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青岛获批成为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之一,将依托青岛港建设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此举将推动青岛在全国物流网络乃至世界物流体系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这对我市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围绕首批国家物流枢纽申报工作,自年初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交通运输局、青岛港集团、青岛西海岸新区等,开展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等专家团队,精心编制建设规划方案,主打青岛陆海开放联动、港产城一体发展、二三产业融合的特色优势,获得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
按照我市编制的建设方案,我市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位于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范围内,采用“一体两翼”空间格局(即以青岛西海岸新区内的制造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主体,以新区内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和董家口循环经济示范区为重点区域),打造青岛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前湾片区和董家口片区。其中,前湾片区位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范围内,董家口片区位于董家口循环经济示范区内。将重点围绕西海岸新区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机械装备、船舶海工、纺织服装、汽车产业以及食品制造等产业发展,依托港口优势,着力拓展和完善物流集成、区域分拨、多式联运、国际物流、军民融合等服务功能。基本功能涵盖:依托青岛龙头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集成服务;服务工业集聚区,加强“区域分拨+即时配送”功能;依托青岛港及董家口铁路站场,提供干线运输及多式联运功能;依托前湾保税港区,提供国际物流服务功能。未来,这里将成为服务于青岛制造业的物流集成平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供应链平台、实现物流业与港口转型升级的先导区。
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入选国家物流枢纽为青岛全面起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下一步,将加快构建大通道、编织大网络。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以多式联运和物流大通道建设为载体,以沿途重要枢纽节点和园区为支点,加快形成青岛陆海统筹、双向开放、多边延伸的物流通道网络和节点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和规划》,规定了国家物流枢纽的6种类型和功能定位及相关建设和培育发展要求等,我市被列为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也是全国类型最全的枢纽承载城市。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年)》,明确了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工作、申报基本条件、实施程序和组织保障等,标志着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建设30个左右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现代化运作水平较高、互联衔接紧密的国家物流枢纽。
据悉,在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中,东部地区10个,包括天津、上海、南京、金华(义乌)、临沂、广州、宁波—舟山、厦门、青岛、深圳;中部地区5个,包括太原、赣州、郑州、宜昌、长沙;西部地区7个,包括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南宁、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东北地区1个(营口),涵盖陆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等6种类型,区域、类型分布相对均衡。
原标题:青岛跻身首批国家物流枢纽,选址在这个区!