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助人即自助 青岛“笑姐”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

2019-05-20 06:45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分享到:

“笑姐”宋桂华:助人即自助

记全国助残先进个人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5月16日在北京举行。我市富有爱心、热心公益助残的宋桂华受到表彰,并作为获奖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宋桂华在当天的表彰大会发言时如此开场:“我是来自山东青岛的助残志愿者宋桂华。说实话,知道我大名的人不多,在青岛,因为爱笑,大家都叫我‘笑姐’,也都知道‘笑姐团队’。”

“在大会上发言的一共3个人,其中两人是‘全国自强模范’,我代表的是‘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发言很成功,效果非常好。发言后,很多参会的人见了我,都喊我‘笑姐’,让我有一种自豪感。”她说,“与总书记握手时,我说‘总书记好,我是青岛笑姐。’那一刹那感觉就像做梦,非常激动,我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事,能获得肯定,对我来说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任重道远。”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她和母亲“笑妈妈”一起组建起“笑姐团队”,团队成立14年来,在她的带领下,首创出“量体选衣”的精准帮扶助残模式。他们以青岛市残联提供的残疾人特困家庭名单为依据,将城市居民的闲置衣物,根据受助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精挑细选,再面对面送到农村残困家庭。

“还记得第一次帮扶残疾人的时候,我们带的其中1件衣服,让3个家庭的残疾人试穿都穿不上,尺码不合适。那时候,我就觉得帮扶要精准,要明确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宋桂华告诉记者。

“第一次‘量体选衣’整整花了5天时间。”她还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们为了确保量体选衣不走样,制定了几个规则——凡是有瑕疵的衣服,坚决不能送;老人孩子要配纯棉的保暖的,尺寸要宽松;下肢残疾的一律不配鞋;打包装箱后的榧子不用红白布条,“这是一种尊重。”宋桂华说。

于是,无论寒冬酷暑,志愿者们每到“量体选衣”的日子,就集中到市残联的露天操场,将所有衣服按照型号和季节分门别类摆好,一件件挑选。第一遍粗分,第二遍组长检查,第三遍交叉检查,他们始终坚持着“给残疾朋友挑衣服绝不能凑合”的信念。

据统计,从2005年至今,“笑姐团队”累计已经送出去37万多件衣服,全部是一件一件量出来的,直接帮助了3万多户残疾家庭和5万余名残疾人。

“我做的都是小事,但即便是小事,重复一千次、一万次,积累起来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事。”宋挂华说,当年和母亲一起创办“笑姐团队”时就许诺,关心、帮助残疾人,要用心,用善心、用恒心、用爱心。

同宋桂华聊起她的扶残助困故事,她说每次去农村,都有不同的事情冲击着自己,并提醒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团队志愿者王丽娜说,去农村的时候,“笑姐”身上都带着钱,看到哪家残疾人困难,她就掏出自己的钱递给他们,“每次出去,她送着送着,几千块钱就送出去了。”

“有一次我们去莱西一户残疾人家庭,他们是母子俩,儿子62岁,肢体残疾且智障,家里靠83岁的老母亲维持生计。当时是冬天,冰冷的炕上就两床被子,窗户上糊的报纸都破了。当时站在那儿我们就哭了,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太少了,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这样的人群。”她说,这样的家庭,需要大家搭把手,助人就是助己。

在她的感召下,志愿者慷慨解囊的善款不计其数;组织活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每年用心用情接待全国各地的残疾人来青旅游,背着抬着提供全方位服务。随着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去青岛找笑姐”已经成为国内很多残疾人的口头禅。

据了解,“笑姐团队”在过去14年来,始终无办公经费,每次组织活动,成员均是自愿参加,分文不取,活动所需经费全部由志愿者AA制,开展活动所需义工、走访慰问所需车辆都是网上招募,所带慰问食品都是由好心人凑份子,由团队财务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购买,监督检查部行使监督检查职能,收支全部发帖公示,“绝对的透明、清洁、清廉。”团队志愿者张洪说。

随着“笑姐团队”运转机制的逐渐成熟,近几年,团队又创办了“筑梦花季”公益助学项目、“快乐出游,融入社会”等项目。

“筑梦花季”项目以特困家庭未成年子女为助学对象,打破传统的助学方式,利用团队搭建的第三方公益平台,链接爱心资源,通过入户调查评估做到资料真实;将善款变为新华书店书卡,不因贫困而挪作他用,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写读书笔记,开读书交流会,提升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此外,还通过爱心义卖这些未成年儿童的书法、美术等作品,帮其家庭实施增能计划,增加收入,自食其力。

“快乐出游,融入社会”公益项目则是帮助城市的残疾人往农村走,农村的往城市走,融入社会,放飞心情。2017年,“笑姐团队”开展城市与农村互游时,春天,陪同市内残疾朋友到北宅华楼山吃樱桃,农家宴,召开联欢会,放飞心情,大家玩的不亦乐乎;秋天将农村的残疾孤寡老人拉进城里,游玩海底世界及沿海一线,还带着他们去吃了他们没吃过的食物,赠送给老人们听戏机、食品等等。

“老人们很高兴,很多人说这辈子活值了。但其实组织这样的活动,志愿者要付出很多汗水和责任,他们早上4点半集合,一家家走,把老人一位一位地抬上车,回到市区后,再把他们从车上抬下来,但大家都无怨无悔。”宋桂华说。

宋桂华从年龄上讲,已入人生暮年。然而她和她的团队所从事的扶残助残事业,却是朝阳初升,绽放光华。“我们能做到现在,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无数志愿者的默默付出。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 刘萍)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