑琴介绍道。

一颗颗“明珠”串珠成链,才能描绘出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服务美、人文美的“五美乡村图”。

自2006年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一个个乡村发生着嬗变,11个全国生态休闲美丽乡村、149个省级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358个市级生态文明乡村先进村、2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脱颖而出,美丽乡村达标村覆盖率达63.7%。

行百里者半九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而且任务重、战线长、涉及面广。

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青岛把握阶段性目标特征,挂出“作战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整体推进”迈向“深化提升”。

方案列出了时间表、路线图,明确了任务和责任,通过抓督查落实、抓典型引领、抓考核奖惩、抓标准引领、抓系统整治,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格局。

“硬仗”不是单靠哪一级、哪一个部门就能干成的,更何况,还要解决一个又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必须做到:“实”为要,“干”字当头。

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村庄规划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厕所革命升级、农村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美丽乡村“十百千”创建工程七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速补齐。

“按照部署,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形成‘一盘棋’,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把这项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由翠玉说,这场“硬仗”中,将聚焦重点任务,把规划、建设、使用、管护、运行等各环节统筹谋划好、组织实施好,从严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青岛力量。

“高标准+多层次”,铺陈乡村美丽底色

——注入“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因子,让农村更像农村,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羡慕的日子

今年春节假期,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东麦窑社区的家庭小院式民宿一床难求。

“仙居崂山——东麦窑主题民宿项目启动后,我们这里成了城里人梦寐以求的‘宝地’。”东麦窑社区居民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莱西市水集街道产芝村同样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这里是典型的乡村,却是一番令人赏心悦目的宜居景象:村美,农民住得舒适,游客也越来越多。

青岛正在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基于沿海经济强市的客观定位,基于农村现实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农村同样需要注入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因子。

“与城市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不同,乡村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既要‘高标准’,又要‘多层次’;既要‘让农村更像农村’,又要‘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羡慕的日子’。”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牛润之说。

“高标准”,就是瞄准制约生活质量的短板,提出更高的建设要求。比如说,农村污水处理,在推进改水改厕的同时,实现雨污分流和科学处理;农村取暖,在全部镇街通天然气的基础上,推进燃气管道进村入户,或探索新的清洁取暖方式等。

“多层次”,就是坚持全域统筹、分类施策。举例说,对规划改造的中心村,加快建设集聚类农村新型社区;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等特色村,加强保护,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对未来10年内暂不集聚改造的村庄,进行达标村建设。

就此,青岛制定出分步实施的“小目标”:到2020年,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100%;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5%以上;98%以上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40%;全域85%以上村庄达到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要求……

实践出真知,致知而力行。青岛归结出取胜“要诀”,也即处理好三个关系:既保留生态、庭院、民俗等“村美”因素,又培育现代农业、就近就业等“业兴”因素;既打造好示范村这些“点”,又兼顾达标村和普通村这个“面”;既注重基础设施、环境改善等“物”的投入,又注重农民素质、乡村文明等“人”的提升。

从“面子”到“里子”,“美丽经济”强壮乡村筋骨

——不能为美而美,而要让环境美和经济强“互为因果”

平度市古岘镇二里村曾是经济薄弱村,如今,这里已尝到乡村嬗变的“甜头”。一开春,这个村就行动起来:以“走过一条老巷,穿越千年历史”为目标,对九曲巷里的老私塾、老酒坊、老茶馆、老染坊、李氏祠堂精雕细刻……

从“面子美”向“里子也美”深化,环境美和经济强“互为因果”,畅通乡村变美的“循环”,才能涌动起更新的活力。

“而这需要树立长期作战思想,不能幻想一步就建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区分轻重缓急,立足三个档次,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由翠玉介绍,第一档,最基本的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第二档,在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方面提档升级;第三档,在生态宜居的同时,实施产业培育完善、生活品质提升,建设美丽乡村。

目前,青岛在第一、二档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些村庄在第三档也有探索并取得成效,而且,着眼于长远,从“第一档”就筹谋全盘,力求“干一样是一样、干一样成一样”。

“差距和短板仍然存在,比如说,农村改厕的维修管护有待完善,垃圾分类、清洁取暖起步,群众卫生习惯还要养成……”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处负责人王东岳说,有差距就要抓提升,有短板就要补弱项。

“乡村振兴攻势”发起后,青岛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第一场硬仗”,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抓实改进,并建立健全“财政主导、项目整合、村庄主体、企业助力、社会参与、建管并重”的长效投入机制:统筹各类进村建设性项目资金,适当集中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打好乡情牌、亲情牌,调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力量,通过村企共建、公益捐助、参股园区、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建设……

一年之计在于春。乘着春风,青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自加压力,正以昂扬姿态力争“开门红”,让乡村的“美丽曲线”继续上扬,让乡村的“美丽筋骨”愈发强健。(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张华)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