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以岛命名。
海洋,
是青岛最大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为青岛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蓝色粮仓”,
为青岛贡献了超过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为青岛奠定了全国领先的海洋科技地位。
4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海上阅兵成功举行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仪仗队列队。新华社记者 李刚
在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会举办之际,
小财决定用10个数字,
带你见证青岛与海洋的“情缘”。
多个海军“第一”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在中国人民海军建设史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产生了人民海军第一支驱逐舰支队、第一支潜艇支队、第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第一个核潜艇基地、第一艘航空母舰基地,以及潜艇学院、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海军博物馆等军事单位。而人民海军第一次海上阅兵、中俄首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都是在青岛举行和起航的。
一谷两区
青岛着力推动海洋优势互补发展,布局“一谷两区”(一谷即青岛蓝谷,两区即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红岛经济区),不同主题特色的海洋发展目标,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整体效能。
三次海上阅兵
▲这是中国某新型核潜艇。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青岛与海上阅兵可以说是缘分不浅,新中国成立后的6次海上阅兵,有5次在黄海海域,与青岛有直接关系的就有3次,分别是:
1957年8月4日,新中国第一次海上阅兵;
2009年4月23日,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
再就是刚刚结束的,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
四站三网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整合胶州湾站、黄河口站、牟平站、长江口站、黄海浮标观测网、东海浮标观测网、热带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等“四站三网”,构建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海岸带—近海—大洋”一体化综合观测网络,实现了从海洋表层至海底的全水层实时观测、探测和研究,可提供高质量、长时序、多参数的基础观测数据,形成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能够为气候异常预测、防灾减灾预报、国防安全预警、海洋经济发展等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服务。
五次海洋浪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基本从零开始,经过海洋科技人员攻克苗种繁育、养殖模式、饲料配制等系列技术,引发了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海参与鲍鱼为代表的“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和海水增殖大发展,使我国实现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产量的历史性突破,一跃成为世界水产品产量第一的国家。这五次蓝色产业浪潮,都从青岛发端。
六个方面要求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青岛发展寄予厚望,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更加注重经略海洋”“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能要带血的 GDP”“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要求。
七龙探海
2017年,“海龙二号”“潜龙一号”深潜器入驻深海中心,与“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形成“三龙”聚首。2019年初,“蛟龙”号完成大修与技术升级,全力备战2020年环球航次。
未来,正在进行海试的“海龙11000”“潜龙三号”无人潜水器也有望入驻深海中心,“三龙探海”协同作业的深海科考模式即将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我国将继续构建“七龙探海”立体深海探测网络,即增加深海钻探的“深龙”号、深海开发的“鲲龙”号、海洋数据云计算的“云龙”号以及作为立体深海科考支撑平台的“龙宫”,持续、充分地勘探深海之谜。
八百多公里海岸线
▲板桥镇模型
青岛建制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但是却有6000多年海洋文明历史的深厚积淀。青岛蜿蜒着817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达1.22万平方公里,具有显著海洋文化特征,史前先民的贝丘文化遗址,先秦五大古港之一琅琊港,宋元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板桥镇,明清以来的金口港,都在青岛发端孕育。
蓝色经济区规划第九年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中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层面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19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获批已9年。
十大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是海洋产业新业态,作为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蓬勃兴起。截至目前,我国公布的四批共计86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青岛占10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将促进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